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歲的王先生在是機關工作人員,身高172cm的他,體重也是標準的69kg。在旁人眼中里,王先生清瘦且健康,但兩年前單位組織體檢他卻查出了輕度脂肪肝。從此,王先生開始了吃素的生活。
最近一次體檢,結果沒讓王先生滿意——脂肪肝不僅沒有消失,反而還發展成為了重度。
醫生經過問診發現,王先生這兩年雖然在吃素,但是飯量卻因此大增。
原來,王先生所吃的主食中,多余淀粉和糖會轉化成脂肪,若長期沒有將其及時消耗掉,這些脂肪便“跑”到肝臟里。
一、清淡飲食 ≠ 吃素
“清淡飲食”估計是很多人因為腸胃不適看醫生、手術過后聽到的醫囑,但很多人王先生一樣,對清淡飲食的認識都會有誤解,認為不吃肉、不吃油鹽,光吃素就是清淡飲食。
這種錯誤的“清淡飲食”方法,不僅會達不到預防疾病、促進身體恢復的作用,還極有可能引起一系列的健康問題。
那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清淡飲食?
清淡飲食其實是建立在食物多樣化的基礎上,通過合理的食物搭配,平衡好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三者之間的平衡。科學的清淡飲食能夠幫助人們保持健康,預防疾病。
二、極端“清淡飲食”可能吃出病
- 脂肪肝
當人體長時間蛋白質攝入不足,會引起脂肪組織的大量分解,分解出的脂肪酸便會通過組織到達肝臟,在肝臟內進行堆積,而且肝臟對脂肪進行轉移時,必須借助載脂蛋白的幫助,但是吃素會導致載脂蛋白不足,肝臟內堆積的脂肪無法及時轉移,便會形成脂肪肝。
- 便秘
脂肪對于腸道來說相當于潤滑劑,能夠促進腸道的蠕動,若日常限制脂肪的正常攝入,會容易導致便秘發生。
- 老年癡呆
長期吃素,會引起維生素B12的缺乏,引起我們血液內紅細胞的功能,還會影響我們大腦神經細胞,容易誘發老年癡呆。
- 骨質疏松
長期吃素可能會引起鈣攝入量不足,加速我們骨骼中的鈣流失,引起骨質疏松。
三、醫生眼中的清淡飲食長這樣
既然吃素不算是清淡飲食,那么應該怎么吃才能夠健康?醫生認為,真正的清淡飲食必須包含以下五個原則。
第一,調味少。調味包括我們最正常用的鹽、味精、雞精、醬油、豆醬等能夠增加食物風味和口味的調味品。在《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推薦成人的每日攝入鹽量不得超過6克,但以上的調味品中,都含有大量的鈉,因此清淡第一原則則是少用鹽、少用調味料。
第二,用油少。清淡飲食一定要少用油,但不等于不用油。營養專家推薦的每日食用油量最好在25-30克之間,同時用油最好還要保持多樣性,茶籽油、橄欖油、大豆油、葵花籽油、花生油等多種油交替混合使用。
第三,蒸煮烹調。在烹飪方式上,快炒、清蒸、清燉、白灼都是能夠最大限度保持食物風味以及營養物質的烹飪手法,盡量避免煎炸、爆炒等方式。同時還要注意食材多樣性,葷素搭配、肉類和高纖維的菌藻類食材搭配等,這樣能夠減少肉類中脂肪和膽固醇在體內的吸收。
第四,肉類盡量吃“白肉”和瘦肉。白肉指雞肉、鴨肉、魚肉等肉質為“白色”的肉,這類肉多為優質蛋白,不僅能夠補充豐富的氨基酸物質,有人體內需要的必需脂肪酸,對降血壓、降血脂有很好的作用,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瘦肉的脂肪含量低,應該多食用瘦肉。
值得注意的是,在吃雞肉、鴨肉的禽類的時候,最好將皮去除,減少脂肪的攝入。
第五,控制糖攝入量。目前科學研究發現,糖與多種疾病的發生存在關系,它會刺激血液內胰島素水平的上升,會加快脂肪和吸收和合成,因此清淡飲食上也包括控制糖的攝入。營養專家建議,居民每日添加糖的攝入要控制在50克以下,盡量不要超過25克。
清淡飲食雖清淡,但并非無味、吃素等極端的飲食方式,只要科學選擇食材、烹飪方式,保證高營養的均衡,在實現清淡的同時也能夠享受食物的美味,還能夠收獲健康。
#清風計劃##39健康超能團#
參考文章:
1.生命時報,《醫生說的“清淡”到底是什么?一份飲食清單告訴你答案》,2091-3-18
2.《清淡飲食不等于不能吃肉》,家庭醫學,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