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微果醬(ID:wjam123456),作者: 陳出木,授權轉載發布。
爆文作為新媒體行業內的概率事件,產生于偶然,又蘊含著必然,其中規律值得我們認真探究。
4月份以來,果醬妹每天篩選至少三篇業內爆文分享給大家。除去大號擁有龐大粉絲基數和蹭熱點這兩個因素,我們試著分析了一些“小號”的爆文,看看別人是如何制造出賬號爆款的。
01
標題取勝
就像看人先看到臉,看文自然是標題先入眼,好的標題對內容效果來說事倍功半。(絕對沒有以貌取人的意思)
那么問題來了,什么樣的標題可以吸引人呢?通過觀察四月份的爆文標題,我們可以下一個(不能保證百試百靈的)結論:如果不能懸疑到讓讀者心癢,那還是說點直白的人話吧。
1、名人反差
《只有他敢談論羅翔的無知》是正面例子。在全網夸贊羅翔的時候,文章反其道而行,把“羅翔”和“無知”擺到一起,無論是好奇談論者,還是想吐槽作者,讀者都會先點進來,文章的初步閱讀就有了。
需要注意的是,賬號日常平均閱讀數為5W左右、在看數為300+,此文閱讀數為10萬+、在看數為659,均為當時近七天最高。這個遠超日常的數據,絕不是只依靠標題就能獲得的。
文章沒有隨大流地去講述羅翔的爆紅過程或者人生歷程,甚至并不提及他在法學、視頻方面的專業成績,而是選取了羅翔的一些哲學發言,把和讀者有距離的人物金句落到了實處。最終回應標題,“無知”是他給自己的評價,體現的是對知識的敬畏之心,從而引發讀者對自我認識的思考和對知識的追求。
這就很值得人物稿抄作業。現代人的時間碎片化日趨加劇,導致大家的閱讀習慣也偏向“快餐式”,一個人物從出生到長大的完整歷程實在太長,有耐心讀完的人寥寥無幾,從人物身上某一個能引起共鳴的特性去展開敘述,反而有可能吸引更多人閱讀。
2、具體數字
《暢銷貓糧反而 “有毒” ?花6萬檢測13款貓糧替你避雷 | 凰家實驗室》就是利用數字達到讓讀者對文章瞬間產生信任感效果的典型。
標題的前半句給出一個反常識的疑問,后半句用較大的具體數字提出解決方案,讓讀者在短時間內產生多階段的心理反應:
1、震驚:暢銷貓糧有毒!?
2、疑問:暢銷貓糧真的有毒嗎?
3、好奇:那該怎么應對?
4、半信半疑:“花6萬檢測13款貓糧”看起來好像挺靠譜!
5、閱讀欲望:看看怎么避雷吧
神奇嗎?從震驚到產生閱讀欲望,只有一個標題的距離。而且文章對于愛貓如命的鏟屎官來說有很強的實用性和科普性,作為避雷工具文廣泛傳播,最后一句“一旦選擇,終身負責”升華主題,分分鐘成為爆款。
再舉一個例子,《每天穿女裝上班的大廠程序員:我知道自己是個男生》,標題乍看之下沒有數字,其實“每天”正是點睛之筆。
我們仔細看,穿女裝上班的大廠男程序員已經是一個區別于大眾認知的事情,再加上“每天”的頻率限定,放大了這個行為的獨特性,一兩天或許不出奇,每天卻可稱奇景,一下子就抓住了讀者的眼球和興趣點。后半句的自我剖白則是增加了反差,也給標題上了一層情感濾鏡,吸引了獵奇的人、反對的人、憐惜的人、支持的人,恨不得來一場battle。
于是,這個日常閱讀數7000左右的公眾號擁有了一篇10萬+的爆文。
02
直擊痛點
標題樸實的文章怎么脫穎而出?講真,沒有比扎心更行之有效。據果醬妹觀察,爆文選題的“中產”含量很高,這或許是如今經濟發展之下的必然,符合人性。
教育內卷緊張嗎?“雞娃”趕不上人家著急嗎?中學生科學早戀衍生出中產家庭風險投資敢想嗎?沒錢扎心嗎?全是正中靶心的痛點。所以直擊痛點的文章自帶話題熱度,總能引發爭議,進而推動文章成為爆款。(誰說“黑紅”不是紅呢?)
《北京第一代“雞娃”給大家講講內卷教育的切膚之痛》,作者以自身的“雞娃”經歷講述從小到大體驗過的“雞娃教育方案”并沒有讓其出人頭地,引發讀者對教育的思考和部分家長孩子的共鳴。文章閱讀量10萬+,評論區留長文的人不在少數,對于一個日常閱讀數2000+的公眾號來說,選題效果呈現最大化。
類似的爆文還有《新中產家長圈風險對沖:先壟斷親家》,文章從近期一篇熱度較高的“科學早戀”帖子切入,以投資的思維調侃中層家長們的教育方式。這個選題正好戳中了現代人的痛點,把“戀愛”“內卷”“中產”“教育”聯系在一起,不就是熱乎乎的社會版面頭條內容了?
直擊痛點的文章,或許是最好用的流量聚寶盆。
03
地域共鳴
要說爆文里永恒的選題,可能“地域共鳴”算一個,甚至不用深究地方的三千年歷史,找準一個能引發共鳴的特征,自來水一撥接一撥。因為在每個人心里,總會對某一個地方存在感情,可能是成長的家鄉,可能是奮斗的居住地,也可能是制造了獨特回憶的載體。在這種情感濾鏡下,地域認同感的流量轉化率常常高得出乎意料。
就像居住城市面積較小的伙伴完全想象不到上海郊區和市區是可以失去朋友的距離,常吃江南糕點的美食家會對齊齊哈爾的粗獷烤肉垂涎三尺,每天吐槽公交車慢吞吞導致遲到的打工人無比想體驗放開跑的武漢公交......所以,《上海,一個住在郊區就沒朋友的城市!》《中國烤肉第一城,四個字》《武漢公交車要是放開跑,就沒過山車什么事了》紛紛拿下10萬+,成為賬號爆款。
顯然,“特征”越有地域壁壘,越能吸引當地人的凡爾賽和外地人的嘆為觀止。而且對于這一類選題來說,條漫是相對更容易出彩的表現形式,配上詼諧的語言、經典的地域梗,效果杠杠的。
盤點完本月的賬號爆款,標題和選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見,盡管爆文的出現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但是不斷復盤、研究別人的爆款,打磨自己的內容,制造出爆文的幾率也會水漲船高。
雖然公眾號的“內容紅海”是事實,但不時跑出來的賬號爆款證明了這個行業仍有旺盛的生命力,因為好的內容依然有人愿意買單。放眼望去,在海量的信息中好內容還在閃閃發光,值得我們上下求索。
以上,果醬妹祝大家早日寫出爆款,一炮而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