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圖|《情滿四合院》劇照
問:馮叔,我看到一些數據說,前一段時間,一些城市的房價都出現了上漲,這是不是意味著市場回暖,您覺得今年還能買房嗎?
馮叔:如果你的購房需求不是特別急,我覺得你可以撐一撐,等一等。
為什么這么說呢?我們先看看房地產市場。最近一兩個月,多個城市的房價出現微幅上漲。雖然漲得不多,但在疫情還沒有完全結束的情況下,似乎樓市就先「復蘇」了,這個事很多人都不理解。
那么為什么會這樣?在過去幾個月,尤其是 2 月、3 月,全國的居民,不能出門,也沒地兒去,于是所有人都在做同一件事:在家里呆著,檢驗我們過去 20 年做的住宅產品。大家打量自己居住的環境,看房子布局、看臥室、看餐廳、看洗手間……于是一個有趣的現象就出現了,全國人民對「住宅」這個產品進行了一次超強度的體驗,提出來很多改進的意見。
比如說,衛生間太少。以前做三室兩廳的住宅,一般是一個衛生間一個馬桶,因為都想給臥室、給公共空間多一點面積。這樣的戶型,平時大家覺得挺好,因為一個五口之家,除了晚上睡覺,白天有要工作的,有上學的,還有外出的,平時在家的一般也就兩三個人,所以房子還顯得挺大。而且,有的人起得早,有的人睡得晚,使用衛生間也能錯開,不會顯得不夠用。
但在疫情最嚴重那段時間,五口人都悶在家里,起床的時間差不多,睡覺的時間差不多,用衛生間的時間也差不多。一個衛生間,一個馬桶就不夠用了,大家用起來就可能要「打架」。于是,大家發現,衛生間還是應該多一個好。不僅希望衛生間多一個,還希望它有個窗戶。很多衛生間是沒有窗戶的,于是有人提出來衛生間還應該有個窗戶,自然采光、自然通風對健康有好處。

《虎媽貓爸》|書房也有新需求
還有人提出來說,要把書房也變成一間常態化的房子。在以前,只要是三室的房子,多數中國人總還是要拿出一間來做書房的。但這間書房又常常是個「擺設」,經常是老人來了就當個臥室,或者兩口子鬧別扭了,有一個人躲進書房生個悶氣,把它變成臨時避難所。現在不行了,孩子要上網課,就得有一個空間,得認認真真地擺上一些設備,而且要能夠防止別人干擾。這也是一個很大的要求和改變。
也有人提出來,以前的房子,我們對玄關不太關注。玄關就是一進門稍微停一停、換個鞋、放雨傘、放包的地方。以前我們不注意玄關,一開門,直不楞登就對著餐廳或者客廳。現在提出來玄關一定要講究,方便進門在玄關把口罩摘了,簡單地整理整理,然后再進到房間里。這也能起到一個緩沖的作用,把外面帶進來的灰塵,在這稍微隔一下。
此外就是陽臺。以前大家對陽臺不太重視,特別是在北方,陽臺就封死了,而且陽臺這個空間基本上被占滿了,人沒法在陽臺呆。在躲避疫情的那兩個月,大家發現陽臺其實還有個很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在需要的時候,陽臺可以騰出一個人活動的空間。同時,陽臺不應該完全焊死,而應該讓它能夠隨時打開通風。

《隱秘的角落》|陽臺也是一個活動空間
當然,還有另外的一些需求,比如說客廳是不是要增大,讓大家在公共空間活動的時候更方便,等等。
總而言之,疫情期間,大家對住宅產品提了很多改進的要求,很多人都對自己原有的房子有各種各樣的不滿意,而這些不滿意就帶來了改善的沖動。
于是,在疫情得到基本控制以后,市場恢復了。在 6 月份,基本上就恢復到去年 12 月份的水平了。房價還普遍有點漲,上漲的動力,就是疫情激發了改善的沖動,有了更多的改善性需求。于是市場變好了,一些城市的房價出現小幅度上漲。
但是我覺得,如果購房的需求不是特別著急,等這波行情過去之后,可能會是一個比較好的買房時機。
為什么要等這一波過去?因為針對大家的各種需求,地產公司推出的新的住宅產品,怎么著也得半年一年才能出來。買那些新的住宅產品,健康產品,我覺得更好,而且價格方面,也可能比現在更劃算。
問:那就是,您覺得未來的房價會下降?
馮叔:我覺得,普遍來說,在今后兩三年,應該是一個穩中有降的趨勢。
圖片來自網絡
主編|王滔 編審|陳潤江 顧問|王淑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