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簡稱高速路,是指專供汽車高速行駛的公路。
根據中國《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 B01-2014)規定:高速公路為專供汽車分向行駛、分車道行駛,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車道公路。

公路分類按技術等級劃分:高速公路、一級公路、二級公路、三級公路、四級公路。
公路按行政地位劃分:國道、省道、縣道、鄉道。

高速公路的特點:
1、高速公路年平均日設計交通量宜在15000輛小客車以上,設計速度每小時80至120千米。(60千米/時特殊路段使用)
2、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至少是雙向四車道,也有6車道,8車道。
3、在道路標志牌上,凡是綠色背景的,都是高速公路。
4、高速路面包括主道、匝道和輔助車道幾大部分。主道即車行道 ,根據不同數量由左向右依次設為超車道 、快車道和慢車道(行車道)。匝道形式復雜多樣,根據具體功能細分立交匝道 、加速車道、減速車道 、引道 、集散車道以及轉向匝道等。輔助車道有應急車道(緊急停車帶)、掉頭車道、爬坡車道 、避險車道以及降溫池車道等。
5、高速公路沿線平均每隔50千米處設服務區,內設加油站、停車場、休息室、餐飲店、衛生間和汽修廠等。
6、中國國內國外統一將AGS(高速公路出口前置指示標志)分三級設在出口匝道上游500米、1000米和2000米處。

高速公路與國道、省道的區別:
1、高速公路可以是國道、省道、縣道,甚至是鄉道。一般高速公路都為省道以上道路(即省道、國道)。而國道也可以是高速公路、一級公路、二級公路、三級公路,甚至四級公路。國道一般為二級公路以上(高速公路、一級公路)。
2、高速公路是封閉的,高速的,有限制最低速度的,且限制車輛。其他道路沒有要求。高速公路中間設置分隔帶,采用瀝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鋪設路面,在必要處設堅韌的路欄。為了行車安全,有必要的標志、信號及照明設備,禁止行人和非機動車在路上行走或行駛。
3、國道編號G + 三位數字,高速公路編號 G/S + 1位數/2位數/四位數,省道編號S + 三位數字。
4、背景顏色不一樣。國道路牌為紅色,字為白色。省道路牌為黃色,字為黑色。高速公路指示牌為綠色,字體為白色。
我國高速公路發展歷程:
1、1970年,臺灣興建北起基隆、南至高雄南北高速公路,于1978年10月竣工通車,全長373千米。
2、1984年6月27日,沈陽至大連高速公路(最初為一級公路標準)動工建設,為中國內地第一條開工興建的高速公路,并先于中國首條規劃的京津塘高速公路施建。
3、1988年10月31日,滬嘉高速公路建成通車,為中國內地首條投入使用的高速公路。
4、截至2001年,中國高速公路總里程位居世界第二,已達1.9萬千米。
5、2004年12月17日,中國國務院討論通過《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于次年1月13日公布“7918”工程。
6、2013年6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新辦新聞發布廳公布《國家公路網規劃(2013年-2030年)》。中國國家高速公路網改為“71118”工程(即7條首都放射線、11條南北縱線、18條東西橫線)。
7、2013年11月中國首條重載高速公路內蒙古準興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全長265千米。
8、截至2018年12月28日,中國高速公路總里程已達14萬千米,位居全球第一。
9、2019年12月底,高速公路收費站ETC全覆蓋,貨車實現不停車收費,不停車收費率達90%以上,所有人工收費車道支持移動支付等電子收費方式。
高速公路編號原則:
1、高速公路分為國家高速公路和省級高速公路。國家高速以紅底白字為上橫幅,省高速以黃底黑字為上橫幅。

