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天弘基金大周期制造投資總監谷琦彬
◎陳玥
在投資的世界里,選擇往往比努力更重要。
今年以來市場波動加劇,快速的行業輪動和風格的極致演繹令基金賺錢效應不再。拉長時間來看,過去幾年來投資難度逐年增加,穩定的回報越來越稀缺。
然而,面對同樣的市場環境,有一只很多基金公司“內部人”買的基金實現了3年1倍收益。它是如何做到的?答案不在風中,在一名基金經理身上。
1年3倍者眾 3年1倍者寡
2020年2月,受疫情等因素影響,A股市場大幅走低。為了傳遞長期看好市場的信心,天弘基金動用固有資金申購旗下主動權益類基金,買入谷琦彬管理的天弘周期策略和天弘優質成長企業兩只產品,合計1億元。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天弘優質成長企業近3年回報成功實現翻倍,達104.87%,天弘周期策略的回報為76.72%,兩只產品給公司帶來的浮盈超過8000萬元。
仔細觀察數據可以發現,谷琦彬管理的基金不僅管理人買得多,而且機構和內部員工持有的數量也位居全市場前列。截至2022年末,機構持有天弘優質成長企業31745.90萬元,占比高達51.47%;持有天弘周期制造6859.27萬元,占比15.04%。此外,天弘基金員工持有天弘優質成長合計600多萬元,持有天弘周期策略合計700多萬元,這兩只產品是名副其實的“內部人”基金。
投資有時候非常難。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6月12日,近1年和近2年主動權益基金的回報均為負數,近2年更是平均虧損超過20%。一大批2020年發行的3年封閉期基金業績折戟,持有人的信心受到嚴峻考驗。
投資有時候也很簡單。在波動的市場環境中,谷琦彬堅持自己的投資原則,即堅守能力圈,左側買入好公司。了解他的公司和機構則信任他,堅定持有,獲得了豐厚回報。他們對谷琦彬的信任從何而來?這要從谷琦彬的投資方法論說起。
認知差賦予左側買入底氣
在基金發行遇冷的當下,越來越多的公募人士認識到,在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過程中,除了回歸產品業績本身,沒有其他的路可以走。深度研究和價值發現將越來越稀缺,而這正好是谷琦彬和他的制造行業投資團隊的優勢所在。
“我的投資風格特別簡單,就是純粹的自下而上。所以,我在構建組合時不會特別考慮市場風格或者行業輪動的問題,更多的是精選個股。”谷琦彬告訴記者。
對于持有的個股,谷琦彬的要求非常高。他在投資筆記中寫道:“我要求自己選中的股票,要相對于其他投資者有認知差優勢。簡而言之,就是看到其他投資者沒有看到或者沒有被市場正確定價的企業價值。”因此,在天弘基金股票投資研究部的月度選股討論會上,他經常向研究員提出的問題是“相較于市場,你這篇報告不一樣的認知深度是什么”。在他看來,如果認知和跟蹤處于市場平均水平,說明研究沒有深度,沒有領先于市場的優勢。
憑借這種嚴苛的選股標準,谷琦彬和他的團隊從2500多只制造周期股票中篩選出約200只核心標的,其中既有已被市場發現的行業龍頭,也有團隊獨立發掘的“明日之星”,并保持動態更新。
“我99%的操作都圍繞上述核心標的進行,基本上不去做那些看起來很好但我自己不具備優勢的投資。”谷琦彬告訴記者。從過往的投資案例來看,天弘周期制造組所獲取的超額收益絕大部分來自這些核心標的。
此外,投資不只是選股的問題,買入時點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最終的收益,這在過去3年波動的市場環境中顯得尤為突出。對此,谷琦彬表示,選出的標的較市場上其他投資者具備認知差優勢,決定了他常常在市場對個股有分歧的“左側”前瞻買入,在股價進入泡沫階段前賣出。
“左側買入的好處是,我們的買入價格一般會比較低。但同時意味著我們需要耐心等待企業價值被市場逐步認可,這個過程有時候挺考驗人的。”谷琦彬坦陳,“好在這批個股的價值后續都被驗證,證明了這種投資方式的可復制性和有效性。”
于低迷中發現機會
市場是最好的老師,總是給基金經理出新的難題;而優秀的基金經理就像是課代表,無論題出得多么刁鉆,總能給出超預期的答案。
今年以來,投資難度進一步提升。谷琦彬年初構建組合時就沒想過要掙強復蘇的錢,而是進一步提升組合的質量,先立于不敗而后勝。
“我看重的是企業長期供給側的競爭力格局和競爭優勢,所以相對來說我的買賣點不太一樣,久期比較長。也就是說,在行業沒有增長或者下滑的情況下,我買的個股依然能依靠自身的業績賺錢。如果經濟復蘇由弱轉強,相當于賺到戴維斯雙擊的錢,這是更好的結果。”谷琦彬表示。
“我所想要的收益,更多的是自己能夠看懂的收益,有點類似于絕對收益。我可以拒絕很多自己覺得把握不大或者看不懂的機會,希望抓住這200多家核心標的的機會。”谷琦彬補充道。
不少人抱怨制造業投資“不好做”,深耕制造業10余年谷琦彬對此有著自己的看法。“我一直覺得,制造業的投資收益比想象中的多很多。那是因為中國本身就是制造大國,制造業既是中國經濟的基本盤,也是政策的抓手,很多機會憑借常識就能夠作出判斷,市場低迷給我們提供了很多獲得長期回報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