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記者 | 中國證券報 黃紫豪
編輯 |
1
銀行理財收益率“跌跌不休”,近期更是創下近十年新低。
Wind數據顯示,自2018年初開始,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連續下行,以全市場1年期理財產品為例,自年收益率5%左右,一路跌至目前3.55%左右,創下2010年以來的最低點。
今年以來,貨幣市場利率持續走低,配置債券資產為主的銀行理財面臨“窘境”。
一方面,理財產品固收投資策略以“票息”為主,新券發行利率走低,形成了一批低收益資產,而另一方面,5月以來債券市場下跌,一些產品不得不降杠桿、降久期,避免大幅回撤。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奇霖表示,今年債券市場收益率有了明顯下降,帶動生息資產包括非標的整體收益率都出現明顯下降,自然而言,理財產品的高報價也無法維持。
多數理財產品采用債券票息策略
債券投資是理財資金配置的“重頭戲”。從各家銀行公布的理財業務半年報來看,浦發銀行理財產品配置債券資產比例達38.4%,廣發銀行理財產品配置債券資產比例達53.42%。
今年年初,為對沖疫情影響,央行連續釋放流動性,保持資金合理充裕。債券發行利率也隨之下行,Wind數據顯示,2月至5月,1年期限的固定利率國債發行利率分別為1.8567%、1.8783%、1.1333%、1.2899%,而去年全年利率水平均在2%以上。
不少銀行表示,票息策略仍然是債券投資主要方式。一家股份行理財子公司人士告訴記者,在債券投資方面,該公司產品主要采用票息策略,即將債券自發行持有至到期,而采用債券交易策略,博取超額收益的占比較少,可能不到10%。
“我們銀行沒有專業的交易員和投研團隊,利率波動的風險比較難控制,所以理財產品在債券投資方面99%都是做票息的。”浙江一家中小銀行資管部人士表示。
該中小行資管部人士表示:“今年初債券發行利率普遍較低,我們現在對理財產品收益率也有點擔心,因為做票息策略,資金端和資產端利差其實不大,如果后續資金利率上升,這批資產可能拉低產品整體的收益水平。”
李奇霖表示,今年上半年理財產品收益率還維持剛性,沒有下行太快,但隨著2018年、2019年配置的資產逐步到期,負盈利開始兌現,存量高收益率資產越來越少,增量資產收益率較低的情況下,高報價不可持續,因此收益率也慢慢調整下來了。
債券交易策略理財積極“降杠桿”
而對于采用交易策略的理財投資經理而言,擔憂的則是5月之后的業績。與大部分債券型基金面臨回撤一樣,一些采用交易策略的理財產品,也要面臨利率波動的風險。
Wind數據顯示,作為代表債券市場價格的指標,中債綜合全價指數自5月中旬之后連續下跌,債券交易策略的“賺錢效應”減弱。
在4月債券行情較好,5月市場整體下跌的情況下,銀行理財產品也在采取措施,抓住市場機會,博取超額收益,同時在適當的時候降低杠桿水平、降低久期,積極應對回撤。
陽光金月添利1號半年度報告顯示,該產品在4月積極參與了短端下行機會,并在4月底止盈退出,以極保守姿態迎接5至6月的市場下跌,5月起組合杠桿水平在100%附近,整體久期短,最終成功將凈值回撤控制在很小水平。
銀行紛紛調整理財產品業績基準
在債券市場利率連續下行的同時,銀行業紛紛調整產品業績基準。
以光大理財“陽光金月添利1號”為例,該產品在2018年發行時,業績比較基準為年化4.8%,每年1月1日、7月1日將根據當時市場利率情況調整基準收益率。
自2018年,“陽光金月添利1號”已經三次調整業績基準。2019年1月起調整至年化4.45%,2019年7月起調整至年化4%-4.4%,2020年7月起調整至年化3.7%-4.2%。
除此之外,包括農業銀行、郵儲銀行等銀行的多款理財產品,均調整了業績比較基準,調整幅度在下調10個基點至15個基點不等。
華泰證券研究所固收團隊認為,理財投資資產中債券占比較高。對于銀行理財而言,負債端成本基本不變,而資產端收益率卻快速下行,銀行投資管理的難度大幅上升。
相較于貨幣基金而言,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下降相對緩慢。該團隊認為,下行緩慢的理財收益率是銀行穩定市場規模訴求和老產品剛兌特征、同質化的結果。僅靠資產端存量高收益資產和信用下沉、加杠桿等策略的支撐仍難以長久,投資者凈值化教育任重道遠。
該團隊認為,進入4月份,市場流動性充裕,資金利率下行帶動理財收益率下行。但考慮到銀行的攬儲壓力,短期內理財收益率下行速度或將放慢。長期來看,未來隨著凈值化轉型的推進,理財收益率預計會進一步下降。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