2、根據線位走向,高速公路分為縱線、橫線、放射線、環線、聯絡線和并行線,用不同數字編號加以區分。
3、中國國家高速公路路線名稱由路線起、終點地名加連接符"-"組成,路線簡稱由起終點地名的首位漢字組合表示。
4、中國國家高速公路的阿拉伯數字編號采用1位、2位和4位數,與3位數的一般國道相區別。
(1)首都放射線采用1位數,編號"G#"。中國首都放射線編號為1位數,由正北方向按順時針方向升序編排,編號區間1~9。
(2)縱橫線采用2位數,編號"G##"。縱向路線編號為2位奇數,由東向西升序編排,編號區間11~89。橫向路線編號為2位偶數,由北向南升序編排,編號區間10~90。
(3)城市繞城環線采用2或4位數,編號"G##"或"G####"。
(4)并行線、聯絡線采用4位數。
5、地方(省級行政區)高速公路網的命名和編號方式原則上與國家高速公路網的保持一致,其編號字母標識符采用漢語拼音"S"表示,省會放射線采用編號1位數。
高速公路類型:國家公路網規劃總規模約40萬公里,其中國家高速公路共36條,計11.8萬公里;普通國道共200條,計26.5萬公里。2004年,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印發的《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明確,國家高速公路網由“7射、9縱、18橫”等路線組成,總規模約8.5萬公里,之后修改為7條首都放射線、11條北南縱線、18條東西橫線,以及地區環線、并行線、聯絡線等組成,約11.8萬公里,另規劃遠期展望線約1.8萬公里,已建成7.1萬公里,在建約2.2萬公里,待建約2.5萬公里,分別占60%、19%和21%。

高速公路布局網

一、首都放射線(7條)
1、G1 北京—哈爾濱
2、G2 北京—上海
3、G3 北京—臺北
4、G4 北京—港澳
5、G5 北京—昆明
6、G6 北京—拉薩
7、G7 北京—烏魯木齊
二、南北縱線(11條)(二位奇數,區間為11~89)
1、G11 鶴崗—大連
2、G15 沈陽—海口
3、G25 長春—深圳
4、G35 濟南—廣州
5、G45 大慶—廣州
6、G55 二連浩特—廣州
7、G59 呼和浩特—北海
8、G65 包頭—茂名
9、G69 銀川—百色
10、G75 蘭州—海口
11、G85 銀川—昆明
三、東西橫線(18條)(二位偶數,區間10~90)
1、G10 綏芬河—滿洲里
2、G12 琿春—烏蘭浩特
3、G16 丹東—錫林浩特
4、G18 榮成—烏海
5、G20 青島—銀川
6、G22 青島—蘭州
7、G30 連云港—霍爾果斯
8、G36 南京—洛陽
9、G40 上海—西安
10、G42 上海—成都
11、G50 上海—重慶
12、G56 杭州—瑞麗
13、G60 上海—昆明
14、G70 福州—銀川
15、G72 泉州—南寧
16、G76 廈門—成都
17、G78 汕頭—昆明
18、G80 廣州—昆明
四、地區環線、并行線、聯絡線等(1.8萬公里)(6條)
1、G91 遼中環線高速
2、G92 杭州灣環線高速
3、G93 成渝環線高速
4、G94 珠三角環線高速
5、G95 首都環線高速
6、G98 海南環島高速
五、城市環線

六、并行線與聯絡線
1、并行線
命名規則:G + 主線標號 + 方位 + 序號 (方位用E、S、W、N表示)
(1)最后一個數3代表所屬主線的第幾條并行線,沒有數字代表第一條并行線
(2)G4w3表示并行于G4京港澳高速西邊的第三條高速公路

2、聯絡線
命名規則:G + 主線編號 + 序號
(1)大的數字表示主線(不夠兩位補零),小的數字表示聯絡線
(2)聯絡線由1開頭,如11表示第一條聯絡線,12表示第二條聯絡線

十大最長高速:
1、連霍高速(全長4280千米),起點連云港,終點霍爾果斯。
2、沈海高速(全長3710千米),起點沈陽,終點海口。
3、長深高速(全長3580千米),起點長春,終點深圳。
4、大廣高速(全長3550千米),起點大慶,終點廣州。
5、杭瑞高速(全長3404千米),起點杭州,終點云南瑞麗。
6、包茂高速(全長3130千米),起點包頭,終點茂名。
7、京昆高速(全長2865千米),起點北京,終點昆明。
8、二廣高速(全長2685千米),起點二連浩特,終點廣州。
9、蘭海高速(全長2570千米),起點蘭州,終點海口。
10、京新高速(全長2540千米),起點北京,終點烏魯木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