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消息稱:海淀1911后(房本在2019年1月1日之后)買房家庭,幼升小錄取結果異常慘烈。
曾一度被認為很安全的學區,今年紛紛“開盲盒”。
其中就有海淀的中一、中三、上地實驗、翠微小學等。
即便是5000萬+的豪宅盤,也沒能躲過被學區暴雷背刺。
甚至有購房者遭遇了跨區調劑的情況:家里兩個孩子,學校卻相隔一方。家長向當地教委反映,得到了這樣的回應??
圖源:微博用戶
2023年是北京幼升小入學人數最高峰的一年。
再加上政策調整,大幅提高了四老房產、京籍無房等情況的入學門檻,關于上好學,變得異常困難。
圖源:北京市教委
這次海淀幼升小之所以會炸鍋,是因為“多校劃片”政策被貫徹得太徹底了。
該政策指出:2019年1月1日后,在海淀區新登記并取得房屋不動產權證書的住房用于申請入學的,將不再對應一所學校,實施多校劃片。
而此前,相對于北京東城、西城,海淀學區還是家長心目中的一張“安全牌”。
除非是學位不夠,不然很少出現調劑的情況。
圖源:微博用戶
但這一幻想終究是被打破了。
往年,買了海淀學區房,就有大概率上小區對口的好學校。今年入學人數大增,再加上政策收緊,很多家長花了大價錢買海淀學區,最后還是被調劑到差校。
海淀學區“暴雷”,讓本就不富裕的房地產雪上加霜。
其中,海淀上地東里是“重災區”,從15萬/平直接掉到10萬/平不到!
圖源:鏈家App
部分地區老破小,甚至暴跌100萬。我們觀察到,這些暴跌的小區,其實就是曾經漲幅最快的地方。
圖源:網絡
北京海淀,全國學區界神一般的存在。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全北京的家長都削尖了腦袋,想把孩子送到海淀讀書。
這里有全國最頂尖的教育資源,高考高分段碾壓其他城區,也是清北錄取人數最高的城區。
圖源:搜狐新聞
要上好大學,好的中學尤為重要,以人大附中為首的“海淀六小強”,是北京許多學生的終極目標。
要上好中學,要從好小學開始,而北京的許多頭部小學,也大多集中在海淀。
圖源:海淀教委
小升初,沒有統考,要想進好學校,大部分都是靠點招。
而海淀的點招規模又是北京市六區最大的,但這一切的前提都是,孩子有海淀戶籍。
那怎樣才能擁有海淀戶籍?最直接的一條路:買房。
有一種說法:海淀沒有學區房。
因為只要孩子能力夠,并且戶籍在海淀,不管你買的房子有多大,學區對口的學校好還是不好,一只腳已經踏進了名校。
沒有學區,哪里都是學區!大海淀,就是這么牛。
在雞娃和買房之間,家長還是更愿意選擇后者。畢竟“雞自己”更可控一些,至少結果可控。
只可惜,如今買房求學的這條路卻被堵死了。
學區暴雷,海淀并不是第一個。
此前,西城學區房暴雷,家長們也是炸了鍋,有的房源甚至直降百萬!
圖源:網絡
事實上,不論是海淀,還是西城、東城,曾經yyds的學區房都已經不那么香了。
曾經買到某個小區的樓盤,孩子就百分百能上它對口的小學,現在大概率開盲盒,被調劑就全部白忙活了。
但是,我們坐下來仔細想想,學區房的存在,真的公平嗎?
買學區房,不過是中產企圖用財產的門檻,讓自己的財富和享有的資源向下一代傳承,是一小部分家庭,占了大部分家庭的便宜。
打個比方,大家都知道北京好的醫療資源很緊張,專家號很難排,那能不能出臺一個就近醫療政策?海淀的就只準在海淀看病,東城的不準去西城?
這樣一來,醫療資源是不緊張了,但也耽誤事兒啊。
所以,學區房不再yyds,實際上是增加了普通家庭的機會。
為了教育公平,政府也出臺了很多政策,比如教師輪崗,學區房學位限制等等,這都對學區房的房價造成了沖擊。
圖源:海淀教育
而學區房信仰崩塌的大環境,是全國的房價都在跌。
最近幾年,“房價在跌“也不算什么新聞了。
只不過在以前,專家會建議你:買一線城市,一線城市的核心區域,買學區房,因為全國人才都擠破頭去那里,房價永遠不會跌。
但現實很打臉:跌得最厲害的,也恰恰是這些地方。
原因也很簡單,之前漲太猛,全都是泡沫,等市場冷靜下來了,這些地方溢出的價格就會慢慢跌回去。
圖源:unsplash
那為什么現在曾經被認為“永遠都不會跌”的地方,也在跌呢?
因為除去頂尖富豪,大部分人用來買新房的錢,都是從舊房置換出來的。
二三四線房價跌成狗,一線郊區房子賣不出去,哪來的錢去買核心區域的房子?
不得不承認,一線城市的發展周期,已經到了尾聲。
過去一線城市房價能大漲,無非是因為當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經濟從產業資本過渡到了金融資本,脫實向虛,資源集中在一線城市,人才流入,持續刺激發展。
但從這兩年來看,脫虛向實、產業升級已經是板上釘釘,一線資源也會疏解,人口流出。
圖源:unsplash
這是經濟發展的周期規律,也是歷史的進程。
這一次,我們無法改變潮水的方向。
但往好的方面看,至少,于普通人而言,不用看著動輒46萬 /平的學區房,望洋興嘆,然后感慨“人類的悲歡并不相通”;也不用省吃儉用,準備幾百上千萬和別人PK雞娃了。
未來,或許大家都有機會走上康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