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沒有什么比咸菜更能讓人瞬間開胃的了。

是不是你們家的飯桌上也總有一盤咸菜?甭管擺的是什么珍饈美味,家長總會把又丑又不值錢的咸菜端到餐桌上,但也就是藏在角落里的一小盤咸菜,成了印象中最為深刻的家鄉(xiāng)味道。

咸菜之味,不足與外人道也,總有一款適合你
在物資貧乏而儲存條件欠缺的年代,為了隨時能吃上一口菜,攝取足夠的纖維素和維生素等營養(yǎng)物質(zhì),人們可謂是絞盡腦汁,把新鮮的蔬菜們折騰來折騰去,就是為了讓它們的可食用期從短短幾天延長到幾個月甚至幾年,為單調(diào)寡淡的飯桌上,增添一絲滋味。奇妙的是,在這個過程中,蔬菜不僅變得耐儲存了,風(fēng)味也變得大有不同。
沒了咸菜,人生還有什么滋味啊!
-01- 就“醬”吧!
咸菜主要用鹽腌制、調(diào)味,在此基礎(chǔ)上不同地的咸菜還會添加不同的調(diào)料、香料進(jìn)行進(jìn)一步加工。因為咸菜制法極廣泛,各地的咸菜也發(fā)展出了獨特的品名。
根據(jù)地域,關(guān)于咸菜的做法,大致分為南北兩派。北方人簡單直接,豪放粗獷,咸菜亦然。北京人的早餐,豆腐腦兒里有咸菜碎,豆汁兒油條邊兒上,也定會有一小盤咸菜絲兒,這些不同形態(tài)的小咸菜都是由一種頗具京味兒的“水疙瘩”做成的。把疙瘩切成細(xì)細(xì)的長條,澆上老醋,拌上香油,咸中有酸,別提多下飯了。

北京人早餐桌上“下飯”的一把好手
南方的咸菜是正兒八經(jīng)腌制出的精致小菜。揚州可是醬菜的“小迷妹”,咸菜的制作過程也和揚州的性子一樣溫婉。像乳黃瓜、寶塔菜、蘿卜頭、嫩生姜、甜醬瓜、香心菜、什錦菜……。這些醬菜從名字到味道都多了幾分柔情。

揚州特產(chǎn)“三和四美”醬菜
醬菜千千萬,甚至不是蔬菜的也可以醬,北京聞名的六必居的醬花生、醬核桃、醬杏仁…。正如汪曾祺所說,簡直是無不可醬。
-02-泡菜才是咸菜之光吧
中國人愛咸菜愛得嚴(yán)肅又講究。

在四川,幾乎每戶人家都一口“祖?zhèn)?rdquo;的泡菜壇
器皿要用封閉性好的,料不能馬虎,用水也至少要礦泉水或涼白開,自來水是不配和咸菜共處一壇的。一壇子吸收了時間和精華的泡菜,讓人吃過就難以忘記。
以大名鼎鼎的四川泡菜為例,四川泡菜講究就地取材,因時制宜。本地人常以應(yīng)季蔬菜、瓜果作為原料,物盡其用。夏天的蓮花白、萵筍、仔姜,冬天的紅蘿卜和青菜桿,填滿了四川的四季。再放入糖、鹽、酒、花椒、辣椒…等這些基礎(chǔ)的材料,才幻化了泡菜壇子里的乾坤。四川的泡菜可是“川菜之骨”。老壇泡菜制作完成后,配合著其他川料,以豐富川菜的味道,滿足食客們的“饕餮之欲”常見的如酸菜魚、肉末豇豆、酸蘿卜老鴨湯等一系列以咸酸風(fēng)味為主的川菜,都依賴泡菜的調(diào)味增香。

萬物皆可“泡”

老壇酸菜魚
東北的酸菜和川蜀的泡菜在當(dāng)?shù)厝丝磥碛兄鞠嗤牡匚弧?/strong>二者選材不同,風(fēng)味和口感自然也不盡相同。酸菜更多時候是和肉類燉在一起。酸菜汆白肉一定是東北人年夜飯桌上的“硬菜” 把煮好的五花肉切成薄薄的片,再和酸菜燴到一起,吃起來肥而不膩,開胃酸爽,簡直是漫長冬夜里的小歡喜。

酸菜汆白肉,讓人神魂顛倒
-03-咸菜腌的好,白飯吃到飽
舀一勺熱粥,上面放上點腌菜,光想想那味道,我就已經(jīng)感受到口水在瘋狂分泌了!作為“經(jīng)濟適用菜”的雪里蕻就不得不提了,保定人嘴里的春不老,上海人喊的雪里紅,其實就是浙江的雪里蕻。濃鹽腌制出的雪里蕻咸極了,干吃可不行。雪里蕻最好和新鮮的毛豆、蠶豆、春筍、茭白、口蘑等春菜,下鍋清炒,在熱力的作用下激發(fā)出食材的鮮香,便感覺日子瞬間活潑起來。

雪里蕻制成的餡料

雪里蕻清炒,口感脆嫩,好吃又下飯
在東南沿海地區(qū),潮汕三寶之一的潮汕咸菜也一定要有姓名。白糜配雜咸也能讓你感受到“滿漢全席”的氣勢。一碗白粥,竟然可以配上整整一桌的雜咸。盤子小,類別多,不管是蔬菜,還是河鮮,都可以作為雜咸的原料,粗略數(shù)一下就有一百多種…。

100種的潮汕雜咸,這陣勢,老饕蔡瀾看到這一幕也忍不住震驚
漂泊在外的人都有一顆想家的胃。一碗清粥配上媽媽從家鄉(xiāng)寄來的小菜,才是當(dāng)下最溫暖的滋味。
- END -
文丨王小懶
編輯 | 張瑜
參考資料
汪曾祺《咸菜和文化 》
二毛《民國吃家》
本文圖片來源于“IC photo”或“圖蟲創(chuàng)意”,任何網(wǎng)站、報刊、電視臺、公司、組織、個人未經(jīng)IC photo或圖蟲創(chuàng)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