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太感謝你們了,要不是你們及時采取措施,和警方聯合打擊,我們被騙的7288元可能真的追不回來了。”
4月9日上午,電信詐騙受害人家屬田某帶著兩個孩子,將一面寫著“以法維正 護花護苗 溫暖高效 快手快心”字樣的錦旗送到快手總部,對快手工作人員協助警方為他們追回全部被騙資金表示感謝。
今年3月16日,北京順義市民田某的10歲女兒在家中玩快手時,被人私信以送泥工藝品為噱頭,誘騙掃描微信二維碼加入一個福利微信群。在微信群中嫌疑人虛構先發紅包再退還給女孩,隨后發送警察制服工作證照片,多次威脅恐嚇、誘騙女孩發送紅包,先后詐騙女孩7288元。發現被騙后,心急如焚的女孩家長迅速向警方和快手求助。
接獲線索后,快手相關工作人員第一時間展開回查,發現嫌疑人賬號經常登錄地點在湖南省桂陽縣。4月1日,快手派出專人趕往桂陽縣,協助桂陽警方調查取證,最終抓獲何某、曾某勝等2名犯罪嫌疑人,并推動嫌疑人立即退賠受害人家屬被騙資金7288元。目前,曾某勝已被桂陽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田某表示,這次專程帶孩子來到快手總部,除了當面感謝快手工作人員及時挽回損失,“更重要的是通過這件事給孩子們上了一堂網絡安全課,增強了他們在未來使用互聯網過程中的防范意識” 。
今年以來,快手平臺發現,針對未成年人的寵粉送福利、破解游戲防沉迷系統、冒充警察恐嚇等詐騙活動呈增多趨勢。截至目前,快手打擊治理團隊已聯動地方公安機關打擊多起案件,同時風控技術部門不斷升級風控模型,今年以來攔截涉未成年人詐騙有害信息650萬條,處置詐騙賬號67萬個。
“長期以來,快手高度重視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快手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更好地保護未成年人隱私,快手于今年2月上線了“兒童實名認證通知監護人”功能,在兒童用戶做實名認證時,平臺專門增加監護人授權環節。
據介紹,對完成實名認證的未成人賬戶,快手平臺將強制啟動隱私保護功能,隔離與陌生人的私信互動,阻斷來自通訊錄等渠道的互動,其他用戶也不會在同城“在線狀態”里看到未成年用戶,避免個人信息泄露可能帶來的潛在風險。
快手相關負責人提醒廣大家長,若未成年人使用快手,請及時為未成年人做實名認證,并設置開啟青少年模式,讓未成年人安全使用手機,并保護未成年人不受互聯網不良內容侵害。
據了解,快手青少年模式產品內容池系統2020年10月26日正式上線,內容進行每日推審。除教育內容以外,快手還為其它內容進行了分類,為青少年推出精選音樂-樂器、運動-球類運動、才藝-手藝、動物-寵物等40余類精品內容,打造真正符合青少年群體的興趣集合,寓教于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