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蒙古國捐贈的羊肉陸續被送到全國各地醫護人員手中。這些羊肉被做成蒸羊肉、羊肉湯、干鍋羊排,端到了醫務人員的餐桌上。時下正是吃羊肉進補的最佳時候,可有人吃下“冬天的第一口羊肉”后,出現了上火流鼻血等不適,有的人甚至因為貪嘴誘發了慢性病。這是為什么?什么樣的吃法更健康?
指導專家
揚州大學旅游烹飪學院烹飪系副教授丁應林
浙江省中醫藥研究院主任中醫師陳永燦
羊肉是冬補“第一肉”
在很多養生專家眼中,羊肉是冬補“第一肉”。羊肉的肉質比豬肉細嫩,且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羊肉熱量比其他畜肉高,寒冬常吃羊肉可益氣補虛、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御寒能力。
羊肉雖好,但并非人人皆宜。平時怕熱不怕冷,精力旺盛不知道疲倦還經常便秘的人,最好少吃羊肉。出現感冒咳嗽、口舌生瘡等不適時,應忌食羊肉。患有皮膚病的人應少吃羊肉。一般來說,平時喜歡大魚大肉的人容易有高血脂,他們應少吃膽固醇含量較高的羊肉。
不同部位的肉有最佳做法
羊肉吃法多樣,涮、燉、蒸、炒、做餡等都讓人垂涎三尺。根據吃法和做法的不同,選擇羊肉的部位也有所不同。
涮著吃最好選擇上腦、大三叉、小三叉、黃瓜條等部位的羊肉。這幾個部位的羊肉雖然肥瘦不一,但都比較容易切片,非常適合用來涮火鍋。
蒸、燉羊肉最講究的是原湯原汁,可選擇的部位有前腿、肩肉、肋條、羊腩和腱子肉等。
炒著吃應該選擇含肉較多的部位,如后腿肉,特別是臀尖下面位于兩腿襠相磨處的地方,纖維縱橫、瘦多肥少,可以說是爆炒的最佳選擇。
做餡的羊肉應該選擇少筋、肉質松軟的部位,肋條和頸部的肉正好符合這個要求。
在這些做法中,燉、涮羊肉的營養最好——燉羊肉保持了原湯原汁,涮羊肉由于涮的時間較短,所以營養也不易流失。
最佳搭配是蘿卜、黑豆
羊肉是上佳補品,如果再配上好搭檔,養生效果會翻倍。
配白蘿卜。羊肉的功效在于“補、溫、升”,而白蘿卜正好是“瀉、清、降”,能夠清涼去火。蘿卜和羊肉的比例約為2∶1,肉燉至六成熟時,再將蘿卜倒進鍋內,加入蔥、姜、鹽等即可。
配黑豆。從中醫角度分析,黑豆入腎,羊肉補腎溫陽,二者一起燉煮補腎暖身的效果會更好。此外,羊肉中含有較多的飽和脂肪和膽固醇,而黑豆中的植物固醇能抑制人體吸收“壞膽固醇”。這道菜中,羊肉和黑豆的比例約為10∶1,一起加水放入砂鍋中微火慢燉。等肉柔軟好嚼、黑豆軟爛即可出鍋,最后放入鹽、蔥等調味。
羊肉熬粥最適合老人
很多人在吃羊肉時會出現流鼻血、便秘上火等不適,或許是因為吃法不對,或者是因為辛辣調味料添加過多。手腳冰冷的老人想吃羊肉進補,又擔心燥火上身時,可以采取煲粥的方法。
羊肉與山藥搭配熬粥,補腎祛寒效果更好。取羊肉300克、山藥300克(鮮品,切片),粳米200克。將羊肉加水煮至熟爛,再入山藥、粳米同煮成粥,調味食用。此粥適用于身體怕冷、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腰膝酸軟等癥狀。
還可以用黑芝麻搭配羊肉熬粥。取黑芝麻30克,肉蓯蓉9克,羊肉150克,粳米150克,蔥末、姜末、鹽各適量。將羊肉洗凈切絲,黑芝麻炒熟,肉蓯蓉洗凈,粳米洗凈浸泡1小時。鍋中加水,放入肉蓯蓉煎煮30分鐘,去渣取汁。將粳米、羊肉放入湯汁中煮沸,加入蔥末、姜末共同煮粥。粥成加入黑芝麻攪拌均勻,加鹽調味即可。此粥適用于調理因腎陽不足引起的神疲乏力、失眠健忘、四肢怕冷、腰膝酸軟等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