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如戰場,我們會面對脾氣暴躁的上司、有挑戰性的業務,還要和性格不同的同事和客戶打交道,不斷處理職場上的各種難題,每天都緊繃著神經,荷槍實彈地投入到工作中。
你是否受到過職場中的騷擾?
你是否因為壓力過大而掉頭發?
你是否因做錯事而受到上司的批評?
你是否處理過“無法解決”的問題?
我們每天在職場中因為各種事情而煩惱,我們何不換個角度想想“反正無論怎么樣都要上班,那我為什么不能每天輕輕松松地去上班呢?”
工作不是日復一日重復相同的內容,不是早出晚歸累到無法呼吸的事情,而是如同游戲一樣,你只需要升級、通關、完成任務。
工作 20 年的資深秘書“裕美子”手把手教你“升級打怪”,如何從職場中獲得這10個必備技能。

第1項技能:溝通時,5歲小孩子也能聽懂的“說話術”
本書中,裕美子提到:我曾經跟隨過一位上司,他在說話時總是秉持著“5歲小孩兒都能聽懂”的原則。無論和誰對話,他都不會想當然認為別人能聽懂全部內容。
比如,在介紹一些大家都明白的工作內容時,加上一些說明,同時盡可能地避開專業詞匯,甚至舉出例子方便大家理解。
工作中,我們總會有這樣的思維定勢:認為自己理解的東西,別人也一定可以理解。
我從事會計工作,工作中的科目有很多專業術語,單位的領導、同事都不太清楚會計平時到底都在忙什么,認為會計可能就是簡單的報賬、做幾筆會計分錄而已,雖然這也是基礎工作,但作為專業工作的從事者在向領導匯報工作時,要用明了的語言和數據作為支撐,能讓領導聽得懂你的報告。
裕美子說:不管對方是誰,只要我們把他當作“5歲小孩子”,就會下意識地用“簡單易懂的措辭”來向其解釋問題。只要不斷練習,你的溝通能力就能得到顯著提升。
關鍵在于說話時要注意“有耐心”、“簡單易懂”、“緊扣要點”。剛開始時請務必每天嘗試一次。那些能立刻讓對方聽懂的對話內容會轉化為工作成績,這樣它就會成為你的有力武器,和他人溝通時也不會出現障礙。
第2項技能:對話時,學會以“你”為主角
很多人在職場交流中會有這樣的疑惑:
“我很不擅長和別人談話。我也不知道說什么才好,容易緊張,心怦怦地跳。如果遇到那種合不來的人,心情就更沉重了·······”
有很多人總是為如何與同事或客戶交流這件事而發愁。
你可以想想,我們又不是非要做“談話高手”,沒有必要強迫自己開口說話,其實不用擔心,最重要的是做一名真誠的“傾聽者”,你可以嘗試在談話時集中精力“傾聽”對方的話。
在職場中,空閑時間大家會聊一些工作以外的事情,在我們部門有一位女同事,她很會“聊天”,她去哪家面館吃了什么面,在商場買了什么衣服,給她的孩子買了什么玩具,在她聊天的過程中,會讓大家都覺得這面真的好吃,好想買這件衣服,我也要給自己的孩子買這個玩具,我們都調侃地說她適合做“代購”,太會說了。
一般來講,人總是很喜歡和別人講自己的事情。即便是不擅長講自己的事的人也很喜歡和別人講自己的事情。即便是不擅長講自己的事的人也很喜歡讓他人聽聽自己的意見,獲得他人的認可。
當別人主動來跟自己談話聊天時,就相當于不斷有信息主動涌進來,自然也能夠收集大量的信息。
從對方口中獲取信息的關鍵在于“認真傾聽對方所說的話。”這是最重要的一點。
一定要壓抑住想要表達自己的想法的沖動,認真去聽對方意見。“你怎么認為?”“如果是你會怎么辦?”,像這樣詢問對方的興趣點,把談話的主角讓給對方,這樣一來,不僅你說話的負擔減輕了不少,同時也能給對方帶來一個好心情。
第3項技能:不怕麻煩,反復檢查,避免失誤
“怎么回事,這么簡單的數據都會統計錯誤!”
