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開車出門都是全副武裝,跟騎電動車一樣。”自從買了特斯拉以后,姚雪發現,夏天開車,防曬成了頭等大事。
浙江省氣象臺官宣,7月11日浙江出梅,長達40天的三伏天正式開啟。在這樣炎熱的天氣里,“看上去很美”的全景天幕,讓電動車主們在車里也要直面太陽,不得不用各種方法防曬。
全景天幕 看上去很美
今年1月份,特斯拉降價的消息讓姚雪下定決心訂購了一輛特斯拉Model 3。看車的時候,銷售告訴她,Model 3的全景天幕有0.7平方米,車內視野非常通透,天氣好的時候可以在車內看星星。銷售還強調,Model 3的全景天幕經過了特殊處理,能阻隔98%的紫外線和81%的熱量。
“我當時坐進車內,感覺Model 3的視野確實很好,也想出去看看不一樣的風景。”姚雪告訴潮新聞記者。
不過,這份美好隨著夏天的到來變成了一種煎熬。由于全景天幕面積很大,開車時全身都會被太陽照到,臉也無法幸免。更讓她無法接受的是,全景天幕是沒有辦法打開的,天氣涼爽的時候也沒法通風。
為了防曬,姚雪花近千元買了防曬口罩、防曬帽、防曬衣褲等全套裝備。“有次停車等紅燈時,旁邊的司機看到我從頭到腳一生黑,只有兩個眼睛露在外面,一副看到外星人的表情。”姚雪不無自嘲地說道。
即使這樣,姚雪依舊覺得很熱,而且被曬黑了。她后來了解到,可以后期在車頂加裝遮陽簾,特斯拉官方售價要1400多元。而類似的產品,在電商平臺只要三四百元。
安裝好遮陽簾后,姚雪終于松了一口氣。但沒過多久,新的問題又來了,一次急剎車之后,遮陽簾從頭頂上掉了下來,她又不得不買了更多的卡扣進行固定。
江月也是一位電動車主,為了避免在車內“蒸桑拿”,她總是把停在地面上的車提前開啟空調,五六分鐘后再坐進車內,開車時也會把車內空調開到最低才能保持體感舒適。這樣一頓操作下來,續航里程大打折扣。
為了防曬 電動車主各顯神通
除了特斯拉,全景天幕在蔚來、小鵬、理想、飛凡、埃安等品牌的車型上均有配備,幾乎成了電動汽車的標配,而且天幕面積一個比一個大,但大部分都沒有配備遮陽簾。
一項測試顯示,7月份在室外空曠環境中,一輛有天窗且配備了遮陽簾的中大型車暴曬1個小時候,車內溫度達到40℃-50℃,而配備全景天幕卻沒有遮陽簾的的電動車暴曬1小時后,溫度要高出10℃以上。
于是,夏天防曬成為了電動車主最為重要的工作。在社交平臺上,有人開車時頭戴草帽,有人坐在車內臨時撐起了傘,甚至還有人伸出手來往車頂玻璃上倒水……這些行為無疑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行駛安全。
蔚來、埃安等多個品牌的客服告訴潮新聞記者,最近確實有不少客戶來反映車內太熱。目前,最好的辦法是后期加裝遮陽簾,設計上暫時沒有改進的方案。
購物平臺數據顯示,6月以來車內防曬用品銷量大幅上漲。抖音車內遮陽傘訂單量增長近17倍、玻璃防爆隔熱膜訂單量增長5倍,車內遮陽簾、遮陽擋、冰袖等成為夏天應季暢銷品;美團外賣數據也顯示,汽車防曬用品銷量同比增長272%。
遮陽簾為什么在電動汽車上消失了?
在燃油車上,不管是普通小天窗還是全景天窗,都配備了遮陽簾。電動汽車為何把這一重要部件省去了?
實際上,這和電動汽車的特性不無關系。跟燃油車相比,電動汽車底部是厚厚的電池包,這樣的布局會占用不少車內空間。為了使乘坐空間變得更大,車企傾向于去掉遮陽簾,可以節約出2-5厘米的頭部空間,減少車內的壓抑感,也使得乘坐視野更加開闊。
同時,遮陽簾不僅僅是一塊簡單的布料,也包括天窗支架、馬達電機等硬件,以及排水等功能設計。如今,電動汽車大多都是智能汽車,還涉及集成式控制和語音控制。
平安證券研報顯示,普通全景天幕玻璃的成本為1000元左右,擁有鍍膜的天幕玻璃成本為1500元~2000元,而普通全景天窗成本大約在3000元左右。全景天幕不僅被包裝成美好浪漫的高顏值配置,也節省了不少成本。
新能源汽車 好看之外更要人性化
乘聯會最新數據顯示,6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達到76.1萬輛,同比增長33.4%,滲透率為35.1%,較去年同期27.3%的滲透率提升7.8個百分點。包括電動汽車在內的新能源汽車銷量持續增長。
當前,汽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用戶群體逐漸年輕化,電動化與智能化成為汽車發展的主要推動力,促使車企不斷推陳出新。電動汽車的一些功能讓車輛變得更加美觀,但會增加用戶的學習成本,并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比如,隱藏式門把手的設計初衷是為了降低風阻、提高續航,現在低至10多萬元的車型也有配備。不過,跟傳統門把手相比,隱藏式門把手的故障率更高,在冬天低溫環境下甚至會被凍住無法解鎖車門。如果車輛發生碰撞,將導致車門從外部無法打開,從而增加救援難度,存在不小的安全隱患。
另一個被不少車主詬病的是,新能源汽車為了讓內飾變得更加簡潔,車內配備一個大尺寸屏幕的同時,將大部分物理按鍵都取消。以前,車主在開車時可以便捷地完成空調溫度調節等操作,如今卻要在屏幕里多次點擊菜單,或者不斷調用智能語音系統才能完成,將簡單的操作變得復雜。
在6月舉行的第十五屆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上,某新能源汽車品牌高層表示,汽車從業者有一種習慣性的偏工程、偏技術的思維模式,會不自覺地習慣于用技術應對用戶需求,汽車的設計越來越簡潔了,但用戶的操作復雜度卻越來越高了。
他認為,汽車設計要從用戶的真實需求出發,解決用戶的痛點,應對新的消費潮流。“唯有如此,汽車的設計才能實現超越內卷糾纏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