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9年,米其林輪胎公司在法國成立。當時,汽車還沒有普及,整個法國的機動車數量也就有3000輛左右。于是,創始人安德里·米其林就想出一個激發大家買車欲望的辦法:推出導游手冊。大家愛旅游了,就自然想要買車。車賣得多了,輪胎也就賣得多了。簡單來說就是鼓勵大家:“世界那么大,干嘛不去看看?”于是,1900年,第一本《米其林指南》誕生。內容包括了旅行小貼士、加油站的位置、地圖以及更換輪胎說明等,并在瑞士、英國、意大利、北非等地免費發放。
圖/米其林指南官方微博截圖
同時,米其林還敏銳地察覺到,很多人在旅行中對美食很感興趣,于是他又雇傭了一批匿名調查者,去光顧各地的餐廳并給與評價。直到今天,米其林的評委依然保留著這種“匿名評委”的制度。增加了美食評論的《米其林指南》非常受歡迎,很多人專門拿著這本指南,到上面提到的餐廳去用餐。
米其林的評級標準除了“星星”,還有“叉勺”和米其林輪胎小人的頭像。比如一個“叉勺”標志代表的是“舒適”,每增加一個代表“舒適”程度上升一級,頂級的五個“叉勺”標識,代表的就是“傳統奢華”。米其林輪胎小人的頭像則代表了這是米其林認可的“地道小館”,性價比極高。
圖/米其林指南官方微博截圖
▼你不知道的米其林▼
1944年,盟軍在英國準備諾曼底登陸,但當時法國城鎮的所有標識都被毀壞,登陸部隊很有可能因此影響前進速度。經過研究并得到米其林巴黎管理層的全面應允后,盟軍指揮官決定重印1939年版《米其林指南》,這版指南中收錄了數百張詳細、最新的城市街道地圖。盟軍將領人手一冊,也正是因為這本《米其林指南》,盟軍成功進行了諾曼底登陸。
圖/米其林指南官方微博截圖
因為米其林在業內的影響,造成有些廚師因為“一顆星”而承受著巨大的精神壓力,甚至自殺。1966年,米其林三星主廚Alain Zick因為餐廳從三星降為兩星,成為第一個自殺的三星主廚。2003年,因為有媒體報道其餐廳在“掉星”邊緣,名廚Bernard Loiseau成為第二位自殺的三星主廚,轟動了整個法國。
新京報記者 王萍
編輯 彭雅莉 校對 吳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