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組裝電腦推薦知乎
組裝臺式電腦配置
1、實用性機型建議:
首選1:intel G1620雙核+H61m主板。(價格低廉性能不弱,超值!)
首選2:intel G1840雙核+H81m主板。(核心顯卡性能比G1620更強)
2、中級機型建議:
首選1:intel G3250雙核+H81m主板+GT740獨顯。
首選2:AMD X4 760K/860K+A55/A85+GT740獨顯
X4 760K優點是價格物理四核,價格便宜,綜合性能和i3-3220接近,主要缺點是功耗較大溫度高一些,長時間運行的穩定性低于intel,二是搭配的接口主板價格較高。
X4 860K 雖然采用了新內核,工藝上有提升,功耗有所降低,但由于頻率較低并且新內核并沒有本質的提升,反倒性能比X4 760K弱(但幅度很小不到3%,因此基本可以看作二者是相同性能)
APU首選:A8-6600K+A85/A88(不配獨顯)
A8-6600K是一款性價比較高的處理器,目前價格遠低于A10-7700K(讓你吃驚的是,后者的CPU性能還要低一些)
備注:APU目前最新型號之一為A10-7850K,內置的APU性能和GT630相當,因此性價比并不好,不如買X4 860K加一塊GT740獨顯。
3、中高級機型建議:
首選:i3-4150/4160+H81m/B85m主板+GTX750以上級別獨顯
備注:不建議購買AMD FX的六核產品,FX系列是個失敗的產品,溫度高功耗高性能也不理想。
4、高級機型建議:
首選1:i5-4590+B85m主板+GTX760(GTX960、GTX970)級別獨顯
首選2:E3-1230V3+B85M主板(或者E3-1230V2+B75M主板)
E3本來是服務器級CPU,現在大量應用于桌面級機型中,E3-1230V2可以看做是i7-3770的降頻版本,E3-1230V3可以看做i7-4770的降頻版本,性能只比對應的i7處理器低大約5%,但而價格僅僅比i5多幾十元,毫無疑問具備超高的性價比!
注意搭配的B75M和B85M主板后面都有一個“M”,這個含義是小板。小板的性價比遠超大板。
5、頂配機型建議:
頂級配置可以:i7-4790k(四核八線程)+GTX980獨顯
i7-5820K/5930K(六核十二線程)或者i7-5960X(八核十六線程)+GTX980獨顯,此平臺采用lgA2011-V3接口,主板必須用X99,內存必須DDR4,都是天價,短期降價沒什么希望。而且由于主頻不高,因此實際游戲不見得比4790k更快,不推薦。
買電腦最重要的是“實用為王”,無論你買多強大的CPU,過幾年也就是一般的了。選一顆高性價比的處理器,主要涉及三個因素:性能、價格和功耗。假設兩款處理器一樣的價格差不多,功耗溫度相差不大,哪款性能高就是首選,假設兩款具有相近的性能和價格,哪款功耗溫度低就是首選。另外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地方,比了CPU的價格還要看適配的主板,市場上就有一種采用較老工藝的至強處理器,性能相當于i5,價格才300多元,但為什么沒有人買呢?原來這款處理器只能搭配特殊型號的主板,而主板價格高達1000多元。
組裝臺式電腦的硬件
電腦硬件,包括電腦中所有物理的零件,以此來區分它所包括或執行的數據和為硬件提供指令以完成任務的軟件。 電腦硬件主要包含:機箱,主板,總線,電源,存儲控制器,界面卡,攜儲存裝置,內置存儲器,輸入設備,輸出設備, CPU風扇,蜂鳴器等。
主板
主板上承載著CPU(即中央處理器)、內存(隨機存取存儲器)和為擴展卡提供的插槽 (可是CPU和內存并不是集成在主板上,不是主板的附件,本身也屬于電腦硬件) 主板,又叫主機板(mainboard)、系統板(systemboard)或母板(motherboard);它安裝在機箱內,是微機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 主板一般為矩形電路板,上面安裝了組成計算機的主要電路系統,一般有BIOS芯片、I/O控制芯片、鍵盤和面板控制開關接口、指示燈插接件、擴充插槽、主板及插卡的直流電源供電接插件等元件。
顯卡
