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周琦
8月10日,《財富》雜志正式發布2020年世界500強榜單。中國大陸(含香港)公司數量在歷史上第一次超過美國,上榜企業數量位列第一。
排行榜顯示,世界500強中,有5家房企,全部來自于中國。其中,碧桂園以第147位,位居中國以及全球房企首位。
從2017年首次上榜的第467位,到2018年的353位、2019年的177位,再到今年的147位,碧桂園在《財富》世界500強的榜單上,4年實現“四級跳”。其中,2019年,碧桂園排名上升幅度,位列榜單首位,是排名躍升最大的公司。

《財富》世界500強榜單
在這4年里,碧桂園發生了什么?進步如此迅速,成為榜單中排名世界第一的房企?
銷售額持續居行業榜首
《財富》雜志的排行,是根據2019年的營收和盈利等指標得出。依據榜單數據,人們可以觀察全球最大企業的最新發展趨勢,通過縱向不同年份和橫向不同行業的比較,了解公司經營質量變化。
根據碧桂園披露的2019年財報,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約為4859.1億元,同比增長28.2%。毛利潤約為1266.4億元,同比增長23.6%。凈利潤約為612億元,同比增長26.1%。股東應占核心凈利潤約401.2億元,同比增長17.6%。
銷售方面,碧桂園于2019年全年實現權益銷售額達到5522億元,同比增長10%。克爾瑞研究顯示,2019年碧桂園全年全口徑銷售額達7715.3億元(注:房企連同合營公司及聯營公司所有項目業績的累計值),銷售額持續居行業榜首。
摩根大通研報指出,碧桂園在2019年業績表現出強勁的、可持續的盈利能力。得益于強勁的執行能力以及成本控制力,碧桂園將會成為領域內最賺錢的公司。
而按照房企最新的銷售情況來看,根據克而瑞8月4日發布的數據,中國排名前五的碧桂園、恒大、萬科、保利、融創,前7月分別實現操盤金額為4258.9億元、4097億元、3739億元、2478億元和2349億元。
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暴發影響,地產銷售交易遭遇沖擊。面對市場波動,碧桂園的企業經營表現出了很強的“韌性”。2020年的4月、5月、6月,連續3個月持續實現同比增長。
東吳證券認為,隨著貨幣政策保持寬松基調、房貸利率下移、地方政府出臺購房補貼、加快預售審批等政策,三四線市場韌性凸顯,碧桂園下半年銷售將持續發力,超額完成全年目標確定性高。
4年凈利潤增長348%
《財富》去年就已注意到了中國房企在世界500強排行榜中的突出地位變化,他們發現,2008年進入世界500強的46家中國企業里還沒有房地產企業。到了2019年,榜單上已經有5家中國房企,而且排名都實現了大幅提升。
碧桂園的世界500強之旅始于2017年,這一年,有10家中國公司首次上榜,碧桂園是唯一新上榜的房地產企業,位列第467名。2018年,碧桂園的排名攀升114位至353位。2019年,碧桂園排名上升176位,至第177位,上升速度高居榜單第一。2020年,碧桂園排名再次上升30位,成為榜單中排名最高的房企。
4年的時間實現“四級跳”,碧桂園靠著什么實現了世界排名的迅速提升?
財報及第三方統計機構數據顯示,2016—2019年,碧桂園各項業績指標增長均處于行業領先地位。銷售額從3088.4億元增長至7715.3億元(第三方統計全口徑數據),上漲149.8%;營業收入從1530.9億元增長至4859.1億元,上漲217.4%;凈利潤從136.6億元增長至612億元,上漲348%。

數據來源:企業年報、克而瑞
觀點指數研究院發布的2020中國上市房企盈利能力TOP10榜單顯示,碧桂園盈利能力高居榜首。2019年碧桂園息稅前收入超過97%的候選房企,權益回報率超過91%的房企,歸母凈利潤超過近100%的房企。觀點指數認為:“各項指標幾乎全面領先的碧桂園,無疑成為最具盈利能力的上市房企之一。”
此外,在行業資金面持續收緊的背景下,碧桂園自2016年起,已連續四次在年末實現正凈經營性現金流,達到146.7億元;凈借貸比率更是連續12年保持在70%以下,抗風險能力穩步提升。
截至2019年年底,碧桂園可動用現金余額約2683.5億元,達到公司有史以來最高水平,占總資產比例達到14.1%,加上還有3167.9億元的銀行授信額度未使用,現金流充裕。
在房地產調控持續深入、房企融資全面收緊的背景下,碧桂園是少有的兼顧規模增長和負債管控的房企之一。
國家的城鎮化和現代化成就了碧桂園
有分析認為,相較于其他中國房企,碧桂園對中國城鎮化戰略的理解更深刻,信心也更為堅定。該公司能夠在其他房企猶疑不決的時候,不斷深入廣大三四線城市,挖掘當地居民潛在的住房需求,成為中國房地產行業布局最為廣泛的房企,最終獲得全球房地產行業的最高排位。
財報顯示,截至2019年12月底,碧桂園已簽約或已摘牌的中國內地項目總數為2512個,業務遍布中國內地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282個地級市、1299個縣/鎮區,是行業內布局最廣泛的房企。
碧桂園集團創始人、董事會主席楊國強曾多次表示:“國家的城鎮化和現代化成就了碧桂園和我。”他始終看好三四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隨著農民工工資提升,他們產生了居住改善的需求,而這些人不會在高房價的大城市買房,也不會在缺乏醫療和學校配套的農村住,因此,他們最大可能會在有學校、醫療等基本配套,且房價在萬元以下的城鎮居住。
不過,實際上碧桂園不僅三四線城市的土儲分布合理,一二線城市的土儲比重也在加大,甚至不輸于三四線城市。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底,碧桂園在國內的權益土地儲備達到2.6億平方米,權益可售貨值達2.4萬億人民幣(已獲取的權益可售資源1.7萬億人民幣、潛在的權益可售資源0.72萬億人民幣),其中,一線城市的權益可售貨值為2906億元,二線城市為6140億元,三四線城市則為7976億元。
在主業之外,碧桂園的機器人、農業板塊,也在積極布局。
據碧桂園2019年ESG報告顯示,公司圍繞持續做強的地產主業,博智林機器人、現代農業、碧優選以及機器人餐廳所組成碧桂園高科技產業版圖,已初具雛形。
有業內人士認為,一家科技公司的大部分價值會在未來的10至15年得到體現。這意味著,碧桂園的全球競爭力與國際排名的提升或還有很大的想象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