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5G商用加速落地,國內5G建設進入提速階段,日前上市公司和而泰(002402)在互動平臺稱,鋮昌科技5G芯片目前正在內部研發調試過程中,公司會加快研發調試進度,爭取早日送樣。結合其目前主營的相控陣雷達T/R組件及其他業務,公司有望于未來一段時間內實現業績提升。

雷達市場增量確定性較強
鋮昌科技是和而泰為布局微波毫米波射頻芯片業務而控股的子公司,和而泰2018年使用自有資金收購鋮昌科技80%的股權,經覽富財經網了解,鋮昌科技擁有極強的設計和研發能力,其生產的射頻芯片廣泛應用于雷達、衛星、5G基站等設備中。
值得注意的是,鋮昌科技是國內除了少數科研院所外唯一具有相控陣雷達T/R組件研制能力的民營企業,具有較強的軍工資質。截至2019年,其射頻芯片營業收入為1.43億元,占比3.92%,同比增長38.39%.
自從我國航母列裝以來,有源相控陣雷達頻繁出現在大眾視野之內,簡言之,雷達是國防信息化建設的關鍵設備之一,負責探測戰場信息,引導火力打擊,是名副其實的軍隊之眼和戰場指揮官,也是各國國防經費的重點投入領域,而相控陣雷達是未來發展的重點方向。
受益于國防信息化建設,我國的雷達市場有望保持高速增長。我國軍用雷達市場2025年有望突破573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11.5%。伴隨雷達的重要性愈發明顯,和而泰子公司鋮昌科技主營產品之一的相控陣雷達T/R組件銷量或將因此增長,因為T/R組件是相控陣雷達的工作核心也是相控陣雷達的技術難點,每個相控陣雷達包含成千上萬個T/R組件,其成本占整個雷達系統50%以上。
衛星產業發展助推射頻芯片銷量提升
除雷達系統之外,射頻芯片還是衛星、地面設備、終端設備核心元器件之一,需求量十分巨大。毫米波段的射頻芯片具有極高的設計、生產難度,占據了衛星整機的很大一部分成本。
近幾年,航天科工集團主導建設的“行云工程”和“虹云工程”是我國的商業衛星通信項目,“行云工程”計劃發射80顆行云小衛星,用來建設我國首個低軌窄帶通信衛星星座,打造最終覆蓋全球的天基物聯網。
“虹云工程”計劃發射156顆衛星,構建一個天基寬帶互聯網,提供低軌寬帶通信、導航增強、實時遙感服務。“虹云工程”計劃于2020年完成業務試驗系統,于2022年部署、運營整個星座。
就目前而言,衛星發射需求確定性較強,需求明顯放量,鋮昌科技作為國內唯一能夠大規模提供相控陣T/R芯片的民營企業,隨著衛星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必將極大地推動公司業績增長。
5G射頻芯片或是下一個業績增長點
回到前文提及的5G芯片,鋮昌科技依托于公司在相控陣雷達射頻芯片領域的強大研究設計能力,積極推進射頻芯片技術的民用化,布局 5G 射頻芯片的布局,現已成立專門的 5G射頻芯片研究團隊,并與多家通信廠商合作進行 5G射頻芯片的研發。
5G基站作為5G網絡建設最重要的基礎設施之一,其重要性和需求量不言而喻。公司依托其在軍用相控陣雷達射頻芯片的強大研發能力,將業務拓展到民用5G毫米波頻段射頻芯片。5G毫米波頻段是實現5G高連接密度和低延遲的重要保障,在物聯網、自動駕駛、超高清視頻傳輸等場景中必定會使用到毫米波頻段。
和而泰子公司鋮昌科技在軍用相控陣雷達射頻芯片上有著極強的技術實力,公司的產品包括GaAs功率放大器芯片、GaAs低噪聲放大器芯片、GaAs多功能芯片、CMOS多功能芯片、數控移相器芯片、數控衰減器芯片以及GaN寬禁帶大功率芯片等多種產品。這些產品在原理、功能、頻率上與5G毫米波射頻芯片極為相近。
依托于和而泰的技術實力,鋮昌科技與多家通信廠商合作進行5G射頻芯片的研發,公司有望在5G毫米波射頻芯片取得突破,打破國外壟斷地位,取得業績的爆發式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