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初,美國的萊特兄弟發明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架真正可飛行的飛機,此后,飛機正式地進入人類生活。
但由于當時的飛機很簡陋,而且人們對飛行知識的了解也不夠深入,所以經常會有飛行事故的發生。
有許多的事故都是飛機失速引起的。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失速成了飛行人員的“死亡夢魘”,阻礙著飛行事業的發展。
如今,人們對失速已經有了很深入的研究和了解,由于飛機失速導致的飛行事故也有了極大的減少。
通常情況下的失速都與飛機有關,那跟飛機類似的鳥類是否也存在失速現象呢?它們的失速是怎么一回事呢?
圖為:飛機翼弦示意圖
什么是失速
只看字面意思你可能會以為失速是飛機“失去了速度”,但其實不是這樣的,失速跟速度沒多大關系。
失速指的是機翼的迎角(或者叫攻角)在超過一定的數值時,機翼產生的升力開始減小的狀態。
什么是迎角呢?迎角就是機翼的翼弦(前緣點和后緣點的連線)與飛機前進方向所在的平面之間的夾角。
當迎角小于臨界值時,迎角越大,升力也越大,也就是飛機的頭抬得越高,飛機也會隨之飛得越高。
當迎角大于臨界值時,迎角再增大,升力反而會減小,這時飛機的飛行高度會因為頭抬得太高而迅速下降。
圖為:迎角與升力的關系
所以我們可以簡單理解為,失速就是飛機的“頭”抬得“太過了”,導致飛機開始迅速下降的狀態。
因為飛機是依靠升力升空的,平穩運行的飛機的升力與重力相等,一旦升力減小,飛機就會被重力往下拉。
一般情況下,如果飛機發生失速就會立即下降,這時飛行員就得拉低機頭以增大升力來擺脫失速。
操作得當的話,這個過程中飛機不會損失太多高度,機組人員和飛機上的乘客也并不會有什么危險。
但有時候,失速的飛機會邊下降邊旋轉,這是因為兩邊的機翼失速情況不一樣,飛機圍繞著失速更嚴重的一側旋轉。
這種邊下降邊旋轉會對飛機機體造成很大的破壞,并且對于乘客來說也是相當危險的,必須及時改出。
如何判斷失速
飛機是否失速只取決于迎角的大小,而與飛機的快慢無關,但在一定條件下二者是有關聯的,所以實際應用中經常用到“失速速度”的概念。
當飛機做平穩的飛行時,升力和重力需要達成平衡,重力是一定的,所以升力必須時刻保持恒定。
空速較快的飛機升力較大,只需要很小的迎角即可正常運行,但空速較小的飛機得依靠增大迎角來獲得相同的升力。
空速越低的飛機需要的升力也越大,需要抬升的迎角也就越大,當速度低到某一個值時,迎角到達了臨界值。
迎角越過臨界值后,飛機再也無法獲得足夠的升力,于是開始向下墜落。這時的速度就叫做失速速度。
憑借失速速度可以判斷飛機是否接近或已經失速:一架處于失速速度的飛機無法再爬升,一架低于失速速度的飛機則會一直下降。
鳥類是否也會失速
飛機的飛行原理與鳥類似,既然飛機會失速,那鳥類是不是也會失速呢?答案是是的,鳥也會失速。
與飛機一樣,鳥的失速也是因為前進的速度太“慢”,產生的升力不足以保持它在高空的飛行。
二者也有不同之處,飛機是靠加速以及抬高機翼來獲得升力的,而鳥主要是通過拍打翅膀來獲得升力的。
如果一只鳥飛得太高,稀薄的空氣會使它很快變得體力不支,拍打翅膀的頻率也會降低,?升?力隨之降低,鳥就開始下墜。
圖為:失速的鳥
有些鳥類是靠熱氣流而滑翔的,上升的氣流會給它們提供足夠的升力,只要一直有熱氣流,它們就可以一直盤旋在高空。
鳥雖然也會失速,但通常來講失速對它們的影響是微乎其微的,一是它們不會冒險飛到更高的天空,二是它們可以很容易地應對失速。
一旦鳥稍微感覺自己有點失速,它們會本能的拍動翅膀化解掉,而不需要大費周章的搶救之類。
鳥類比飛機更靈活,比如走路和開車:如果你走路時有人向你撞來,你可以本能的閃到一邊,但如果你開著車,前面有障礙物時,你就不能很快的繞開。
有時鳥甚至會主動讓自己失速,因為這樣可以讓它們更快地回到地面,如果慢悠悠地滑下去,可能會遭到危險。
最后
盡管人類研制出了各種型號多樣,功能各異的飛行器,但相比對大自然的飛行高手鳥類來說還是略遜一籌。
億萬年來的進化讓它們擁有了完美適應飛行的構造并熟練掌握了各種飛行技能,連人類懼怕的失速對它們來說只是本能反應。
鳥類還有很多東西值得人類去研究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