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國務院發布《關于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提出“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當時很多人以為房地產稅要加速推進了。其實恰恰相反,這意味著房地產稅的進度已經暫時放緩。
回顧一下最近幾年政府對房地產稅的表述就不難理解。2018年,當時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到房地產稅時,用語是“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到了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的表述變為“穩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從“穩妥推進”變為“穩步推進”,當時很多人認為,這意味著2019年的房地產稅立法將有實質性進展。去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也表示,2019年要集中力量落實好黨中央確定的重大立法事項,其中就包括房地產稅法。
所以,去年其實是離房地產稅距離最近的一年。但從最后的進展來看,2019年并沒有完成房地產稅立法。近期國務院對房地產稅立法提出“穩妥推進”,表面上看似乎是要往前推進,但其實和去年的“穩步推進”相比,是退回到了2018年的表述。
在國務院5月18日發布《意見》之后,5月22日,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正式發布,在過去兩年連續提及的房地產稅,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悄然消失。這也基本確定,至少在今年,房地產稅不會完成立法。至于正式推出房地產稅,更是還有相當的時日。
為什么去年已經呼之欲出的房地產稅,現在又突然變得遙遙無期了呢?主要還是因為今年的經濟形勢風云突變,現在貿然推出房地產稅,可能會給中國經濟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風險。
作為中國經濟的支柱性產業,房地產行業的激烈變動,將直接對中國經濟帶來強烈影響。當前國內對房地產行業的政策雖然仍然保持著“房住不炒”的總基調,但這并不意味著房地產調控還需要繼續加碼,避免房價大起大落,維持房地產市場的穩定是更重要的任務。
從長遠來看,房地產稅不會對房價變動帶來實質性影響,但從短期來看,沖擊還是不容忽視的。如果現在對房地產稅立法,很可能會在短期之內改變人們對樓市的預期,持有多套房的“房叔房姐”們可能會考慮部分或者全部賣出,這將大大增加市場上的供應,而原本想買房投資的人可能會因此暫停,這將減少市場的需求。房地產稅在供需兩端帶來雙重打壓效應,將在短期之內給房價施加較大壓力。
今年中國經濟一季度負增長,全年經濟首次沒有設定增長目標,但這并不意味著政府完全放棄了經濟增長,只是不再以人為目標來強行約束,在就業率等各種目標之下,政府對全年經濟增長還是暗含了一定的目標預期。如果今年房地產市場出現嚴重下滑,當前的經濟增長將更加雪上加霜。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房地產稅不得不暫緩推出。
房地產稅推出,還有可能對中國經濟的消費能力帶來打擊。當前中國經濟面臨外需萎縮的巨大壓力,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消費的力量。但是在經濟下行周期,民眾收入放緩,啟動消費的難度又很大,如果在這樣的背景下征收房地產稅,會給老百姓帶來更大的支出壓力,進一步削弱民眾的消費能力。
我國開征房地產稅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增加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長期以來,我國地方政府嚴重依賴土地財政,從更長遠來看,賣地帶來的收入雖然很高,但終究只是一次性收入,隨著未來越來越多的城市進入存量房交易時代,土地財政的可持續性越來越差,以房地產稅來替代土地財政收入,可以為地方政府提供穩定的收入來源。如果從籌集財政收入的角度來看,這就意味著我國的房地產稅力度不會太輕,否則就起不到籌集財政收入的效果。但是從另外的角度來看,如果房地產稅征收過重,又會給民眾帶來較大的壓力,不僅影響民生,最終也會沖擊中國經濟。從悲觀的角度看,征收房地產稅帶來的收入,甚至可能無法彌補給中國消費帶來的損失。
正是因為今年中國經濟形勢的劇烈變化,使得原本計劃去年完成的房地產稅立法,在今年突然放緩。除了外部環境的變化之外,房地產稅自身存在的種種爭議,可能也是房地產稅此次無法推出的更深層次原因。
長期以來,圍繞我國房地產稅的最大爭議是,在土地國有的背景下如何征收房地產稅。房地產稅是一種財產稅,而我國居民對于住宅下的土地并沒有所有權,只有70年的使用權,對并不擁有所有權的資產征收財產稅,首先在法律上就存在一定的障礙。雖然房地產稅在國外很多國家都普遍存在,但是這些國家大都是土地私有制,居民對于住宅和土地均擁有所有權,所以征收房地產稅沒有太大爭議。另外,在土地公有的背景下,我國居民在購房時已經一次性繳納了70年的土地出讓金,為何還需要再繳納房地產稅,同樣讓很多人難以理解。
除了法理上的種種障礙,房地產稅的征收辦法也存在較大爭議。首先是采用怎樣的征收模式,是按照土地私有制下的西方國家辦法,還是借鑒土地公有制的新加坡和我國香港地區的模式?前者以住宅市值為基礎,后者以住宅租金為標準,到底采用哪種模式,最后的實施效果也會大相徑庭。
在具體征收辦法上,房地產稅的征收對象到底是誰,中低收入人群是否應該豁免,是按照房屋面積還是按照房屋套數來征收,具體的征收力度應該有多大,如何通過房地產稅實現收入分配調節的目的等等,這些民眾普遍關心的問題,過去幾年社會各界一直在激烈爭論,但是一直沒有清晰的答案。
隨著今年中國經濟形勢發生變化,房地產稅從“穩步推進”變成“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牽一發而動全身,處理辦法的確宜緩不宜急。在暫緩的這段時間,正好可以好好理順各種法理矛盾,以及各種技術性難題,等到將來中國經濟重新迎來征收房地產稅的時間窗口時,再以一個更加成熟的方案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