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張青梅 通訊員張燦城、王雪)60多歲的林叔做完關節鏡半月板修復術已經快5個月了。起初,林叔恢復得很不錯,術后一個多月膝關節就不痛了。沒想到最近1個月,他的膝關節反而痛得明顯。日前,他到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運動醫學中心復診。該院運動醫學中心副主任醫師李劼若接診詢問后發現,林叔每天上午、傍晚都要走路,每次都要走1個多小時。
“難怪他的膝蓋會痛。”李劼若表示,走路并不是越多越好,尤其是對中老年人。林叔就是由于走路走得太多了,關節起了炎癥反應導致疼痛,這是休息不足、肌肉疲勞、關節磨損加劇等帶來的惡果,“我給他的治療方案是每天慢走散步總時間最多1個小時。”
這樣的例子臨床上并不少見,李劼若介紹,不少中老年人以為走得越多越好,關節會越靈便,其實這是不對的。走得過多了,對膝關節其實是一個損傷,可能會出現關節酸、腫、痛等不適。
那么每天走多少步合適呢?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指出:中國居民每天的活動量達到6000步,有益于保持身體健康。建議每周中老年人獲得最少150分鐘的有氧運動。由此可見,中老年人每天走5000步其實已經達到基本的行走量了,當然,如果還有余力,在這基礎上酌情多走些是可以的。如果走了5000步,還覺得很輕松,腿不酸、膝蓋不痛,那么可以再增加1000步看看,走完也沒什么,不會覺得累,說明這個量是適合的。相反,如果走到3000多步就覺得腿酸、不舒服,睡醒第二天還是有點不舒服,那就說明這個量是多了,今天就不要走那么多了,要多休息。千萬不能膝關節腫了、痛了,還繼續走。
“每個人的身體狀況是不一樣的,身體運動能力、耐疲勞能力、關節情況、伴隨慢性疾病等,都不一樣,所以沒必要和別人攀比行走步數。”李劼若說,中老年人每天的身體、精神狀況也是有差異的,昨天走5000步都很輕松,今天可能走3000步就累了,這樣每天都需要自己把握、調整,不要強求每天到一個固定的標準。另外,走路時盡量走平路,盡量少上下樓梯、上下坡,姿勢放松,自然擺臂,腳朝正前方邁步。
來源: 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