顯卡全稱顯示接口卡(Video card,Graphics card),又稱為顯示適配器(Video adapter),顯示器配置卡簡稱為顯卡,是個人電腦最基本組成部分之一。顯卡的用途是將計算機系統所需要的顯示信息進行轉換驅動,并向顯示器提供行掃描信號,控制顯示器的.正確顯示,是連接顯示器和個人電腦主板的重要元件,是“人機對話”的重要設備之一。顯卡作為電腦主機里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輸出顯示圖形的任務,對于從事專業圖形設計的人來說顯卡非常重要。
CPU
中央處理器(英文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是一臺計算機的運算核心和控制核心。CPU、內部存儲器和輸入/輸出設備是電子計算機三大核心部件。其功能主要是解釋計算機指令以及處理計算機軟件中的數據。CPU由運算器、控制器和寄存器及實現它們之間聯系的數據、控制及狀態的總線構成。差不多所有的CPU的運作原理可分為四個階段:提取(Fetch)、解碼(Decode)、執行(Execute)和寫回(Writeback)。 CPU從存儲器或高速緩沖存儲器中取出指令,放入指令寄存器,并對指令譯碼,并執行指令。所謂的計算機的可編程性主要是指對CPU的編程。
內存
內存是計算機中重要的部件之一,它是與CPU進行溝通的橋梁。計算機中所有程序的運行都是在內存中進行的,因此內存的性能對計算機的影響非常大。 內存(Memory)也被稱為內存儲器,其作用是用于暫時存放CPU中的運算數據,以及與硬盤等外部存儲器交換的數據。只要計算機在運行中,CPU就會把需要運算的數據調到內存中進行運算,當運算完成后CPU再將結果傳送出來,內存的運行也決定了計算機的穩定運行。 內存是由內存芯片、電路板、金手指等部分組成的。
硬盤
硬盤(港臺稱之為硬碟,英文名:Hard Disc Drive 簡稱HDD 全名 溫徹斯特式硬盤)是電腦主要的存儲媒介之一,由一個或者多個鋁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組成。這些碟片外覆蓋有鐵磁性材料。絕大多數硬盤都是固定硬盤,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盤驅動器中。
機箱
機箱作為電腦配件中的一部分,它起的主要作用是放置和固定各電腦配件,起到一個承托和保護作用,此外,電腦機箱具有電磁輻射的屏蔽的重要作用,由于機箱不像CPU、顯卡、主板等配件能迅速提高整機性能,所以在DIY中一直不被列為重點考慮對象。但是機箱也并不是好無作用,一些用戶買了雜牌機箱后,因為主板和機箱形成回路,導致短路,使系統變得很不穩定。
電源
電源:power source 電源是提供電能的裝置。 因為它可以將其它形式的能轉換成電能,所以我們把這種提供電能的裝置叫做電源。
散熱器
散熱器是用來傳導、釋放熱量的一系列裝置的統稱。目前散熱器主要有采暖散熱器、計算機散熱器,其中采散熱器又可根據材質和工作模式分為若干種,計算機散熱器可根據用途和安裝方法分為若干種。
光驅
光驅是在臺式機和筆記本便攜式電腦里的一個部件。隨著多媒體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使得光驅在計算機諸多配件中已經成為標準配置。目前,光驅可分為CD-ROM驅動器、DVD光驅(DVD-ROM)、康寶(COMBO)和刻錄機等。
聲卡
聲卡 (Sound Card)也叫音頻卡(港臺稱之為聲效卡):聲卡是多媒體技術中最基本的組成部分,是實現聲波/數字信號相互轉換的一種硬件。聲卡的基本功能是把來自話筒、磁帶、光盤的原始聲音信號加以轉換,輸出到耳機、揚聲器、擴音機、錄音機等聲響設備,或通過音樂設備數字接口(MidI)使樂器發出美妙的聲音。
鼠標
鼠標:是計算機輸入設備的簡稱,分有線和無線兩種。也是計算機顯示系統縱橫坐標定位的指示器,因形似老鼠而得名“鼠標”(港臺作滑鼠)。“鼠標”的標準稱呼應該是“鼠標器”,英文名“Mouse”。鼠標的使用是為了使計算機的操作更加簡便,來代替鍵盤那繁瑣的指令。
鍵盤
鍵盤:用于操作設備運行的一種指令和數據輸入裝置。也指經過系統安排操作一臺機器或設備的一組功能鍵(如打字機、電腦鍵盤)。鍵盤也是組成鍵盤樂器的一部分,也可以指使用鍵盤的樂器,如鋼琴、數位鋼琴或電子琴等。
2. diy電腦知乎
如果diy電腦的操作系統購買了正版軟件序列號,安裝完成并激活之后,你用的就是正版系統。除此之外,diy電腦幾乎都是盜版。
一般的正版系統,都不會隨diy電腦附贈,畢竟是要花錢的。如果不是特殊需要,一般人也不會在diy電腦上使用正版系統。
3. 組裝臺式機 知乎
