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葡萄酒在國內越來越大眾化,但是關于葡萄酒的誤解一直存在,葡萄酒的12個誤解,說多了都是淚!
誤解1:葡萄酒就是紅酒。或者葡萄酒等于紅酒或者干紅。
這樣的說法其實不完全對。葡萄酒的種類很多,按顏色分類,可以分為紅葡萄酒、白葡萄酒、桃紅葡萄酒。而干紅,即是干型紅葡萄酒,這只是葡萄酒的一個類型而已。葡萄酒按含糖量多少,可以分為干型葡萄酒、半干型葡萄酒、半甜型葡萄酒、甜型葡萄酒。葡萄酒就是葡萄酒!

誤解2:葡萄酒存放越久越好。
經常聽到別人說“葡萄酒可以存儲很長時間,存放越久越好”,事實上,這是不是真的。為什么?因為所有的葡萄酒都是有壽命的。每種葡萄酒都有自己的適飲期,每款葡萄酒的壽命都不一樣。你要清楚,世界上超過95%的葡萄酒只有很短的壽命,這種葡萄酒從商店里帶回家后,適合盡快開瓶,愉悅的喝掉,這樣的葡萄酒也不是用來陳年的。只有一小部分葡萄酒可以陳年,只有少部分質量很高的葡萄酒能保存超過十年。對于市面上的絕大部分葡萄酒來說,新鮮的往往是最好的!趁新鮮,就把他們愉悅的喝掉吧。

誤解3:葡萄酒專家都叫侍酒師。
經常有人問“侍酒師是什么意思”。“侍酒師”是指在酒店、餐廳里負責酒水飲料的侍者。他們為餐廳設計酒單,為客人提供酒類服務、設計葡萄酒配菜等等。但是很多人總把侍酒師和一些葡萄酒教育者、品酒師、釀酒師、葡萄酒作家等等混淆在一起。其實,這真的很荒唐,因為很多從事葡萄酒相關行業的人,真的侍不了酒。其實,葡萄酒世界里有許許多多不同的職業,侍酒師僅僅是其中一類而已。

誤解4:起泡酒就是香檳。
這真的是一件然后很多人誤解的事,很多人把全部的起泡酒都叫做香檳。事實上,香檳只是起泡酒的一種,而且只有產自法國北部香檳產區的起泡酒才能被稱作香檳。法國北部氣候寒冷,寒冷的氣候和特殊釀酒工藝造就了香檳復雜而有層次感的風味,也造就了香檳昂貴的價格。但是,除了香檳,全世界還有各種各樣的起泡酒,比如來自意大利清爽芳香的普羅塞克、充滿甜味的莫斯卡托,或者來自西班牙優雅的卡瓦等等,世界上有更多種類的起泡酒等著你去發現,香檳只是起泡酒的一種而已。

誤解5:酒里有結晶沉淀代表這款酒不好。
很多人因為在葡萄酒瓶里發現了一些沉淀物而感到擔心,這些沉淀物有時看起來像玻璃,有時看起來像泥土。葡萄酒里有類似玻璃的結晶沉淀物,你完全不用擔心。事實上,葡萄酒里有結晶體反而代表了葡萄酒的優秀品質。許多高級葡萄酒制造商認為,太多復雜的工序會對葡萄酒的復雜性和純度造成影響。一般來說,高檔葡萄酒酒莊不進行最后一道除沉淀的工序,讓酒本身的特質自然彰顯,所以就導致葡萄酒有時會出現一些沉淀物。在白葡萄酒中,這些沉淀物看起來有點香玻璃,但是懂行的人都喜歡把他們叫做葡萄酒磚石。對于紅葡萄酒,這些沉淀物是葡萄酒本身的一部分,它是葡萄酒里的色素和單寧凝結產生的,這樣的沉淀物完全沒問題。如果你怕它影響葡萄酒的外觀,倒酒時只要避免攪動那些沉淀物就好了。可以肯定的,擁有葡萄酒磚石的葡萄酒,是一款優質的葡萄酒。

誤解6:高分/名莊酒一定好喝。
有一個錯誤的認識讓很多人花了不少錢:那就是喝高分葡萄酒,也就是那些98分、99分、100分的葡萄酒。很多人認為它們一定很好喝。但是事實上,我要告訴你這并不一定對。你要明白那些高分葡萄酒,或者來自名莊的葡萄酒,它們都具有一定的特質,口味很強勁,口感很強烈,所以那類葡萄酒,尤其是年份還不長的,其實并不好喝。它們的口感太強,會讓你一下子被暴擊了。其實更建議大家喝分數適中的葡萄酒,它們的口感更容易讓人接受,很新鮮,果味很濃郁,而且還很實惠呢!

