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煎藥中心里的自動煎藥設備。新華社記者汪海月攝
新華社合肥8月13日電(記者汪海月)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楊文明正在用電腦為一名遠在江西的病人進行“遠程問診”。通過觀察病人上傳的舌苔圖像、對病人進行線上詢問,在非直接接觸的情況下,楊文明開具了一張“電子處方”。
“五年前,我就為這個孩子看病。病人兩地來回跑非常折騰,如今通過互聯網中醫院的平臺,我可以遠程問診,及時調整用藥。”楊文明說。
一中醫、一脈枕、一枚銀針、望聞問切……這是人們對中醫藥的傳統印象?,F如今,古老的中醫藥漸漸與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深度融合,千年瑰寶煥發新生。
據介紹,上半年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累計接受線上問診6500余人次,疫情期間上線電子處方及藥品快遞功能完成在線處方配送1260張。
在楊文明看來,中醫需要多次復診,而互聯網問診大大降低了患者的時間成本,擴大了服務群眾的半徑,有利于將中醫藥的福利惠及更多人。
“除了國內的病人,我們也通過互聯網為美國、德國、加拿大等十幾個國家的病人進行遠程治療。”楊文明說。
煎好后等待快遞寄送的中藥。新華社記者汪海月攝
5G網絡等技術為互聯網問診助力加碼。為了滿足中醫“望聞問切”對于色差的高要求,成都市中西醫結合醫院上線了“5G互聯網+中醫”遠程會診,中醫專家可以實時獲取高清舌苔、面色等影像數據。
不僅“望聞問切”上了“云端”,膏、散、丹、丸也實現了智能制造。
在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智慧煎藥中心,46臺煎藥機正一刻不停地熬煮中藥,一旁的包裝機將熬好的中藥自動打包,煎藥師再貼上標簽。
“自動化煎煮大大提高了效率,現在一天可以煎煮300多份藥方,而且通過掃碼實現煎藥全流程追蹤,保證了煎藥質量,降低了差錯率。”智慧煎藥中心主任韓光磊說,病人也可以選擇快遞的方式,由醫院直接寄送回家,實現全流程智能化。
在附近上班的陳賢奐已經在這家中醫院領了好幾次中藥。“現在醫院直接煎好,真空包裝,熱水燙一下就能喝,出差也方便攜帶。”他說。
在位于安徽亳州的安徽協和成藥業飲片有限公司中草藥種植基地,物聯網系統正對一萬多畝中草藥的生長進行實時監控和智能化管理。
“我們設定了一套標準化的中草藥生長指標,如果中草藥生長的溫度、濕度或二氧化碳指標不正常,系統會發出報警信息,工作人員會進行調整。”安徽協和成藥業飲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維合說。
“目前中草藥的烘烤、干燥、切制、包裝這一系列流程基本實現了機器自動化生產加工,如果指標不達標會發出提醒。”他說。
加工炮制完的產品都附有二維碼。“我們從2009年開始著手做安全追溯系統,保證用戶掃碼就可以追溯到產品的各項信息,讓用戶更加放心。”趙維合介紹,通過全流程的標準化,協和成生產的中藥飲片已順利出口多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