我們有時候會在工作中聽到別人在被領導提出質疑,或者這個被質疑者就是我們自己。
裕美子說:“就算是像我這樣經驗豐富的秘書,也常常會被上司這樣訓斥。其實,人就算如此,越告誡自己不要出錯,不要出錯,反而會因為緊張而不斷犯錯。結果被上司訓斥得狗血噴頭,然后喪失自信心,心情也變得不好·····”
這就像是負面連鎖反應,如果不及時調整好心態,不僅會影響心情,而且也解決不了問題。
在工作中,我們要有與判性,做到這4點,盡量避免出錯:
1、重新調整日程,分配好時間再開始工作。
2、制作“清單”,避免遺漏。
3、必須要做到“檢查三次”。
4、即使失敗也不要感到沮喪。
第一點就算在開始一天的工作前,首先確認自己的工作安排,分配每一項工作的大致時間,把握工作進度。如果后面出現因時間緊張而匆忙完成工作這種情況,也會容易發生錯誤。因此,合理分配時間十分重要。
第二點的“清單”,就是在紙上羅列出自己在平時工作中容易出現的失誤。利用清單,篩選出自己遺漏的問題或者是重復犯的錯誤等等。雖然我們想要盡量避免錯誤,但很多時候很難做到這一點,這時我們就要利用清單,消滅錯誤。
第三點的“檢查三次”。比如你要提交給上司一份重要文件。首先應該大致瀏覽一遍,檢查內容。第二次要再多花一點時間閱讀細節的部分,使用手或筆逐行逐句地閱讀。
擱置一段時間再去檢查,優點是可以暫時和需要確認的內容分離開,然后從全新的角度去檢查內容。這樣就能在第三次檢查中發現前兩次沒有發現的小問題。
也許你會覺得時間緊張,無法做到一邊又一遍地檢查。不過,一旦你養成“檢查三次”的習慣,就會發現檢查所花費的時間是非常少的。
第四點——不要感到沮喪。人總是在遭遇失敗時會變得畏首畏尾。下一次遇見同樣的問題,會因為過度緊張而出現更大的失誤。因此,當你失敗時,你可以這樣對自己說:
“沒關系,只是工作上的失誤罷了,又不會要命。”
像這樣,平復心情,調整狀態,然后重新再來。

第4項技能:把會議記錄做到能直接演講的程度
會議記錄就算會議內容的歸納總結。
會議記錄,作為工作人員可以詳細地記錄會議上對工作的安排以及各位同事對工作結果的匯報,有時候上司會過目會議記錄。
很多時候,工作能力出色的上司,只要翻一下會議記錄就知道部下的工作能力。
憑什么判斷工作能力呢?
正是因為會議筆記很簡單,所以才越是要花大力氣去做好。你的會議筆記是否簡明扼要地總結了要點?是否能讓那些沒有出席會議的人在讀過后能夠了解所有的會議內容?
最重要的是你在何種程度上把握了會議的內容,是否有認真參與會議。
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如果你只是“大致”地做會議記錄,也就代表了你只是“大致”地聽了下會議而已。
并不是只有能夠做出十分顯眼的事的人才能夠獲得上司的認可。從日常工作中踏踏實實的態度中也能獲得上下級的信賴,獲得很好的評價。
從現在開始,請你做好會議筆記,而且要達到能夠直接來做PPT講演的程度。這樣自己的工作才能提高一個層次,做筆記的能力也會有所提高,這樣對自己的工作也會有更多幫助。
我對會議記錄的看法:
在我的工作中,負責“黨務”的一塊是非常需要做會議記錄的,會議中學習了什么文件,文件的精神的大致要點,涉及到我們部門的工作需要怎么做,以及領導對該工作的具體安排等等,都需要詳細地記錄下來,而不能省略。
而且,在業務工作這一塊,每次開會,我都會熱認真地做好會議記錄,特別是領導的工作安排涉及到我的具體工作時,這時會議記錄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第5項技能:有效地“一心多用”,可以快速地完成工作任務
為了完成多項工作,首先最重要的是“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同時,“大腦保持24小時高速運轉。”要在平時的工作中養成觀察周圍情況的習慣。
這樣才能注意到有哪些工作還沒有完成,以及遺漏工作,甚至還能提醒同事注意某些失誤,增加幫助別人的機會。尤其是注意到自己工作中的問題,能夠提前把損失減少到最小。
另外,應該充分利用上下班的通勤時間。例如,確認接待客戶的酒店的地址、安排乘用車、思考如何推進下午的工作,等等,訓練自己在工作時間內讓大腦保持告訴運轉。
經常問自己:“除了我目前負責的這個工作外,我還能做什么?”
