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況下,我們都會認為,級別越高的人,越難溝通:高高在上、傲慢無禮,時間緊迫、缺乏耐心。
但,當你聊過數以千計的人選后,就會發現,這并非事實。
真正難以溝通、耗費巨大溝通成本的,反而是那些職場經驗并不怎么豐富的初中級人選。
我們常說,一個人讓人舒服的程度,決定了他能到達的高度。
而對于溝通來講,除了讓人舒服外,在聆聽、理解、表達的每個環節,不同的方式和表現,都會帶來截然不同的結果。
越不成熟的溝通者,越常打斷別人
上學時,我們身邊都會有這樣一類同學:
他們上課時,很難集中注意力去聽老師到底在講什么,而是要么自己走神開小差,要么坐在下面接下茬、聊大天。
當老師問他們時,他們卻會說,你講的這個,我都知道了。
可這樣的學生,卻不會成為成績最好的。
在職場上,這樣的人也并不少見。
前兩天,我就聊到一位類似人選,整個溝通過程下來,頗為費勁。
我提的每個問題,他都不能完整聽完,就急著回答,他的語速還很快,按照自己的理解不停延展,導致我不得不經常將他拉回來,因為,他所答的,根本就不是我真正要問的問題。
近20分鐘的溝通,真正關鍵的問題沒能問出幾個,時間都在他自以為是的回答中,被浪費了。
但當你與那些閱歷豐富、級別更高的人選溝通時,就能發現,他們幾乎從不會打斷你,雖然隔著電話,但你仍能感覺到,他們正在全神貫注地聽。
很多人都將溝通能力等同于表達能力,但其實,聆聽,才是溝通的第一步,也是極為關鍵的一步。
獵豹CEO傅盛就曾指出:看一個人會不會溝通,就看他打斷別人的次數,從他聽人講話的狀態,就可以辨別。
善于溝通的人,必定善于聆聽。
因為,這是一切溝通的基礎。
如果你連對方真正的觀點、問題都沒有搞懂,就在一個錯誤的基礎上努力發揮,講得再好,也是南轅北轍。
那些急于在溝通中打斷別人、表達自我的人,除了自以為是的盲目自信外,更多的,是出于一種“自我展現”目的,總想給別人留下“我很聰明、我理解力很好”的印象。
而級別越高的人,越不需要通過這些抖機靈式的小聰明來展現自我,也就更能聚焦在當下的談話中,關注信息本身。
史蒂芬·柯維在《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中指出,很多人在聽別人說話時,其實并沒有真正在聽,而是在忙于思考自己接下來該怎么說。
越是聰明的人,越會明白,溝通的最短路徑,永遠是先搞明白對方在說什么。
正如加拿大心理學家喬丹·彼得森所說:人只要閉上嘴巴,就會變得相當聰明。
我們無法理解認知之外的東西
一次, 我在幫一家企業尋訪一個戰略管理方向的崗位。
因為崗位的特殊性,企業希望人選能夠來自乙方,有咨詢公司的經驗。
溝通中的一個候選人,給我印象很深。
由于厭倦了咨詢行業不停出差的工作節奏,他幾年前就希望能轉到甲方,安定下來,卻一直沒有找到合適機會。
溝通過后,我才明白,并非沒有合適機會,而是沒有合適他的機會。
也許是在咨詢公司的時間過長,他腦中已經形成了一個極為清晰嚴格的思考框架,這個框架,在幫他做咨詢項目時,十分有用,但卻成了他轉換角色的巨大障礙。
比如,在談到客戶企業現有的流程體系時,他總是不停糾結于對方公司所用的管理工具是什么、有哪些模型、日常的流程管理如何開展等細節問題。
他說,如果企業用到的工具和模型不是自己擅長的,職位就不適合他。
這么多年,他一直在“拎著自己手中的工具箱,去找完全適合自己的維修現場”。當然,很難找到。
就像查理·芒格在提到他的一位朋友時指出:有的人因為精通某個模型和方法,就只會用這一種,這是處理問題的笨辦法。
