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遇上一個不平凡的時代,專家們說這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世界政治如此,汽車行業也如此,新能源汽車借助天時地利,正向驅動人類上百年的內燃機發起挑戰。

對每一個汽車愛好者來說,最不想聽到的消息莫過于“某地20XX年停售燃油車”。之前都是聽說一些發達的歐洲國家定下了停售的時間表,地理和用車環境上的差距一度讓我們覺得停售這回事還遠著呢!但說來就來了!
近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有關情況,海南省委書記表示:到2030年,海南將不再銷售燃油汽車。
其實早在2019年3月,海南省就正式對外發布《海南省清潔能源汽車發展規劃》,同樣提出到2030年起全面禁售燃油汽車,成為國內第一個明確提出燃油車停售時間的省份,現在只是把話重復一遍而已。

這么急于停售燃油車的理由很簡單,和其他勇于迎接汽車電氣化時代的國家地區一樣:在建設海南自貿區的過程中要守住生態的底線,環境只能更好,不會變差,不管再多的GDP和稅收,只要對環境造成影響和破壞的,堅決不要。
空氣質量方面,2017年海南PM2.5濃度均值每立方米18微克,2018年是17微克,2019年是16微克,每年下降1個點。海南設定的目標是2030年PM2.5濃度均值下降到個位數。
為此,近幾年來海南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除了到2030年停售燃油車,還包括全島將使用清潔能源,成為清潔能源島、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建設2000多公里的LNG的供氣管道,2030年基本可實現農村以氣代柴等等。
禁售之前,海南就是積極推廣新能源汽車的省份,今年5月20日海南省決定對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獎勵每輛車人民幣1萬元,這也是疫情之下刺激汽車消費政策的一部分。

為何海南省會是中國第一個喊出禁售燃油車的地方?首先由前面說到的海南省全面使用清潔能源的發展方針決定,這又基于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例如不大的面積使電動車腿短的缺點不那么明顯——假如十年后的電動車還是這個樣子的話。
同時,海南利用海島的地理條件優先發展各種清潔能源。2019年,海南島核電、光伏、風電等清潔能源占比近40%,其中海南昌江核電項目去年年發電量超過90億度電,約占全省總用電量三分之一,而該核電項目中的3、4號機組在今年正式開工。
還有我國首座海島抽水蓄能電站:海南瓊中抽水蓄能電站、今年試運行的文昌天然氣調峰電廠以及從云南輸送而來的清潔水電等等,這些項目全部投入運作之后有望大幅提升海南省清潔能源的占比,新能源汽車的電也是“干凈”的。
接下來就看政府能否投入足夠資源建設基礎設施,以及新能源汽車本身的造化了,總不能十年技術上都沒變化吧。

最早公布停止銷售傳統燃油車具體時間表的還是那些西方國家,其中最快的是挪威和荷蘭,燃油車的大限為2025年。
挪威2018年時新能源車的銷量就已占了新車的三分之一左右,去年更是發生一件里程碑式的事件:該國三月份新能源車(純電動車和PHEV)的銷售比例超過了傳統燃油車,是全球第一個。
面積不大、有清潔的能源、政府的投入和政策支持同樣是新能源汽車能推開的原因。此外,印度、以色列、德國同在2030年停售傳統燃油車,英國、西班牙、法國和加拿大更保守一些,要到2040年。

傳統汽車品牌里面也有表示要全面電動化的,包括大眾、豐田、FCA、福特、戴姆勒、沃爾沃和捷豹路虎等等,普遍比前述國家的停售時間要早。

其中大眾是聲勢最浩大和最有本錢的,MEB純電動車平臺的首款量產車型I.D.3今年就要上市,而北汽是首個表示停售燃油車的自主品牌,本身就沒拿出過像樣的燃油車就決定更加要彎道超車。
當然,提出所謂“停售傳統燃油車,所有車型電動化”的口號,企業們是有最終解釋權的。例如,除了純電動車,PHEV、混合動力甚至加入48V輕混系統都可以說是電動車,但實際上還是一個慢慢取代的問題,我們不指望有哪個品牌能對抗大時代。

不可否認的是性能上電動車已經可以和燃油車平起平坐,甚至能輕松做到快得多的百公里加速,什么駕駛樂趣好像只是我們這些老派汽車人的頑固和無病呻吟。
條件這么好的海南島,中國只有一個,目前電動車技術上的短板大家都清楚,要想完全取代傳統燃油車,讓普通消費者都能接受,技術上還需經歷至少一次革新,尤其是電池方面,哪怕是電動車不止用鋰電池,燃料電池等還要投入很多人力物力去研究和建設。

我并不完全反對電動車,只是現在還是太少能讓我們能愛上的電動車,希望十年后的電動車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