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臘月,簡直是一刻都不想出門。
如果非要出門,那也是衣服、帽子、圍巾統(tǒng)統(tǒng)安排上。
但你發(fā)現(xiàn)沒有,眼睛好像從來都沒有什么防護。

不論天氣有多冷,即便眼睫毛上都有白霜了,眼睛還能活動自如。
那這是究竟為什么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所以,你看明白了嗎?
原來是眼睛的結構比較特殊,眼球鑲嵌在眼眶里,門口由上下眼瞼守護,結構分眼球壁和內容物兩部分,眼球壁分三層,纖維膜、血管膜和視網膜。內容物是由角膜、水狀液、晶體狀和玻璃液組成的折光系統(tǒng),以及后端負責連接大腦的視神經。

而身體之所以能感到冷,是因為在每個人的體表皮膚上都有冷熱感受器,這個感受器以“點”分布,分別感受“冷點”和“熱點”。
人體的角膜、結膜、鞏膜上觸覺和痛覺神經安排了挺多,眼睛上管冷熱的感受器卻一個都沒有。
這樣一來,因為眼睛上沒有感受器向大腦反饋信息,所以每次降溫,自然感受不到冷暖。
本文審稿:陳海旭,解放軍總醫(yī)院第二醫(yī)學中心,副研究員,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