手里拿著錘子的人,看什么都像釘子。
而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則是因為眼界過窄、見識太淺。
美國心理學家喬治·凱利,曾經提出過“個人構念論”的觀點。
個人構念,是指由我們過往的見識、期望、評價、思維等所形成的觀念。
當遇到某個似曾相識的場景時,我們的腦海里,就會呈現出以往的經驗,來對該問題或者場景做出判斷。
而當一個人的認知能力很低、經驗過淺時,腦海里的個人構念就會趨向于單一,缺乏彈性。
這時,無論別人再怎么和他描述不同的場景和情況,他都無法想象和理解這些完全超出他認知的東西。
所以,盡可能多地通過不同方式擴大眼界、提升認知,也是提升溝通能力的一部分。
表達中,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
在談到表達能力時,很多人都覺得,一個有著良好表達能力的人,必定要有極強的語言天賦、甚至很有文采。
其實不然。
日常生活和工作,不是文學作品,我們不需要口吐蓮花、字字珠璣,你只需要把話說明白、達到目的就可以。
當然,看似簡單,其實并不容易實現。因為,這背后不但需要清晰的邏輯,更需要時時記住,我們是在對誰說、為什么而說。
曾指導拍攝《西雅圖未眠夜》的著名導演諾拉·埃芙恩,年輕時曾是名記者。
她曾回憶到,自己之所以能成為記者,要歸功于高中時的新聞課老師。
這位老師第一次給他們上課時,就徹底顛覆了諾拉關于“表達”的認知。
當時,老師給他們布置了一項任務:給校報要刊登的一個新聞事件擬一則導語。
導語,被稱為“新聞的生命”,導語好不好,直接決定了人們會不會讀這則新聞,能不能理解新聞傳達出的信息。
當時老師給出的新聞事件是這樣的:
貝弗利高中通知,全體教職員工于下周四,前往薩克拉門托,參加一項教學方法研討會。與會發言者包括:人類學家瑪格特·米德、芝加哥大學校長兼教育學家羅伯特·哈欽斯,以及加利福尼亞州州長埃德蒙布朗。
(你可以試著想想,自己會寫個什么導語)
學們給出的導語,都大同小異:某某名人,下周四將在薩克拉門托與貝弗利高中教職員工舉行研討會。
看似已經很精簡了。但當老師公布他給出的導語時,同學們才恍然大悟:這才是導語!
老師的導語,只有六個字:下周四不上課。
這六個字,就足以說明最精確的表達所應包括的全部內容:明白你的聽眾是誰,告訴他們那些和他們有關的、他們需要的信息,就夠了。
如果他們想了解更多,自然會進一步提出問題,但如果他們不需要了解其他,那么,說得越多,越容易造成混亂和誤解。
這也是麥肯錫顧問芭芭拉·明托在她的暢銷書《金字塔原理》中表達出的核心內容:
思考時,要自下而上地想問題,但在表達時,則要按照自上而下的順序來表達,先告訴對方那些與他們最相關的結論,再根據情況一步步展開。
有效表達的背后,是清晰的邏輯思維,而形成這樣的思維方式,要求一個人能夠站在更高的角度,思考問題,看到全局。
一個人在職場上的層級,與他的溝通方式,看似并沒有必然的聯系。
但,如果你仔細觀察,就能發現,那些職業路徑發展順利的人,一定是個不錯的溝通對象。
與其說,他們有更高的情商、更謙和的態度,不如說,他們明白,解決了溝通的問題,就解決了職場上絕大多數的問題。
而讓溝通得以更高效的方式,絕不是盯住自己該如何說、如何表現,而是無論在聆聽、理解、表達的任何一環,都以實現結果、解決問題為最終目標。
關注并真正理解對方所表達、所需要的信息,才是溝通的最短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