提高工作速度的敲門就算除了運轉大腦外,還可以不斷活動自己的手、腳,以及身體的其他部位,把自己的全身心調動起來,全力以赴地工作。
有效地“一心多用”可以讓你在各種情況下快速地完成工作。
在工作中學到的同時處理多個任務的技能,也能為自己的生活帶來很大變化。一次性做完多項工作,騰出來時間做自己的事,處理生活中的事也能做到游刃有余。
第6項技能:預先準備,提高工作效率
裕美子說:關于如何利用上下班的通勤時間這件事,做到上班和下班時間做180°相反的事是最為理想的。
這是什么意思呢?
上班的時間全神貫注地工作,下班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能夠做到這樣的前提是能夠充分利用當天工作的時間。
在早上的地鐵或公交中,有些人會選擇打游戲、聽音樂來打發通勤時間,不過針對不想因為工作的失誤而被上司訓斥,裕美子的做法是這樣的:
首先,利用通勤時間,確認一天的工作日程。思考有哪些工作需要做,依照什么樣的順序完成效率才會更高,是否遺漏了一些工作。
其次,用手機做記錄可以避免出現遺漏,能用手機接收郵件的人應該盡量在到公司前大致瀏覽一遍郵件的內容,這樣到公司后能夠著手應對相關工作。
如果能夠充分地利用通勤時間,會大大提高當天的工作質量。

第7項技能:工作中要拋棄“思維定勢”
在職場中,我們熟悉了手里的工作,難免會出現散漫的現象。
如果工作上出現了變動,而慣性思維讓我們依然是按照一般的方法去處理的話,一定會出現工作上的失誤。
同樣的,“那個人就是這么說的”和“好像在哪兒讀到過”一樣,都是毫無根據的說法。就算上司真的有這么說過,也要自己先去確認,這樣出現糟糕的結果的話,也能夠自保。
裕美子說:“我有一個工作習慣,就是無論什么時候都必須親自確認信息。”
實際上,這是她很多次慘痛經歷中得出的教訓,想當然地認為“前輩都這么 說過”“總是關照我的人也這么說過,自己卻沒有積極確認,到最后才知道這些信息其實是錯誤的。
這樣,自然少不了老板的訓斥。
我們一定要清楚地獲得這樣的信息,那就是:無論這個人多厲害,他提供的信息也不一定都是正確的。
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做到“親自確認信息”,自己對自己負責。
這并不是不相信別人、質疑別人,而是心懷感激地接受別人帶來的信息,在這個基礎上“為了自保,才要自己去確認。”
在這個基礎上,每天帶著不一樣的心態去觀察工作情況和工作伙伴,充分把握工作狀況,仔細分析后作出應對。只需要花一點時間做準備,工作效率就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第8項技能:自我管理,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中國有句俗語:“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這是再實在不過的道理。
但遺憾的是,很多人都做不到,沒有良好的身體管理意識,盲目地加班勞累導致身體疲乏,不僅拖垮了身體,而且工作效率也沒有得到提升。
作為一名會計,歲末年初是最忙碌的時候,之前因為要年終扎帳還有做決算工作,從12月初便開始每周末加班,年假之前更是每晚都在辦公室加班。
但是,我并沒有通宵達旦的加班,因為我的身體承受不了,或者是大腦開始迷糊地時候我就回家休息,第二天繼續,頭腦清新,說不定思路開闊,昨天思考了半天都解決不了的問題,今天一下子找到了解決地辦法。