誤解7:軟木塞是最好的塞子。
很多人都說木塞是最好的葡萄酒酒塞。其實,話不能這么說,首先,軟木塞是一種天然的木頭制品。因此,有時候軟木塞里的一些物質會影響葡萄酒的味道,TCA污染,雖然這樣的情況,發生的概率只有1%,但是這些化學物質從軟木塞進入到葡萄酒里,就會完全破壞掉葡萄酒的風味。一片樹皮破壞掉一整瓶葡萄酒真的很讓人失望的。另一個就是關于葡萄酒保存的問題,軟木塞必須一直保存濕潤才能達到密封的效果。如果軟木塞干掉,就很容易縮小,導致空氣進入到葡萄酒里,然后又一瓶好酒杯毀了。其實葡萄酒的酒塞只是一個封存葡萄酒的工具而已。軟木塞和螺旋塞的功效都是一樣的,沒有本質的區別,更沒有誰最好之說。

誤解8:紅葡萄酒最適合陳年。
很多人說只有紅葡萄酒才能用來陳年,其實不是的,其實很多很好的陳年葡萄酒,是白葡萄酒。這解釋這個誤解之前,我們首先要知道,是什么因素然葡萄酒陳年。決定葡萄酒是否適合陳年的是葡萄酒的壽命,那什么樣的葡萄酒擁有很長的壽命呢?其實答案很簡單,價格貴的葡萄酒壽命更長。為什么?因為昂貴的葡萄酒往往是濃縮型的,它們擁有更多的風味、更具有結構性,因此可以保存非常長的時間。一般來說,越便宜的葡萄酒應該趕緊喝掉。因為便宜的葡萄酒的特點就是口感新鮮,充滿了活力,適合盡早飲用,而不適合保存很久。另一方面,無論是白的還是紅的,甜型的還是干型的葡萄酒,價格更昂貴的葡萄酒都擁有更長的壽命。事實上,世界上最貴的葡萄酒不是紅葡萄酒,而是一款德國的甜型白葡萄酒,那類葡萄酒的陳年時間可以到達200年。因此,葡萄酒是否適合陳年與它的顏色無關!

誤解9:包裝與質量有絕對的關系。
第九個誤解不是關于酒本身,而是關于酒瓶的。很多人喜歡討論酒瓶,甚至根據酒瓶來購買葡萄酒。比如他們認為重酒瓶的葡萄酒,質量更好。其實酒瓶與葡萄酒的質量,這兩者沒有任何關系。其實重的酒瓶有很多缺點,比如:不環保。因為運輸它們需要耗費很多的汽油。事實上,許多高質量的葡萄酒會選擇使用超輕的玻璃酒瓶,這并不意味著這些酒更便宜或者質量更差,只是不同的酒莊有不同的包裝方式而已,包裝的厚重與精致程度并不決定葡萄酒的質量。再有一個就是,人們常常喜歡用來判斷葡萄酒質量的就是酒瓶的凹槽,也就是碹底。很多人認為酒瓶的碹底越深,葡萄酒的質量就越好。其實,酒瓶底部的凹槽程度不能代表葡萄酒的質量,更不能將它作為判斷葡萄酒品質好壞的標準,就像人不可貌相一樣,“酒也不可貌相”。

誤解10:新世界的葡萄酒便宜而大批量。
關于葡萄酒產區,國人也產生了很多誤解。新世界、舊世界都聽說過吧。舊世界就是歐洲,而葡萄藤就像人一樣,它們可以移民到不同的國家,我們習慣把這些國家稱為新世界。新世界包括那些國家呢,葡萄酒世界廣義的新世界包括所有非歐洲的國家,包括阿根廷、智利、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南非,也可以包括我們中國。很多人以為新世界的葡萄酒應該是便宜的,大批量的。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誤解。大部分的大批量葡萄酒都來自三個國家:法國、意大利、西班牙,而這三個國家都在歐洲。其實,不要以為舊世界就是生產高端葡萄酒,新世界就是生產大批量的,其實,新世界和舊世界一樣,什么酒都有。

誤解11:最好的葡萄酒都來法國。
我們常常聽到這樣一種說法“最好的葡萄酒都來法國”,其實這只是法國人營銷的一種說法,這不一定全部是真的,當然法國有很多很美妙很精彩的葡萄酒,但是這并不能代表其他國家的葡萄酒不好。意大利、德國、西班牙、阿根廷、智利、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等國家,都能產出極好的葡萄酒,甚至是全世界最好的,還有中國也開始能產出很好的葡萄酒!只有用心、用靈魂和熱情,才能制造出極品的葡萄酒。

誤解12:葡萄酒開瓶后可以長期保存。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惑,打開后的葡萄酒,可以保存多長時間?是一天?一個星期?還是一個月?開瓶后的葡萄酒保存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首先要強調的一件事就是“葡萄酒越新鮮越好”。通常來說,絕大部分的葡萄酒在開瓶之后,可以放回冰箱保存,但這只能讓葡萄酒保持一到三天的新鮮度。另外白葡萄酒一般會比紅葡萄酒更容易變質。絕大部分的葡萄酒,開瓶后最多只能在冰箱里放三天。如果你希望開瓶后可以存放更久,有一種特別的葡萄酒可以介紹給你,這種葡萄酒開瓶后,可以存放達一個月的時間,開瓶后,放進冰箱,隨時都可以拿出喝。這是什么樣的葡萄酒呢?這種葡萄酒叫做加強酒。加強意味著這種酒的酒精度更高,能更換地防止氧氣或空氣進入葡萄酒里。加強酒都有哪些呢?雪莉酒、波特酒或者強勁的馬德拉酒,這些葡萄酒開瓶后放進冰箱,就算過一個月再拿出來喝都不成問題。但對于一般的葡萄酒來說,兩三天已經是它們的極限了,不能趕緊喝完,就只能拿去做菜了。

以上關于葡萄酒的12個誤解!說多了都是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