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運動經紀公司及IMG國際管利顧問公司創辦人馬克·麥考梅克說:誰經常向我匯報工作,誰就在努力工作;相反,誰不經常匯報工作,誰就沒有努力工作。
由此也可以看出,日常工作中,及時匯報工作室多么重要的一件事,但事實是工作中的很多人卻并不知道該如何正確匯報。于是經常發生下面這一幕。
你拿著厚厚的資料走進經理辦公室,說:經理,您讓我做的統計我做完了,我先到銷售部門去要數據,銷售部門都在忙著,然后我想著倉庫的發貨記錄更準確,于是又去了后勤要數據……
這時,老板一臉煩躁地說:說重點!

員工向領導匯報工作
為啥明明你口若懸河,而老板卻壓根不想聽,問題出現在哪里呢?因為員工和領導的思維方式不同。
一般來說,員工是過程導向思維模式。過程導向思維模式就是指,在匯報工作中,會不由自主地說,這個活我是怎么干的,調動了多少資源,投入了多少心血等等。
比如上面說到的你告訴領導先去銷售部要了數據,又去要了發貨記錄。這些你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把整個過程匯報給領導。但這不是領導系那個藥的。
那領導是那種思維模式呢?領導是結果導向的思維模式。結果導向思維模式就是只關心目標的完成情況,哪些地方需要領導協調、授權,什么時候能完成目標。

員工和領導不同的思維模式
既然自己匯報的并不是領導的關注點,那也就難怪領導一臉不耐煩的樣子了。怎么才能讓領導耐下性子,仔細聽我們的匯報呢?這需要從匯報內容、匯報形式和匯報時機三方面入手:
一、采用KPT匯報法,聚焦匯報內容
KPT工作法,深受日本有“經營之神”之稱的松下幸之助的推崇,內容十分簡單,人人都能學的會。

日本有“經營之神”之稱松下幸之助
K是指Keep,也就是保持,不僅指我們工作進度,還有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績和值得發揚的經驗。 P是指Proble,也就是難題,比如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哪些地方需要領導授權、協調。 T是指Try,也就是嘗試,這也是最重要的地方,你需要準備要解決方案,告訴領導該打算怎樣做。
總的來說,在匯報工作的時候,我們要讓領導做選擇題,而不是問答題。遇到問題,千萬不要問領導:這個事該怎么辦?如果碰到暴躁的領導,甚至可能說我怎么知道怎么辦?!我要知道怎么辦,要你干啥?你就只會干活,啥都讓我想?
所以,我們在匯報問題的時候,最好給領導提供ABC三個方案,再分析出每個方案都有什么優缺點,最后請領導選擇一種方案。就算自己想不出三種方案,提出一種方案也是可以的。
李開復剛剛入職微軟的時候,比爾·蓋茨召開會議,商量為什么李開復所在的項目組效率最低,應該做出什么樣的改變。其他參會人員發言的時候都支支吾吾,不切重點。

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開復
輪到李開復發言的時候,他說:在我們這個公司里,員工智商比誰都高,但是效率比誰都差,就是因為動不動就改變,把剛剛熟悉的同事再拆分,重新組建團隊,這樣不顧及成員的感受和想法,不利于培養團隊之間的默契和信任,所以我的建議就是什么都不變!
這樣,直接給比爾·蓋茨提供了意見,當然最終也得到了認可。
你看,這種KPT匯報辦法不僅簡潔明了,而且層次清晰,在日本幾乎已經成了匯報工作的標準模板。所以,我們在匯報工作時,也要分清側重點,從進度、問題、方案三方面精準下手,而不是漫無邊界地亂匯報。尤其要注意提出方案,讓領導做選擇題。如果自己一點方案和思路都沒有,就不要怪領導脾氣暴躁大動肝火了。
二、3個重點*30秒,限制匯報時間
匯報工作時,千萬不要手頭所有的事情一股腦的都拋給領導,因為我們大腦的容量是有限的。如果你不分重點,沒有層次的把所有信息,都拋出去,領導不僅記不住你說了啥,還會因為你沒有重點的匯報而大發脾氣。
我們人類的記憶都有個局限性,被稱為神奇數字7,它的意思就是說我們人的大腦最多一次只能處理7件事,其實7都是多說了,我們普通人的大腦,一次處理3件事就很厲害了。
所以我們在匯報工作的時候,一次匯報的事情不要超過三件。
知道了每次該匯報多少內容,那每個內容需要多少時間呢?麥肯錫公司提出了著名的30秒電梯法則。
30秒電梯法則是指在和領導共乘電梯的30秒內,就能夠匯報完一項工作。也就說你要在30秒的時間內,把工作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法匯報給領導。

30秒電梯法則
比如你要給領導匯報一項增加市場份額的方案,就不要把重點放在競品分析,數據調查上,而是應該直切要害,告訴領導你準備從哪些方面入手,怎樣布局市場,怎樣擴大銷量等等。
這個標準看起來嚴苛,卻能保證自己始終將重點聚焦在最重要的事情上,防止漫無目的地高談闊論讓領導失去耐心,從而自己也失去了匯報工作的機會。
所以我們在工作時,不僅要注意每次匯報的事情不能超過三個,也要有意識鍛煉自己的總結概括能力,將每個重點壓縮到30秒內,這樣才會簡明扼要,有效率地進行匯報。
三,匯報工作,請務必抓住星期五10點的黃金匯報時機
不管是匯報什么樣的工作,找準匯報時機是很重要的。要是你總是在領導繁忙的時候去匯報,再好的方案也容易被忽略。所以選擇好的時機,才能幫助你更高效達成母的。
德比·莫斯考維茨是加拿大心理學家、麥吉爾大學教授。她曾經根據人一周的行為規律畫出了一副一周工作節律圖。工作節律圖大體含義就是一周的前半部分,人的精力比較旺盛,行為比較嚴苛、冒進。一周的后半部分,人的精力逐步下降,更容易通融。

一周工作節律圖
一周工作節律圖,對應到每一天,是這個樣子的:
星期一:工作成堆、非誠勿擾
星期二:匯報計劃的好時間
星期三:超人總動員,領導心很煩
星期四:“黎明前的黑暗”,領導易妥協
星期五:最奇妙的溝通時機
我們不難看出,日常溝通的好時機就是周五。
具體到每一天來說,最好的匯報時機是上午10點。一般人都是上午精力比下午旺盛。上午十點鐘,基本領導剛剛處理完重要緊急的事情,正在抻懶腰放松休息,相對來說有時間,心情也比較放松。

找準時機匯報,讓你事半功倍
所以日常匯報中,星期五上午10點,這個黃金時間一定不要錯過。
當然,意外事件就不必等到星期五上午10點了,肯定是越迅速越好,千萬不要以為意外事件是小事,自己可以稍微遮蓋掩飾下去,因為不僅紙包不住火,領導早晚有一天會知道。而且什么是大事,什么是小事,只有領導本人說了算,自己隱瞞不報,就是別樣的越權。
都說干得好不如說得好,那是因為在工作中不懂正確的匯報方式。匯報中,可以采用KPT匯報模板,分析工作進度、工作難題、以及提出解決方案,供領導選擇。還有要注意的是一次匯報的內容不宜超過三個,每個工作時間最好不要超過30秒。匯報日常工作時,周五上午10點是黃金時間,當然有意外情況和突發事件時,要隨時匯報,不可耽擱。相信做到這些,你不僅能干得好,也能說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