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1日新媒體專電 美媒稱,從青春期到成年,你會經歷一系列變化——各種工作、令人遺憾的發型以及來來去去的戀愛關系。但你是誰這件事也會變嗎?隨著年齡增長,你的性格會改變嗎?
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8月23日報道,性格是一個人獨特的思維、感覺和行為模式。人們傾向于認為性格是固定的。但心理學家說,情況并非如此。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尚佩恩分校的心理學家布倫特·羅伯茨說:“性格是一種不斷發展的現象。它不是你無法擺脫與克服的靜態東西。”
這也不是說,你每天醒來都是一個不同的人。羅伯茨對趣味科學網站說,短期來說,改變可能幾乎無法察覺。一些縱向研究顯示,我們的性格在短期內是穩定的。在這些縱向研究中,研究人員會在很多年里定期調查參與者的性格。
在2000年美國《心理學通報》月刊上發表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152項有關性格的縱向研究的結果,這些縱向研究對從兒童時期到70歲出頭的不同年齡的參與者進行了追蹤研究。這些研究都測量了五大性格特質方面的趨勢。這些特質包括外傾性、隨和度、責任心、開放性和神經質等五個方面。它們是性格研究的主要依據。研究人員發現,個人在每個性格特質方面的水平在生命的每個十年中傾向于保持一致。
但這些個十年會產生累積效應。羅伯茨說,在這么多年里,我們的性格依然會不斷改變,但速度很慢。他還說:“這是十分微妙的變化。”在5至10年的這個尺度上,你不會注意到這種變化,但在很長時期后,變化就會變得明顯。
報道稱,1960年,心理學家調查了超過44萬名美國高中學生。這些學生回答了各種問題,包括他們如何對令人情緒激動的場景作出反應,以及他們完成工作的效率如何等。50年后,研究人員追蹤了這批學生中的1952人,并對他們進行了同樣的調查。有關結果于2018年發表在美國《個性與社會心理學雜志》上。該研究發現,在測量冷靜、自信、領導力和社交敏感性的問題方面,這些參與者——他們已經60多歲——的得分比年輕時要高得多。
各種縱向研究已經一次又一次地發現類似的結果。隨著時間流逝,性格傾向于變得“更好”。心理學家稱之為“成熟原則”。當人們年齡增長,他們會變得更加外向,情緒更穩定,更易相處,且更有責任心。從長期看,這些變化往往會很明顯。
那么我們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改變呢?證據顯示,改變你的并不是結婚、孩子出世或失去所愛等戲劇性生活事件。一些心理學家實際上認為,這些事件會強化你的性格,因為你會將自己的特征帶到那種不尋常的情況中去。
羅伯茨說,當我們要適應大學生活、工作以及組建家庭,加諸于我們身上的不斷改變的預期會慢慢磨礪我們,就像鞋子磨腳一樣。他說:“隨著時間推移,生活的多種環境需要你以略微不同的方式來做事。沒有一本用戶手冊教你如何行動,但對于我們在這些環境中應該如何表現,卻有非常明確的隱性規則。”所以,我們會適應環境。
報道指出,這個啟示究竟是令人不安還是給人希望,取決于你如何看待問題。隨著時間推移,性格的確會逐步、連續地改變——像地球構造板塊漂移那樣的緩慢改變,而不是地震那種激烈的改變。羅伯茨說:“這帶來了一個問題:終其一生,我們會變成多么不同的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