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職場中有沒有這種情況?感覺自己在工作中很委屈,對于同事的提出的要求從來都不拒絕,對于該做的事情從來都不偷懶,但是卻得不到重視,甚至連最基本的尊重都得不到,有些人還對自己呼來喚去,心中的委屈都不知道向誰訴說。
如何走出誤區,迎來更好的自己?

一、改變錯誤的觀念,去贏得尊重與重視。
A、職場里被尊重、被重視,是價值的體現。
自己存在的價值越大,越可以贏得尊重與重視,自己的不可以代替性越強,尊重與重視也會隨之而來。
B、專注自己的事,主動幫助別人克服困難
專注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將本職工作內容做好、做精、做細。
在做好分內事的前提下,主動去幫助別人,而不是被動的去做別人不愿意做的低價值工作。
C、適當釋放自己的“小情緒”
這里講的適當釋放自己的“小情緒”,而不是無限釋放自己的各種情緒。不要怕尷尬,也不需要過于理性,誰都不是圣人,都會有點自己的脾氣。
適當的釋放自己的“小情緒”,讓別人知道你并不喜歡這樣,不要無限制的突破自己的底線,今天讓倒杯水,明天讓抬東西,后天就又不知道會出來什么事情了,這樣無休止的雜事會影響自己前行的步伐。
二、學會拒絕
學會拒絕,是職場人成熟的表現。
A、參照物不同,價值體現不同。
拒絕其實也是一種價值體現,因為有更重要的事情等著自己去做,而不是無所事事做那些低價值的事情,除了消耗自己的精力以外,沒有任何幫助。
B、時機不同,價值體現也不同
同樣一件事在不同時期,重要性也不同,要在恰當時機去幫助別人,而不是隨時去滿足別人提出的要求,要學會在不適宜的時機下說:不!
C、主動幫助與被動幫助價值不同
主動幫助別人做一些對他們來講很難克服的事情,是價值的體現,也是能力展現,可以在過程中提高自己,又能幫助到他人,自然會贏得尊重與重視。
三、做該做的事
要做該做的事情,而不是做想做的事情,認為對的事情在不恰當的時候不一定是對的;好心做的事情,可能因為違反了基本規則,讓自己得不到好的結果。
A、做對的事情要兼顧大局與適宜的時機
很多事情是在適合時間,適當的機會下去做才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同的一件事不是在任何時候做都對的。事情可能本身沒有錯,但由于時機不對,這件事做起來就顯得十分突兀,得不到好的效果。
B、做對的事情要尊重基本規則
做對的事情要尊重基本規則,要知道自己從中學會了什么。
要承認人與人之間是有差異的,不要以自己的價值觀來判定事情的正確與否。
綜上所述:在職場做事要尊重基本規則,更要做有價值的事情,來提高自己的價值。
你有什么職場困惑
歡迎評論區告訴我們
來源:共青團中央
本期編輯:趙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