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大師在內,相信各大車主在用車的時候都有“前半箱油比后半箱更耐燒”的想法,只要油表指針過半,剩下的就沒有半箱油那么多了,有的車主甚至已經要考慮就近找一下加油站,把燃油加滿。
那么汽車前半箱油是不是真的比后半箱油耐燒呢?看看中石油官方是怎么說的。
結論指明, 前半箱油的確比后半箱油耐燒,但前提是一般的汽車油箱,而不是貨車的那種形狀規(guī)則的油箱。

一般汽車的油箱外形都是不規(guī)則的,因為考慮到車底布局,油箱多數在后排座椅下方、車后軸附近,為了規(guī)避類似后懸架、排氣管以及四驅車型的傳動軸等,所以油箱都會造成不規(guī)則形狀,甚至有些油箱下部分會比上半部分小。

而油量傳感器所測量的“中間位置”大多在油箱幾何上一半的位置,而并不是真正油箱容量一半的位置。結合起來看,前半箱油要比后半箱油耐燒的謎底似乎已經解開。
也有車主會說,第一格的油最耐燒。因為儀表盤的油量表數據由油箱中浮子(浮標)的位置高低決定,而浮子的位置是由油面高度決定的。

由于油箱形狀非均勻設計,當油量消耗的時候,油面雖然保持水平下降,但它的下降程度對整個油箱來說是不均勻的,所以第一格油會顯得比較耐燒。
我們日常接觸到的車型油量傳感器大致可以分為電熱式、電磁式以及電子集成式,雖然工作原理不一樣,但是這三種傳感器都會有一個致命缺點,那就是容易受到油箱內溫度的影響。
基本表現為,車輛行駛過程中,因為溫度上升,油箱內會出現汽油蒸汽,從而導致表顯油量會比實際油量高。
換句話來說, 當我們看到表顯油量剩下一半時,實際上油箱內已不足半箱油了,自然就會產生后半箱油不耐燒的想法。
所以,大師提醒大家,出遠門前記得加滿油,合理規(guī)劃好加油點。在合適的服務區(qū)加油站可以先進行補充,別跑到亮了油燈才開始慌張打開導航找加油站,更別忽略了儀表盤上的加油提示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