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球廣大,歷史浩瀚,要更多地了解這個世界,似易實難。科技再發達,一個人靠自身親歷去開闊眼界,始終有限,只能多讀書。
愛讀書的人和不愛讀書的人,小時候可能并沒有多大區別,但是等他們長大以后,談吐舉止會迥然不同。
很多人說起讀書,都會有這樣的感受:小時候讀過的書,長大后書名和作者都忘記了,情節也記不太清,但是自己被某個細節深深地震撼過,持續了幾十年,影響了整個人生。這就是讀書的意義,所有認真讀過的書都會融進靈魂,沉淀成智慧,靜靜地待在心靈深處,只要被觸動,就會噴薄而出。
有人抱怨說,讀了許多書,懂了一大籮筐大道理,卻依舊過不好這一生。誠然,讀書并不一定能給我們帶來現實的物質利益,但是不讀書,這一生一定糊糊涂涂。
生而為人,只要有夢想、有追求、想奮斗,想活出人生更多的可能,就得讀書。愛讀書的人,心靈有溫度,樂于感知世事百態;愛讀書的人,生活有情趣,不會因現實的瑣碎而放棄思考。
2
沒有可以秉燭夜談的朋友是件憾事。
人生因緣際會之下,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無論是朝夕相處的親人、朋友,日常見面的同學、同事,還是擦肩而過的只留下一抹笑意的陌生人,都值得我們用心對待。
因為,是他們用人世間的真善美真實地影響著我們的人生,是他們讓我們看到了更廣闊更豐富的世界,是他們幫助我們成長、督促我們成熟。
面對帶著愛走近我們的人,要回報;面對想愛的人,要付出。贊美你欣賞的人,同時學會接受別人的建議和批評;理解你看不懂的人,同時試著和看不懂你的人溝通。
多交友也不是把每個相識的人都請進生命里。人生寶貴,把時間和精力更多留給自己欣賞、關心的人,留給懂自己的人,千萬別在不喜歡你的人那里丟了自己,千萬別在不值得的事上勞心費神。
3
讀萬卷書,還要觀萬千世界。親身體驗是另一種閱讀。可能的情況下,要多經歷、多體驗。
腳步丈量過的路,手指摸到的一草一木,自己握得住的才是最值得珍惜的。不必一味羨慕別人的機遇,專注于自己身邊的美好,也能享受到屬于自己的風景。
見多才能識廣,在接觸新鮮事物、體驗不同文化的過程中,我們會碰見意想不到的人和事,會更深刻地了解自己、理解別人,心胸也會慢慢變得更加寬廣。更好的心態是悄悄降臨的,更大的人生格局是徐徐展開的。
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從未體驗過的新鮮世界。生活的意義也不止是柴米油鹽醬醋,還有詩書畫酒香茶。生命的美妙無處不在,在書中,在世上,在日常的一啄一飲中。
多讀書、多交友、多體驗,不斷學習、不斷領悟,提升眼界和格局,幸運自會悄然降臨。
來源:人民日報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華語環球節目中心新媒體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 CCTV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