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資水平不變的狀態下,養老保險60%檔次繳費和100%檔次繳費,當60歲退休后,產生的養老金待遇比值是72:100。按照低繳費基數更劃算。
這是如何算出來的呢?
養老金計算公式目前是全國統一的。只要繳納養老保險累計滿15年,到達法定退休年齡后,我們就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待遇。養老金待遇叫做基本養老金,主要有基本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構成,計算公式根據2005年國務院《關于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制定的,全國統一。

(1)基礎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等于退休時上年度職工的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由于基礎養老金和繳費年限有重要關系,通過公式可以推算出按照100%基數繳費一年,退休可以領取1%的退休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如果是60%的話,基礎養老金待遇是0.8%的退休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
因此,兩個檔次繳費產生的基礎養老金比值就是80:100。
(2)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等于退休時個人賬戶的余額÷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
個人賬戶里的錢數實際上是按照繳費基數的8%劃入的。假設按照60%基數繳費是3000元的繳費基數,每月進入個人賬戶的錢數是240元,一年是2880元。如果按照100%基數繳費,繳費基數是5000元,每月進入個人賬戶是400元,一年是4800元。
60歲退休,個人賬戶的計發月數是139個月。因此,我們每月領取的個人賬戶養老金應當是60:100。
實際上,如果沒有個人賬戶記賬利率、社會平均工資永遠不變,每繳費一年按照60%基數繳費的個人賬戶養老金待遇,是0.414%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100%基數繳費,個人賬戶養老金待遇是0.69%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

所以,繳費1年產生的養老金的比值是1.214%:1.69%,結果就是72:100左右。
退休后養老金還會繼續增長
畢竟經濟在發展,社會在進步,還有通貨膨脹,因此我們養老金也不是一成不變的。2005年國家文件明確要建立養老金的正常增長機制。從此開始我們國家開啟了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連續15年統一增漲。
養老金增長的具體模式,國家考慮到了很多因素,并不是簡單按比例調整。主要通過定額調整、掛鉤調整、適當傾斜三種方式來進行。定額調整貫徹的是公平部分,所有退休人員都增加相同的錢數,差不多占所有調整金額的1/3左右。掛鉤調整,分為繳費年限掛鉤和養老金水平掛鉤,貫徹的是多繳多得和長繳多得部分。傾斜調整主要是對高齡老人、艱苦邊遠地區進行進行照顧。
所以,通過這些調整以后,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比例差距會越來越小,但是差距金額會越來越大。
繳費基數低,回報合算,但實際不劃算
實際上,我們過于關注人與人之間繳費比例不同的待遇的比較了。養老金待遇,還是跟自己的投入產出比比較好。繳納養老保險,即使不考慮待遇增漲,一般也會在8~10年回本。另外,去世以后還有個人賬戶養老金余額以及喪葬費、撫恤金等待遇。尤其是我們現在的人均預期壽命已經達到了77歲,即使60歲退休也可以領取17年的養老保險,還有各種待遇。所以,參加社保無論什么情況都是非常劃算的。
總體來看,目前我們國家要求企業必須要參加社保,要按照職工上年度的平均工資水平繳納。靈活就業人員可以自由選擇繳費基數。但是鑒于靈活就業人員收入水平較低而且不穩定,多數情況按照60%基數繳費是最符合實際情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