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一篇《周杰倫中老年粉VS蔡徐坤鐵軍:激戰16小時終于登頂!》,在微信朋友圈刷屏。事情的起因,是前幾天豆瓣出現了一個名為“周杰倫微博數據那么差,為什么演唱會門票還難買啊?”的帖子。帖子引發熱議,一些周杰倫的粉絲半玩鬧半認真地開始給周杰倫做數據。幾天時間,周杰倫就被頂到了“微博超話”排行榜第一,“頂級流量”蔡徐坤在微博的霸榜地位輕松就被取代了。
周杰倫糊了嗎?與現在頂著“流量”光環的小鮮肉們相比,他真的糊到不行,甚至連“微博超話”排行榜前100名都沒能進去。迷戀數據的“飯圈粉絲”們,這次沒能在微博上挺多久,多少有些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的味道——不熟悉明星打榜的周杰倫粉絲們,很快得到了五月天、孫燕姿、陳奕迅等歌手的粉絲們助力打榜,甚至導演、律師、作家等各行各業的網友也來添把火。
如果不是這次周杰倫被質疑數據差,這些自嘲為“夕陽紅粉絲團”的周杰倫歌迷們大多還堅守著古老的追星方式——偶像出新專輯了就買,能搶到演唱會的票就去聽,他們的想法很簡單,周杰倫又不是流量明星,為什么要做數據啊?而“周杰倫數據差”發帖者提出的問題,代表了“流量時代”的“飯圈粉絲”們的典型邏輯——“控評”“打投”“反黑”“輪博”這些都是身為粉絲必須去為偶像做的。這些事情做好了,偶像的數據才好看,數據好看才能證明有流量,有流量才有商業價值,才能接到更好的資源,進而擁有更廣泛的影響力。
當前流量明星和實力藝人之間的確涇渭分明,這背后代表的是造星機制發生的巨大改變。過往的明星制造路徑,基本上延續了“演藝產品——大眾媒體關注——話題營銷”的三部曲,可在“流量時代”,這個過程大大縮短,首先是在某位藝人在微博等社交媒體里實現精準粉絲的聚集,在形成相當的粉絲群體后,再反向在大眾媒體上引爆。
前段時間,周杰倫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以父之名》的MV。他調侃說,自己很少聽別人的歌,“因為我16年前寫的歌,到現在還在流行。”某種意義上說,周杰倫說這話的底氣,很大程度上來自今天“豬隊友”們的助攻——流量明星們今天呈現的演藝產品,要么缺失,要么質量低下,自然就像數據的泡沫一樣,轉瞬即破。不得不承認的是,造星模式嬗變的過程,也是演藝產品質量斷崖式滑坡的過程。自周杰倫橫空出世以來,華語樂壇再也沒有出現過和他等量級的歌手。無論我們多么想時間倒退,但是有些美好,只能屬于過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