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搜狐科技
作者 | 梁昌均
微軟有史以來最大一筆收購案,在歷經一年半的各方拉扯后,或許只差最后一步。
最新消息稱,微軟近690億美元收購動視暴雪的交易獲得了美國法院的支持,法官駁回了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提出的初步禁令動議,這為微軟完成收購進一步掃清主要障礙。
判決書顯示:“FTC沒有提供足夠的證據證明這筆交易會大大減少競爭,相反,記錄證據表明有更多的消費者因此能夠訪問《使命召喚》和其他動視內容,因此拒絕了FTC的請求。”
判決公布后,FTC發言人稱對結果感到失望,因為這次合并對云游戲、訂閱服務和游戲平臺領域的開放競爭構成了明顯的威脅。“未來幾天,我們將宣布下一步行動,繼續為維護競爭和保護消費者而戰。”按照程序,美國FTC還可提起上訴。
但這也在很大程度上意味著,微軟可以在7月18日的最后期限之前,在除英國以外的任何地方尋求完成收購動視暴雪。最新交易日,微軟在多數科技股下跌之下錄得微漲,動視暴雪股價則漲超10%。
不過,英國監管機構(CMA)態度也開始松動,微軟創下的這筆游戲行業最大收購案能否順利完成即將見分曉。
歷經一年半審批,還需英國監管批準
去年1月,微軟計劃以每股95美元的價格發起對動視暴雪的收購,交易總額高達687億美元。但這筆交易面臨多方反對,最具代表性的則是動視暴雪的對手索尼和美國FTC。
索尼擔心,在微軟完成收購后,動視暴雪旗下的《使命召喚》等游戲將會離開索尼的PlayStation(PS)平臺,微軟的Xbox將獨占這些游戲。因此索尼高管稱,會盡全力阻止收購案的實現,哪怕他們不賺錢。
或為消除索尼的擔憂,微軟此前被爆出向索尼提供了一份為期10年的合同,讓《使命召喚》等新游戲都能同時在Xbox和PS平臺發售。但索尼拒絕簽署相關協議,只想盡全力阻止微軟收購動視暴雪。為此索尼還發起旨在阻止這筆交易的集體訴訟,但今年5月被美國法院駁回。
除競對反對,微軟這筆交易還面臨多家監管機構審查,三大門檻來自歐盟、英國和美國。據不完全統計,目前這筆交易已在約40個國家獲批,包括中日韓及近30個歐盟國家。
歐盟在今年5月批準這筆交易,認為微軟主機游戲市場競爭中已大幅落后,難以改變市場格局,而在新興的云游戲市場上,微軟提供的改進方案可有效緩解市場競爭擔憂。
美國FTC則在這筆交易公布后不久就發起調查,認為這有可能造成市場壟斷,壓制游戲行業的競爭,并在去年12月發起阻止收購的訴訟。今年6月,美國法院發布臨時限制令,命令微軟暫停收購動視暴雪,并舉行了聽證會討論是否下達初步禁令,叫停收購。
但從結果來看,法官駁回了美國FTC的說法。微軟董事會主席布拉德·史密斯表示,接下來重點將轉向英國方面。今年4月底,英國CMA否決了這宗交易,理由是云游戲市場競爭受損,會給英國玩家帶來更高的價格、更少的選擇和更少的創新,微軟和動視暴雪隨后向英國競爭上訴法庭提出上訴。
“雖然不認同英國CMA的擔憂,但正在考慮如何修改該交易,以便以CMA可以接受的方式解決這些擔憂。”史密斯表示。
但在美國法院判決發布后,英國CMA也表示,愿意討論此前曾拒絕的合并交易,準備轉向進一步談判。該機構發言人稱,微軟、動視暴雪和CMA聯合向法院提交了意見書,要求終止訴訟,以便制定新的提案。
另有報道稱,微軟和CMA已經同意進行小規模的資產剝離,以解決監管機構的擔憂。這意味著,微軟這筆交易的最后阻礙也有所動搖,最終順利完成的概率很大。
業績貢獻不明顯,動視暴雪能給微軟帶來什么?
隨著越來越多的監管機構批準,動視暴雪受到投資者更多關注。在美國法院駁回禁令后,該公司最新交易日股價大漲10%,最新市值達715億美元。
按照動視暴雪最新90.99美元的股價,此次收購溢價率目前僅有4.4%。而在去年宣布收購計劃時,微軟對動視暴雪的估值溢價達45%,當時還被外界批評溢價太高。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微軟有史以來,也是游戲領域最大一筆收購案。但動視暴雪近年來的業績并未保持穩定增長,去年營收為75.28億美元,同比下降14.5%;凈利潤為15.13億美元,同比則大幅下降44%。
今年第一季度動視暴雪則恢復增長,期內營收為23.83億美元,同比增長近35%;凈利潤為7.40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的3.95億美元相比增長87%。但動視暴雪第一季度月度活躍用戶為3.68億人,相較上期減少400萬人。
此外,動視暴雪早前還面臨一系列麻煩事,曾被爆出存在職場性騷擾、歧視等丑聞,早前還因此在披露程序上被美國SEC罰款3500萬美元。
今年初,暴雪還與合作14年的網易正式“分手”,暴雪旗下大部分游戲在中國大陸將停止服務,這也或會影響其在中國市場的收入。而網易還因此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動視暴雪退還3億欠款。目前,暴雪國服代理商尚無確認消息。
從收購方來看,微軟今年一季度營收529億美元,凈利潤183億美元,意味著收購動視暴雪在業績規模和增長方面難以給微軟做出明顯貢獻。因此,這筆收購更多的是業務協同和補充,尤其可以填補微軟在移動端游戲業務上的空白。
目前,微軟在游戲上的布局主要是Xbox等硬件和服務,收購動視暴雪后,將獲得動視、暴雪和King工作室的標志性特許經營權,包括《魔獸爭霸》、《暗黑破壞神》、《守望先鋒》、《使命召喚》和《糖果粉碎傳奇》等游戲,以及30個游戲開發工作室,從而擴張至游戲研發、制作、經營和發行等領域,并將超過任天堂,成為僅次于騰訊和索尼的全球第三大游戲公司。
此外,微軟收購動視暴雪的另一目的是為了打造當時火爆的元宇宙。微軟當時表示,此次收購將加速微軟在移動、個人電腦、游戲機和云領域的游戲業務增長,并將為元宇宙業務提供基石。
然而隨著元宇宙風口消逝,微軟裁撤了相關團隊,這筆交易也遲遲未能完成。不過,微軟迎來了生成式AI的新風口,微軟也借助投資的OpenAI,用GPT重塑了旗下所有業務。
不少觀點認為,AIGC將成為游戲行業的變革契機,游戲將是受到影響最為明顯的行業之一,游戲中的智能NPC、場景建模、繪畫、劇情、配音等都會被AI影響。目前,騰訊、網易、完美世界等游戲廠商都在布局,英偉達也推出了游戲定制化AI模型代工服務。
隨著微軟拿下動視暴雪,其如何利用AIGC和大模型等技術推動游戲變革,值得外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