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保險,在最后的5年交什么檔次劃算呢?實際上很多人都比較關心這個問題,尤其是按照靈活就業方式來參加職工養老保險的群體,那么是非常的關心原因,很簡單,有的人認為在養老保險,最后這5年交費的過程中,如果說適當的提高繳費標準,那么有助于提高自己,今后養老金的待遇,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我可以很明確地告訴大家。并不是這樣子的。我們養老金的計算,雖然說提高平均繳費標準,有助于提高養老金,這個是事實。但是對于我們僅僅只交納5年高標準的基本養老保險來說,如果你之前有過20年以上甚至30年以上的養老保險繳費年限,那么實際上這5年即便是你提高繳費標準,對個人來說也等同于是杯水車薪。
也就是說平均繳費標準肯定會有提高,但是提高的水平是相當低的,甚至來講是可以忽略不計的。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就可以說明這個問題,假設你之前30年,都是按照最低標準60%來交納基本養老保險的。那么即便這最后5年擬提高到300%的標準,實際上最終自己平均養老保險的繳費指數也僅僅不過65%左右,甚至都不到65%。
那么很顯而易見,提高的標準僅僅是5%之內的水平,那么提高5%的平均繳費指數,對于自己今后養老金待遇的提高,實際上影響也是非常的少,幾乎也就是幾十塊錢的提高,所以說對自己來說是沒有任何的實際意義。我們再來說一說交費這一塊。如果你按著60%的標準來進行繳費,可能每年僅僅只需要七八千塊錢就夠了。
但如果說你把交費標準提高到300%,那么這樣一來的話,實際上每年的交費水平甚至高達三四萬塊錢,所以說對于自身的經濟壓力還是比較大的,我們一年如果說要承擔3萬多塊錢的交費,那么這5年下來,你至少需要承擔15萬到18萬左右的繳費。很顯而易見,你承擔的交費,水平比起最低標準七八千塊錢,每一年要多了至少10多萬塊錢,但是你換回來養老金的增長,其實并不是一個成正比的關系。
所以我個人建議,我們在選擇最后5年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標準的問題上,那么就要一句,前面若干年你的平均繳費標準是多少,我們就選擇相同的標準來進行繳費,這樣的話對于自己是最為有利的,比如說你之前的平均繳費指數是80%,那么我們就選擇80%的標準,如果說之前是100%,那么我們就選擇100%,總之而言我們沒有必要提高他,當然也是沒有降低,之前平均繳費標準的這樣的一個條件。這樣的話,我們將來享受到的養老金都會是比較的平穩。
感謝閱讀,每天講講退休知識那點事兒,本人專注于社保和退休領域,有喜歡我文章的小伙伴可以加我的關注,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