原裝機是生產廠家把顯示器、機箱(主板、硬盤、CPU、內存條、顯卡、網卡、電源、光驅、軟驅)、鍵盤、鼠標、音箱都組裝好了。
哪個器件壞了可以找廠家進行保修的,組裝機是自己將購買的各個配件組裝起來。但是正規廠家的配件都是會有保修期的。
個人喜歡用組裝機,可以量身定做,經濟實惠 品牌機的優勢,無非就是電腦做工比較細致,售后服務比較好,在保修期內,只要是硬件方面的問題,一個電話,第二天就能上門檢測/維修/更換,比較適合于對電腦硬件不是很熟悉的人士使用。
組裝機的優勢,就是靈活配置,依個人的偏好,只要是兼容的,那都可以搭配,而且可以自己添加更改里邊的配件,還有就是價格上的便宜,所以比較適合于對電腦硬件熟悉的玩家自己動手改造。
但是各自都有缺點,品牌機的缺點,就是同檔次相似配置的電腦,整體價格要貴上一截,組裝機的缺點,其實也很明顯,比如售后,一般只保1年,不會給你多保的,而且是有條件保修。 1,穩定性和售后: 對于菜鳥和DIY知識及經驗不多的玩家,品牌機好(當然要買知名的,比如聯想,dell;國內很多山寨品牌機不能算),因為品牌機都是經過穩定和兼容性測試的,而且聯想,dell這類名牌選的三大關鍵性部件(主板,顯卡,電源)基本都是富士康等一線代工廠給生產,品質有保證。
保修,組裝機的出售商和廠家只負責給你調換件,而且問題都要自己找。
品牌機則多有上門或在線服務。
不過對于有經驗的玩家,尤其是老鳥,穩定性和售后都不是問題,買件前略微掃下市場信息就知道買什么牌子,哪種型號,搭配起來不會有問題(現在一線品牌的硬件,很少有不兼容或出故障的現象了)。
萬一出了故障,自己用排除法也可以找到病根。
2,性能: 組裝機,如果你沒被JS黑掉,有懂行的高手幫助或是本身就是老鳥,那么性能強于同等價格的品牌機的一倍甚至更多。
品牌機的利潤空間決定了選用硬件的性能,不能是中上等。
主要集中在:顯卡,比如組裝機一般900塊買R9 270X,但組裝機就降為R7 260X;硬盤,同樣價格自己裝可以買2TB的,但品牌機一般為1TB;內存,自己裝可以買16G DDR3 1866的,品牌機一般是8G DDR3 1600的。
電源,品牌機是夠用,比如整機耗能200瓦,就裝250瓦的電源,但自己買可以買350瓦的以后升級硬件有余量。
3,可升級性: 品牌機的升級性一般不太好,比如電源尺寸和機箱是定制,以后你要升級電源就麻煩。 4,菜鳥也組裝的竅門: 找高手出配件單,把每一樣的牌子和型號定好后,寫在紙上,去電腦城嚴格按單買件。
硬件都要“全國聯保行貨”或有800電話查詢的“行貨”。
買時要商家開票寫明每款的牌子和型號,以及“行貨”。
隨身帶U盤,裝幾個檢測軟件:GPU-Z,CPU-Z,HD TUNE Pro,裝機后用軟件檢測下是否對得上。
給商家組裝費不要摳門,比如他報150元就不要砍價了,否則以免他偷換件來賺你的錢。
即便多給100組裝費也比品牌機便宜。
這樣就ok了。 拓展資料: 組裝電腦也稱兼容機或DIY電腦。即根據個人需要,選擇電腦所需要的兼容配件,然后把各種互不沖突的配件組裝在一起,就成了一臺組裝電腦,組裝電腦的配件一般有:CPU、主板、內存、顯卡、硬盤、光驅、顯示器、機箱、電源、鍵盤和鼠標。 :—組裝電腦
4. 組裝電腦推薦知乎網站
最佳搭配是B460主板。
一、與10代酷睿配套并同步上市的主板是400系列主板,在Intel 400系列中,分別有Z490、H470、B460以及入門的H410芯片組等,這些主板均配備lgA 1200插槽,所以它們都可以支持i5-10500處理器,但是最佳搭配是哪一款呢?
二、按型號區分,H410入門級主板,它更適合賽揚和奔騰,先行排除;其次H470這種中間定位比較尷尬,基本是被市場忽視的產品,而Z490必然是搭配后綴帶K支持超頻的十代處理器,同時主板價格偏貴,對于i5-10500這款不支持超頻的CPU,完全沒有必要,而B460定位主流級,所以主流級的i5-10500這款處理器最佳搭配是B460主板,能夠發揮出CPU全部性能。
5. 組裝電腦 知乎
只要是大廠正規品牌的都可以,但從配置和性價比來說組裝的更好好。因為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合適的配置。
因為直播帶貨的話,可能要多開程序,更多的外設,多核多線程大內存更有優勢,對顯卡沒什么要求,目前主流處理器的核芯顯卡完全沒壓力,功耗和穩定性也是考慮因素,相同的性能下,組裝機比品牌機和一體機便宜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