很多人都認為,喝酒能幫助睡眠,所以好那一口的人喝得理所當然,不愛喝的人睡眠不好時也希望用紅酒改善睡眠。
那么,喝酒究竟能不能夠幫助睡眠呢?今天,我們特別邀請到成都市第四人民醫院睡眠監測中心牽頭人,主治醫師、心理治療師于躍來為你揭示真相。
所謂酒精助眠,其實類似于麻醉
于躍醫生稱,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是脂溶性兼水溶性物質。乙醇進入人體后被很快吸收進入血液,起到中樞神經系統抑制劑的作用,也就是會出現類似于麻醉劑的效果。
首先引起興奮,表現出“豪言壯語”;隨后出現抑制,變得“胡言亂語”;隨著抑制的加深,出現“不言不語”的狀態。
酒精對神經系統有抑制作用,并且起效非常快,會起到抗焦慮的作用,所以經常會出現有些人睡前小酌幾杯,希望借此達到幫助睡眠的作用。
酒后睡得快,但睡眠變得片段化
于躍醫生說,酒精可以使人快速進入睡眠狀態,但是研究發現,睡眠過程中非常重要的深睡眠減少了,且睡眠變得片段化。因此,有些人會體會到雖然能快速睡著,但是非常容易醒,且深睡眠的減少會導致記憶力下降。
大腦是脂肪豐富的組織,酒精是脂溶性物質,長期攝入酒精會對大腦組織產生破壞,導致性格改變、記憶力下降、焦慮、抑郁,嚴重的甚至可能出現精神障礙。
酒精不能助眠,還有很多危害
于躍醫生強調說,喝酒不僅助不了眠,還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其他的危害。
首先是對消化系統影響:酒精主要在肝臟代謝,長期飲酒會導致脂肪肝、肝功能受損、營養不良。
其次會產生依賴和戒斷:酒精與毒品有一樣的成癮機制,長期飲用會產生成癮性,導致越喝越多;而隨著飲酒依賴的產生,如果突然減少或停用,則會出現戒斷反應,包括煩躁、失眠、震顫、幻覺、癲癇、譫妄等。
于躍告訴記者,遇到睡眠障礙的人,可以到近期開業試運行的成都市心理健康中心接受正規治療,不必再用喝酒這種錯誤方式助眠了。石雯 本報記者 鄧曉洪
來源: 成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