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
家里總少不了買一些
食用堿、小蘇打、酵母、泡打粉等物質
可以為制作饅頭等
面制食品時“錦上添花”
雖然它們的名字很常見
但是
你知道他們之間有什么區別嗎?
又各自什么作用呢?
今天
就詳細的跟大家說一說
食用堿
食用堿,就是我們常說的純堿、堿面,它的化學名稱是“碳酸鈉”,歸類為強堿弱酸鹽。
在食物中加入食用堿,主要起到軟化食物纖維的作用。
制作面條的過程中加入食用堿,可以中和發酵過程帶來的酸味,增強蓬松度,使面條變得更加筋道爽滑,提高(美化)賣相和口感。
值得注意的是不可添加過多,否則會加重顏色、增加苦澀感。
食用堿的小妙用
夏天桃子大量上市,吃桃子時如果桃毛蹭到手上或嘴邊上總會感覺到不舒服,癢痛感很是討厭。此時,可以用少量的食用堿或者小牙刷洗掉這層桃毛,簡單且實用。
小蘇打
小蘇打是一種常見的膨松劑,它的化學名叫碳酸氫鈉,從外觀看是白色細小晶體,是一種強堿與弱酸中和之后生成的酸式鹽,溶于水后呈弱堿性。
蒸面食的時候加入適量小蘇打,可以讓面點變得更加松軟;
炸制食品的過程中加入小蘇打,可以讓食物變得更加酥脆;
清潔廚房用具的時候,小蘇打同樣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小蘇打的小妙用
在煮玉米、熬玉米粥(大碴子粥)的時候,建議大家在水中加點小蘇打,經過堿性溶液處理,玉米當中的煙酸才能釋放出來,將結合型煙酸變為游離型煙酸,更有利于身體吸收。
泡打粉
泡打粉,也被稱為復合膨松劑,是一種生活中常見的配方型食品添加劑。傳統泡打粉就是俗稱的明礬,組成配料是硫酸鋁鉀和硫酸鋁銨。
蒸饅頭、蒸包子的過程中,面團要變得蓬松才足夠好吃,而這種蓬松的根本原因就是面團內部形成了大量氣孔,氣孔的均勻和細密程度決定了面食品的口感;想要蒸出蓬松的饅頭等面食品,可以選擇傳統發酵,也可以添加以泡打粉為代表的化學方法。
酵母
酵母,一種單細胞兼性厭氧真核微生物,同樣也是一種生物性膨松劑,酵母在添加使用的過程中會產生酵母菌,酵母菌會在合適的溫度與濕度下大量繁殖并分解淀粉,吸收面團中的糖分作為養料,從而產生較多的二氧化碳用于發面。
相比于泡打粉發面,酵母則更加營養、健康,安全系數較高;但是單純酵母發面需要較長的時間(和發酵溫度有關,一般需要2小時以上)。
說到這里,很多人要問,它們的工作原理是怎樣的呢?現在我們就拿油條舉例子說一說……
這些物質的工作原理是怎樣的?
傳統油條的制作過程中,就是在面粉中加入小蘇打(蘇打)、傳統泡打粉(明礬)以及食鹽等物質,調制成礬堿面團,將面團拉條后油炸烹制而成。
明礬就是硫酸鋁鉀,是一種水解之后呈酸性的復鹽。而食用堿(蘇打)、小蘇打在水解之后呈堿性,兩種物質溶于水后就會發生酸堿中和反應,整個過程中會產生較多的二氧化碳氣體和絮狀物(明礬的水解產物氫氧化鋁吸附了水中雜質,形成了絮狀物礬花),讓面團變得更加蓬松。
傳統的油條會依賴于明礬,但是由于其中含有鋁元素而被質疑。經常或大量攝入鋁元素,其很容易沉積到骨骼中,增加骨質疏松的發生風險,甚至還會增加癡呆的發生風險。
有些商家用生物發酵劑酵母代替明礬制作油條,酵母加入面團中之后,可以通過自身的新陳代謝產生二氧化碳,從而達到蓬松的目的。酵母的蓬松機理就是簡單的“發酵”,對身體不會產生副作用,還能給身體提供一些營養物質(B族維生素等)。
使用小蘇打、酵母等應注意什么?
1、購買正規品牌、知名廠家生產的產品。
2、選購小蘇打、堿面、泡打粉等常用配料,推薦購買小包裝產品,對于使用頻率較少的物質,降低由于量大、存放時間長帶來的安全風險(腐敗變質)。
3、存放小蘇打、酵母等粉末配料,注意避水、避光。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
雖然這些物質
能為食物“添彩”
但也要適可而止
不可貪多
本文專家:王思露,國家高級食品檢驗師,中華人民共和國HACCP食品體系內部審核員
本文審稿:劉少偉,華東理工大學食品藥品監管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食品科學博士,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