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絕情緒+識別公司!這或許是投資的真諦!
A股近兩年的疲弱已經讓很多投資者幾乎忘了投資的基本常識:投資股市是搭聰明人的便車,上市公司是一個國家經濟體中最優秀的代表,以當前合理甚至偏低的價格買入優秀公司,拉長時間看必然會有厚報。
盡管上證指數長期徘徊于3000點區域飽受詬病,但申萬績優股指數卻是另一番景象。申萬績優股指數在2003年的大熊市底部是872點,2021年2月一度達到13440點,這意味著18年的年化復合收益率為16.4%,遠遠超越存款、國債、地方債、黃金等任何大類資產。雖然當前申萬績優股指數在這兩年疲弱的行情中已經腰斬,但相比2003年的底部行情依然有5倍漲幅。
更不用說,在過去20年中,A股事實上產生了多只大牛股,如貴州茅臺、恒瑞醫藥、格力電器、萬華化學等個股漲幅均超過百倍。
投資的命運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A股其實是價值投資的沃土,如果你能克服近因效應,不跟隨市場隨波逐流,能夠隔絕市場極具傳染性的貪婪和恐懼情緒,不緊盯隨處可見但最沒價值的股價信息,并具有識別上市公司的能力,那么你就在玩一個有利于自己的游戲。就像巴菲特所說的,蓬蒿自會枯萎,鮮花自會盛開,長期回報必然不菲。
其實,多國股市的歷史已經證明了,股票理應成為所有長期投資組合的基石。
投資就是搭聰明人的順風車
在過去58年實現了3.8萬倍投資收益的股神巴菲特,曾在其2003年致股東的信中說:“投資者和企業管理者在玩一個對他們極為有利的游戲。在20世紀,道瓊斯工業指數從66點上升到11497點,出現17320%驚人的增長,盡管經歷了4次昂貴的戰爭,經濟大蕭條和多次經濟衰退。另外不要忘記,除了指數的成長,投資者還享受了大量的分紅。”
A股盡管沒有美股那么長的歷史,但也展現了同樣的特征。盡管期間經歷了2003年的非典、2008年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海嘯、2013年的“錢荒”、2018年的中美貿易摩擦等等,但申萬績優股指數從2003年1月的872點一路上升到2021年2月的13440點。同樣,除了指數的成長,投資者還享受了大量的分紅,比如,招商銀行在2003年至2022年期間的現金分紅為1863億元、上汽集團的分紅為1258億元,貴州茅臺的分紅為964億元。
上市公司是一個經濟體中最優秀的代表,隨著時間的流逝,它吐出的財富源源不斷,就如你和家人擁有一個農場,盡管有豐年和災年之分,但農場大概率每年都會有產出,只要買價合理,你一定會有長期的回報。所以,上市公司的股價不會沒有底,它有自己的合理中樞,你把產出進行謹慎預估后,就會知道自己的投入能否有合理的預期收益率,也就知道自己當前該不該買入。
股票是最終的大贏家
從長期來說,股市的收益率遠遠跑贏債券等大類資產。美國傳奇基金經理彼得·林奇曾說過,如果你想要自己的資產比現在增值得更多,那么你就應該把大部分資產投資到股票上,即使未來兩三年甚至五年是大熊市,股市跌得讓你后悔根本不應該買股票,你仍應該把大部分資產投資到股票上,只要你看看20世紀股市的回報水平,你就會明白為什么會如此,整個20世紀幾乎都是熊市,但最終股票都是大贏家,投資于股票或基金的收益率,遠遠超過債券、定期存單或貨幣市場基金。
沃頓商學院教授杰里米J·西格爾對1802年~2003年長達200年的美國股票和債券研究顯示:股票是對所有權、機器、工廠和創意等實物資產的要求權,這些資產隨通貨膨脹而上升,股票收益率的表現說明,經過一段長期的時間后,股票完全抵消了通貨膨脹的影響,而債券等固定收益類品種由于自身的特征卻做不到這點。在這些數據中,最重要的統計量就是股票除去通貨膨脹后的長期平均收益率一直處于6.5%~7%之間。
杰里米J·西格爾認為,在短期內,股票風險無疑比債券和現金高,但是,隨著持有期增加到15年和20年,股票風險落到了固定收益資產后;經過30年后,股票風險低于債券和票據風險的3/4。正由于股票有較高的收益率和較低的長期風險,它們應該成為所有長期投資組合的基石。
投資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在投資中,投資者經常會盯著每日的股價做投資,受到近因效應的影響,投資者往往漲時更看漲,跌時更看跌,追漲殺跌成了投資中最致命的通病。正如彼得林奇所說,股價是投資者能追蹤到的最沒價值的信息,卻又是投資者最常追蹤的信息。
投資的命運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不要受到市場“先生”的擺布。A股也有長期投資非常成功的投資者,他們對市場的貪婪和恐懼具有較強的免疫力,熊市和牛市并不妨礙他們的投資,他們在優秀上市公司極度低估的時候出手,買定離手,僅憑上市公司的分紅五到六年就可以收回當初投入的本金,這樣的投資實際上很難虧損,投資的命運從而把握在自己的手中。
投資需要兩種能力,一是判斷優秀企業的能力,二是隔離股市周期性爆發的恐慌和貪婪兩種情緒傳染的能力。盡管真正能夠讀懂一家上市公司并不簡單,但這是投資的必由之路,投資簡單易懂、有高壁壘護城河、由正直誠實的管理人所領導的上市公司更有可能勝出。
如果你只想“付出很小的努力,就可以得到可靠回報”的話,不妨投資低成本的指數基金,指數投資可以打敗絕大多數機構,不過,這個指數基金一定是低成本、完全分散和長期持有,而不是某個板塊或主題的短期押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