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一個人才輩出的時代,而且人才最核心的技能有哪些呢?邏輯思考能力、學習能力。以上能力應該都是最核心的能力。
不過核心之核心的能力還得是溝通能力,因為無論是邏輯思考能力也好,學習能力也好,都需要一種載體把他表現出來,而這個就是溝通能力了。

在溝通中遇到的問題
1、在溝通過程中,一般會出現三種情況:不溝而通、溝而能通及溝而不通。
前兩點都很好理解,那么第三點是如何理解呢?
我們可以看看以下的情景,是否我們在工作及生活中司空見慣呢?
李組長安排今天晚上加班,張三說我晚上不想加班。
李組長:為什么
張三:我眼睛不舒服
李組長:我看你眼睛好好的,明明是不想加班
張三:隨你怎么想
李組長:既然你不服從安排就別做了
張三:不做就不做,有什么了不起!
這就是典型的溝而不通的表現,如果你是李組長,你會如何和張三去溝通呢?。
2、希臘先賢蘇格拉底曾說過:自然賦予人類一張嘴, 兩只耳朵。意思就是讓我們多聽少說!
所以在溝通過程當中聆聽往往比話語更重要。
3、我們大家有沒有發現自己在溝通過程當中都會遇到以下情況:
缺乏耐心
急于表白自己
預設立場
打斷和插話
滿足于聽懂字面意義
沉不住氣
所以我們在溝通當中一定要學會聆聽,做到換位思考、適時回應。
通過中醫望聞問切的原理讓我們明白溝通的原理
1、在中醫里面,有望聞問切之說,經過了前兩步再通過我們不斷的發問就大致能知道病情了。
2、聯想到工作上,我們同樣可以用望聞問切這四個字來做招聘面試及績效面談。
因為不論我們是在做招聘還是在做績效面談,永遠都是我們提的問題比較多,對方根據我們的發問回答的多。這也就是提問和傾聽的關系了。在溝通過程中,提問和傾聽是非常重要的。
3、招聘面試和績效面談對我們來說都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因為通過不斷的為什么是對我們的系統和知識重新進行的梳理,所以這樣一場面試或績效面談結束,我們都會覺得這個過程非常享受。
問話者覺得自己的邏輯能力及洞察能力相當不錯,答話者覺得自己分析總結能力非常棒,而且從回答當中能清楚知道自己的缺失項在哪里。
4、例如:我現在要面試一名電話銷售,來面試的人之前做過服裝門店銷售。如果是我,我可能會在一段寒暄過后會問:
(1)一般顧客進店你會作何反應,說什么話。
(2)比如說顧客是沒有主見型的,你會如何銷售產品。你在銷售過程中如何引導消費者自己想像穿上我們家衣服出現在某個場景的情況。
(3)在服裝銷售中做連單是賺錢最快的,你會如何做連單銷售。
(4)做VIP客戶是可以躺著賺錢的,你在平時是如何和你的VIP進行互動,你會側重關注VIP客戶的哪些方面?
(5)通常門店都會在大門口擺放花車進行銷售,你覺得在店門口設置一個花車的意義是什么?如果今天安排你站在花車這邊銷售你會怎么辦?
(6)如果你在你的團隊中業績鶴立雞群,別人最后會慢慢的疏遠你,這時候你如何調節你自己的工作狀態?
(7)你如何對你每天的工作進行總結并監控你自己的工作?
5、做銷售最重要的一點是承受壓力情況如何,所以你要盡可能在面試中給他足夠的壓力,而且要通過不斷的問話看看他之前的工作情況及他的應變能力。如果面試者連面試官提出的問題的壓力都扛不住,那他如何能扛住真刀實槍的業績壓力。
寫在最后
1、這個世界有兩種人,一種是會溝通的人,一種是不會溝通的人。
會溝通的人會通過不斷的問話來傳授給你知識或者從你口中說出我想要的答案來。不會溝通的人就會嚴辭命令別人,一切都得聽我的,我的就是對的。
2、如果是你,你更愿意做哪種人呢?你更愿意和哪種人進行溝通呢?和哪種人溝通成功的可能性更大呢?
3、所以倘若你想要你的下屬或是領導贊成你的想法及你的觀點,
那么你就不能只是一股腦的把你的思想灌輸到他人的腦袋中,而是一定要像一個“助產婆”一樣通過不斷地詢問,從他的口中說出我們想要的答案。因為如此他的記憶才會更深刻,也比較容易接受。
4、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一定要學會用問題來解決問題,這樣的溝通氛圍才最輕松,而且在這樣一個溝通過程彼此才能最大化的進行學習和復盤。
5、溝通不僅是一種技巧,更是一門藝術,藝術貴在精、精存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