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電子后視鏡相信大家都不是很陌生,根據《機動車輛間接視野裝置性能和安裝要求》,增加了攝像機-監視器系統(CMS)即電子后視鏡的技術要求,自今年的7月1日起,汽車不僅可以配備電子后視鏡,還可以替代傳統光學后視鏡上路行駛。
隨著新法規的正式實施,車外后視鏡也將迎來變革。據悉,已經有不少車企開始關注此事,比如才上市不久的廣汽埃安昊鉑Hyper GT、小鵬G7、北汽魔方、本田、華人運通等車廠都明確表示會搭載CMS。
電子后視鏡是通過攝像機與監視器組成的系統來來實現觀察后方和側向車輛的,他也有不少的優點,比如,可以提供更廣闊的視野,消除盲區,對路況也有更清晰的展示,在雨天的時候傳統后視鏡可能會淋上雨水而使視線變模糊,但是電子后視鏡就能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
此外,采用電子攝像頭技術的后視鏡并不需要太大的鏡面面積,可以一定程度上優化了空氣阻力,因此可以起到降低油耗的作用。
但是電子后視鏡也不是全是優點,還有一些局限性需要考慮,首先就是成本方面,不僅制造成本遠高于傳統后視鏡,在后期維修方面的花費與時間成本也會比傳統后視鏡高不少。
其次,電子后視鏡在技術上也有些弊端,電子后視鏡的屏幕流暢度也是對車機系統運算能力的一種考驗,不然有可能會影響駕駛者的安全駕駛。由于對技術的要求較高,一旦電子后視鏡發生故障或損壞的時候也會影響駕駛者的正常駕駛。安全問題也是很重要的一項,所以你敢使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