雖然工作需要效率,但是我們作為一個人,要懂得自我管理,只有那些認識到“自己的健康只有依靠自己來管理”的人才能獲得工作上的成功。
為了做好應對突發事件的準備,從平常就要開始好好“管理自己”。
第9項技能:學會”保存記錄”,關鍵時刻可以“保身”
雖然我們時常都在講要信任別人,但是換成工作上的“信賴”時,就要多想一步:凡事都要注意“保留記錄”。
如果省略了這一步,僅僅是憑借長期的信賴關系,只做口頭約定或是做紳士協定的話,有時候會得到慘痛的教訓。
剛開始這樣做,會讓人有一種“懷疑他人會讓我感到不安”,然而事實是這種擔心完全是多余的。
具體來說,可以這樣做記錄:
1、用電子文檔整理電話中商量的事情之后確認內容,做好記錄備份。
2、收據、憑證等看起來可能用不上的文件自立也要復印備份。
3、外出時,用手機拍照片給自己做備份,可以附上日期。
4、重要場合可以使用手機的錄音功能或者錄音筆。
5、給對方打電話委托轉達信息時,或是外出預約時要問清楚對方的姓名。
這是裕美子在工作中的做法,她說并不是因為步相信對方才會做這樣的事,而是為了出現突發狀況時,保護自己、保護自己的工作。
第10項技能:投訴,用“捧殺”對付故意找麻煩的人
職場中,總會有那么一兩個喜歡“找麻煩”的人,但是因為工作關系不得不和他們打交道,最可怕的是如果是自己的上司的話,那真的太可怕了。
遇到這種情況,我們不能逃避,那該怎么做呢?
是用正面攻擊法直接對付她?或者直接無視她的存在?
但是真的沒有必要,裕美子推薦的方法是“捧殺大作戰”。
對于正常人,贊揚自己討厭的人確實不是意見容易的事,甚至出現在我們視線范圍內就會僵住,整個氣氛都會很尷尬。如果是對方故意找麻煩,會忍不住拒之門外,可是我們卻不能這樣做。
當有人對你的工作指手畫腳時,說:“啊呀,這個應該這樣做才好,你怎么這么不細心呢?”
這個時候你的心情很糟糕,想白他一眼,但是你不得不馬上平復心情,轉為笑臉:“*經理,感謝您的細心指導,我一定會按照您說的努力工作。”
這個等著你跳坑的人會覺得非常意外,并且嘎然而止,同時也就停止找你的麻煩。
或者遇到一位雞蛋里挑骨頭的女士,你可以這樣說:“X小姐,您連這種地方都能注意到,真是高手,太感謝你了,你太專業了,我會注意的”。
你反應迅速,回答坦誠,也就堵住了她接下去想說的話,因為找不到攻擊你的地方了。
在這樣類似的對話中,記住,一定不要生氣,不然就跳進了“敵人”的“坑”里。
同樣,和聊不來的人聊天,只能越聊越累,可以假裝自己投入地在聽對方講話,或者找借口離開。
在被挑毛病時,“微笑和感謝”是擊退敵軍的上上策。
總而言之,在職場中,用5歲小孩能聽懂的方法與別人溝通,并且以你為主角是交流的重要方法;避免失誤,學會反復檢查,把會議記錄做到能直接演講的程度,有效地“一心多用”,可以快速地完成工作任務;利用上下班通勤時間,做好準備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拋棄工作中的“思維定勢”,學會“自我管理”,時刻保存記錄,關鍵時刻可以保命;用微笑和贊揚去對付找麻煩的人。
當你學會了這10項必備技能,并且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嗎,不僅能轉變你的思維,改變你以往對工作感到煩惱的感受,而且能增加你的個人技能,提升工作效率。學會這10項必備技能,從健康管理到控制情緒,從解決問題到“調教”難纏上司,奪回職場中的人生自主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