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嗡嗡”、“嗶嗶嗶”、“嘩啦嘩啦”、“吱吱吱”……耳朵里像藏了一個小蜜蜂!
終于是體會了孫悟空被念緊箍咒時,滿地打滾的痛苦。#耳鳴#
吵得人頭昏腦漲,頭皮發麻,覺睡不好,聽力越來越差,連反應也變遲鈍了,一下子感覺自己老了十歲。
耳鳴是怎么回事?
耳鳴一般分為兩種:妄聞型耳鳴、非妄聞型耳鳴。
妄聞型耳鳴,是實際沒有聲音,但耳部功能的改變,致使患者“幻想”出了聲音,但是檢查又查不出病因,很難治療。
非妄聞型耳鳴,是其實有聲音,但可能由于耳屎太多、中耳感染、心血管、糖尿病等疾病引起的并發癥。這一般是可以檢測出來的,只要及時就醫,耳鳴能夠較快得到改善。
4個“傷耳”習慣要少做
1、掏耳朵
耳道皮膚比較嬌嫩,如果掏耳朵用力不當,最易造成外耳道損傷、感染,引起耳部疼痛,嚴重者可致聽力減退、喪失。
2、擤鼻涕
很多有鼻炎的朋友,鼻子一年四季都是堵著的,鼻涕又特別頑劣,不出來。一旦擼鼻涕,需要特別用力,這會讓耳內壓力改變,可能將部分鼻涕擠入咽鼓管引起中耳炎,導致聽力下降。
3、打噴嚏
現在這個大環境,在公共場合一個噴嚏打出來,一群人就盯過來了,所以在打噴嚏的時候,可能就會用力捂緊口鼻,恐怕細菌跑出去了。
其實這樣會使鼻部壓力增高,細菌、病毒就容易跟隨著氣流,由咽鼓管進入壓力低的中耳鼓室,從而引起急性中耳炎,導致聽力下降。
打噴嚏輕輕捂住就可以,不用堵得太死。
4、過量飲酒
長期、過量酒精會刺激后耳部,主要會出現耳朵發悶發脹、突發性耳聾等情況,導致聽力受損。
學一招打通“耳道”
中醫認為:耳朵之所以能夠維持聽力正常,與耳部的經絡氣血運行通暢有關。
當經絡氣血運行出現障礙的時候,就有可能爆發耳鳴,甚至是聽力下降,同時也可以伴發有耳堵塞感、耳悶脹感等不適。
這套按摩療法,能疏通耳部經氣、調節神經。
多做做,可以避免大部分的耳部疾病哦,快試試!
1、鳴天鼓
將雙手掌抵住耳朵孔,中指和食指放在頭后,輕輕叩擊枕部,可以聽到耳內有隆隆的聲音,每次叩擊36下。

2、推擦耳廓
將手掌放在耳部前面,平貼在臉上,均勻用力向后推擦,擦過耳后,再從耳后將耳廓帶倒向前推擦,反復18次,以兩耳出現熱感為好。

3、摩耳輪
用食指、拇指沿耳輪邊緣上下來回摩擦36下,至耳廓發熱。

4、揉耳垂
以雙手食指、拇指指腹,分別提揉耳垂,先輕輕捏揉耳垂半分鐘,使其發紅發熱,然后揪住耳垂向下拉,再放手,讓耳垂恢復原形,重復10次。

5、按揉翳風穴
以雙手食指指腹按揉翳風穴,持續2分鐘~3分鐘。

這套按摩療法常以1~2個月為1個周期,中間可間隔3~5天。
按摩時需要注意力度,要自己能承受,不要太過于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