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工作原因,團建,聚餐不少。
對于酒量差的人來說,每次聚餐,都可謂刀山火海。
如果只是單純的酒量差,那還可以接受。最怕的是一杯酒就臉紅,俗稱上臉。
每次臉紅的時候,耳邊總會響起一個熟悉的聲音:臉紅說明能喝,來,喝!
有理有據,讓人無法反駁。
問題來了,喝酒臉紅的人,到底能不能喝?
1
要弄清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清楚——酒下肚后,身體里發生了什么。
人是怎么解酒的?
第一步,把乙醇轉化成乙醛。
第二步,把乙醛轉化成乙酸。
乙醇就是酒精,它能麻痹神經。讓人醉的是它,讓人high的是它,酒駕查的也是它。
乙醛是致癌物,所謂“喝酒傷身”,其實是乙醛傷身。讓人臉紅的也是這個東西。
乙酸是醋,無害。
2
人體執行第一步(把乙醇轉化成乙醛)使用的是身體里的乙醇脫氫酶,本文簡稱A酶。
A酶的數量決定了身體消耗酒精的效率,A酶猛的人,酒量大。
第二步(把乙醛轉化成乙酸)使用的是身體里的乙醛脫氫酶,本文簡稱B酶。
B酶數量決定了消耗乙醛的效率,B酶猛的人,喝酒臉不紅,而且相比于常人,他們較難被酒傷身。
這兩種酶是天生的,有人強有人弱,不同強度的組合決定了不同的酒風。
所以,酒量是天生的(可以練,但十分傷身),喝酒臉紅也是天生的。
3
接下來,我們看看A酶、B酶不同的人是什么樣子:
1.A酶弱,B酶弱
這就是作者本人了。
具體表現為一杯臉紅,一瓶小暈,兩瓶倒。
2.A酶弱,B酶中等
這類人酒量也差,同屬于兩瓶倒,但是不會臉紅。
上面兩類人的身體解酒精能力差,容易醉,容易喝嗨。
稍微喝點酒就耍酒瘋的一般也是這兩類。
3.A酶中等,B酶弱
這就是傳說中的“臉紅說明能喝”了。
他們喝酒會臉紅,但是酒量不差。
4.A酶中等,B酶中等
這類人已經接近酒神的范疇。
上面兩類人最容易形成酒癮,一天不喝渾身難受。
酒鬼一般也是這兩類人。
5.A酶強,B酶強
這就是傳說中的酒神了。
如何分辨酒神?暗中觀察他是否出汗。如果他臉不紅心不跳,但是汗水淋漓,那就是了。
因為乙醛轉化成乙酸后,還會進一步轉化,這一步會產生大量熱量。
遇到這類人,千萬別拼酒,認慫就完事了。
當然,A酶和B酶的排列還有其它種,就不一一列舉了。
4
回到問題上來,喝酒臉紅,是好是壞?
當然是壞處。因為臉紅,其實是乙醛中毒。
乙醛中毒,說明這個人分解乙醛的能力差,而乙醛本身,是致癌物。
不過,臉紅其實也有好的一面,因為臉紅可以被認為是一個人體保護機制。
美國有一種戒酒藥,叫做Disulfiram,它的原理是遏制B酶工作。我們知道,B酶弱的人,酒后渾身難受,一難受,就不想再喝了。
看到了嗎,喝酒臉紅的人天生自帶“戒酒基因”。
如果讓一個喝酒臉紅的人自己決定喝多少,他一定比喝酒不臉紅的人喝的少。
比如作者,我的感受就是啤酒很苦澀,白酒很辣。
有的時候也很奇怪,為什么他們會喜歡這種一點也不好喝,甚至很難喝的東西?
最后一個問題:
你會勸一個喝酒臉紅的喝酒嗎?
有些時候,出于某些原因,總會沾一點酒。
得益于我們禮儀之邦數千年的傳承,酒桌文化可謂職場的必修課。
由此,冒出“生意都是在酒桌上談成的”這種話也就不奇怪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的確如此。
與抽煙一樣,其實人人都知道飲酒不好,可又有什么辦法呢,癮上來了,不刺激一下,渾身難受。
可能,只有當煙酒的危害真正降臨到我們身上,才會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