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作為營造家庭氛圍的主要功臣,是我們在裝修室內時,往往比較重視。畢竟電視不像手機一兩年一換,在選擇時,還是希望它更好一點。

好在哪里呢?比如,畫質優秀,觀影體驗好,流暢不卡頓,夠耐用等等。
我們的這些需求,其實在購買時,都可以通過電視本身數據來看到。選擇電視時,注意以下這十點,基本上選到好電視不是什么難事,同時,也不會再被導購忽悠了。
看了覺得可以別忘了收藏喲~你們的鼓勵就是偶最大的動力!
一、選類型
市場上的智能電視分為LCD和OLED兩種:

什么是LCD?
LCD即液晶顯示器,指采用液晶面板作為顯示介質,采用發光二極管作為背光模組的電視。通俗來說,就是液晶負責顯示,背光源負責照亮。其中包含LED、ULED、QLED;

ULED,海信在LED基礎上,采用多分區獨立背光和Hiview畫境引擎技術,在畫面亮度、畫面對比度、畫面層次感、暗場細節、色彩精準還原和流暢度等方面進行提升(不清楚往下看哦);

QLED,采用量子點的LED電視。量子點是一種新型材料,與LED結合后色彩表現非常優秀,色域非常豐富;

OLED與LED不同,采用有機發光二極管,本身自帶發光+顯色功能。因為材質原因,OLED可以做的更薄,甚至是彎曲,還沒有背光不均勻帶來的各種問題,色彩表現也更出色,沒有拖尾等液晶的問題,被成為下一代顯示技術。

目前還是推薦LCD電視,性價比比較高,市場主流產品,技術方面也比較成熟。如果只是日常觀影,基本上都是可以滿足的。根據預算進行其他功能的增加。

米家LCD電視
OLED屬于新產品,畫質方面,以及各方面的效果都更好,同時價格也不菲,基本都是1w+以上。預算充足,或者對觀影品質比較看重的寶寶們可以入手,效果絕對杠杠的。
二、選尺寸
在購買要買多大的尺寸呢?越大越好?其實不一定。
在“觀看距離”允許的情況下,的確是越大越好,但如果觀看距離比較短,屏幕太大就會看得比較難受。具體看下圖:

還是盡量購買65寸以上電視,觀看效果真的很爽!
三、當心買到假4k
很多商家打著4k的旗號,暗地里為了降低成本用的是假4k。
真4k:由紅綠藍RGB三元素組成的像素點一次排列而成;
假4k:由紅綠藍白(RGBW)組成像素點一次排列而成。

那如何辨別真4k和假4k呢?
a、看詳情頁有無“真4k”介紹
b、咨詢客服:請問這款電視屏幕是RGB還是RGBW?

c、手機近距離對著屏幕,放大10倍以上觀看像素點
四、處理器CPU
處理器就是電視的大腦,大腦不好能卡出翔,就如同低配置手機一樣。

常見的電視CPU排行榜(由高到低)
A73四核(主頻有1.3GHZ/1.5GHZ和1.8GHZ,越高越好)
A73雙核+A53雙核1.7GHZ處理器(可以問下主頻是不是1.7GHZ,越高越好)
A55四核1.9GHZ處理器(與A73雙核+A53雙核1.7GHZ處理器性能接近,還有1.7GHZ版)
A53四核1.7GHZ處理器
A73雙核處理器
數據來源:知乎-藍大仙人

現在市面上普遍是A73雙核+A53雙核1.7GHZ配置,也就是第三檔。需要注意的是,A73雙核或者A53雙核盡量避開,過時產品不要掉坑里了,買了之后卡頓很難受。
五、內存與運行內存
內存:主要拿來裝軟件,通常8GB以上就夠用了。
運行內存:是左右流暢度高低的最大“元兇”。運行內存越大,電視運行越流暢!
目前普遍2GB夠用,3GB優秀,4GB少見(注意選ddr4,不選ddr3)。

六、有運動補償
運動補償是低端機和終端機的分界線,可以讓畫面流暢自然、不卡頓。預算高于2000的電視必須要有。

七、屏幕刷新率
更高的刷新率會帶來更流暢的觀感,一般的中低端都是60HZ,高端120HZ。

60HZ屏幕刷新率

120HZ屏幕刷新率
如果只是家庭追劇,60HZ加上運動補償,肉眼效果和120HZ也相差不大,但若是玩游戲或追求更好的觀影效果,120HZ以上效果更佳!
八、廣色域
色域可以理解為包含的“顏色數量”,色域值越大,包含的顏色也就越多,顯示出來的影像也更真實,更鮮艷。

普通電視的色域范圍是100%BT.709或者72%NTCS,廣色域的定義就是高于這個值。
九、分區控光(LCD)
LCD電視為什么需要分區控光呢?我們知道,LDC電視由于液晶面板只會顯示不會發光,因此是靠背光模組來照亮的。
而普通的液晶電視只能同時開閉一整屏背光,這就造成了液晶電視在顯示暗處的時候,“黑得不徹底”,顏色的明度受到影響。而分區控光就是把背光分為N個分區,該亮的地方亮,該黑的地方黑,實現更好的畫質。

所以,在購買液晶電視時,如果不想買來“灰蒙蒙”的,請一定要注意分區控光哦!
十、屏幕峰值亮度

屏幕峰值亮度即屏幕能達到的最大亮度,一般中低端400-600nit,中高端600-800nit,高端大于等于1000n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