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8歲作畫那一天開始,張新軍便尊循著從傳統向當代的轉化,實現從生活向藝術的提升。在許多人眼中,張新軍的書畫作品,是古意與創新的靈感迸發,從他的作品中,既能看到從生活的表象,又能看到藝術本質的純粹。
今天,讓《傳承影響力》欄目組帶領大家一起走近這位書畫家,探索更多關于他藝術路上的故事。
《傳承影響力》欄目組:您從小便酷愛書畫并且多次拜訪業內名師,研習繪畫技法。更是在18歲便開始為民間畫廟宇、山水、花鳥及人物。回望過去,您覺得在對藝術的追求過程中,經歷了哪些顯著性的階段?這些階段,帶給了您什么沉淀?
張新軍:要說顯著性的階段,我覺得是現階段。藝術其實與很多事相通,它需要時間的積累和沉淀,方可厚積薄發。任何書畫法家,都要坐得起冷板凳,沒有個一二十年都難以出精華。因為年齡增加、閱歷增加對待書畫藝術的態度也會不一樣。以前學習階段追求的是好看,現在書寫作畫時會賦予書畫作品更加深入而豐富的內涵。
《傳承影響力》欄目組:多年來,您一直致力于傳統中國畫的創作及傳承,并在創作技法上大膽地進行了創新。從發展的角度來看,成為新的傳統必須創新,您能談談您是如何在變化中有傳承、傳承中有變化的嗎?您創新的內核是什么?
張新軍:書畫法這種文化,靠的是深厚文化底蘊,去吸引人們的視線,去打動人心。所以不管怎樣創新,都離不開傳承的基根。所以書畫在當代的語境中,可以在繼承中國傳統審美的方式,吸收現代審美的特色,達到創新的藝術視覺,也可以打破傳統書畫本身的審美習慣和傳習形態,走出約定俗成的規則,成為獨立的具有中國文化精神的水墨表達。
我創新的內核是解放。解放并非是對傳統書法的背離,而是通過將傳統藝術的源頭活水,開渠引流的革新表現。書畫不僅可以是中國美學的書寫傳承和延續,而且可以是書畫精神的觀念重構和弘揚發揮,兩者兼而有之。
《傳承影響力》欄目組:您覺得在現代山水畫創作中需要注意些什么?無論是木構建筑還是混凝土高樓,都可入畫嗎?
張新軍:現代山水畫創作最講究的是意境。所謂意境,就是把客觀的自然生活,提高到藝術的境地。藝術要比生活更集中,更概括,更美。藝術達到這個程度是成功,模仿自然不是本事,到處都是真的,何必來看你這假的。所以現代山水畫創作最重要的是要站在生活的前面,畫出比生活更高境界的作品。不管是木構建筑還是混凝土高樓,能不能入畫,這個沒有什么規則,主要看作者會不 會表達和融合。
《傳承影響力》欄目組:我們經常會從局部到整體、從宏觀到圍觀、多層次多角度去品鑒一幅作品。不少畫家強調書畫“貴有古意”,您贊成這樣的觀點嗎?對您來說,什么樣的作品可以被稱為山水佳作呢?
張新軍:站在中國書畫藝術的角度來講,我贊成這一觀點。中國書畫藝術相較于西方藝術的特異性在于,它是基于一種一直延續的、共同的教育背景下所呈現出的藝術面貌。它像一株盤根錯節的大樹,需要扎根在泥土里才能開枝散葉,不然向上延伸的部分就會得不到滋養,也自然不能稱之為國畫。
一幅能被稱為山水佳作的作品,必須要有意境、格調、氣韻三者存在,并且了揉合好。簡言之,站在畫前,能讓你一秒入戲,我覺得這類作品便是可以稱為山水佳作。
張新軍個人簡介:
張新軍,生于1962年。陜西榆林人。天資聰慧,從小就酷愛書畫,多次拜訪業內名師刻苦研習繪畫技法,師從張永祥,尤玉玲,張強強,任澤濤老師,得到老師們的贊許。由于繪畫技術高超18歲的他就開始為民間畫廟宇、山水、花鳥、人物、風景等。曾多次參加國家、省、市等國畫大賽,并以獲獎。現為榆林市美術家協會會員、陜西省老年書畫協會會員、陜西美協會員、西安美協會員。
2015年9月“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陜西省老年書畫大型公益活動”中榮獲二等獎。2016年6月被中國文化部東方華夏資格認定為“國家一級美術師”。2017年,在全國老年“夕陽紅孔子文藝杯”大賽和全國第十七屆廬山杯書畫大賽中均獲金獎。
作品潤格:國內市場價每平方尺為8000——10000元人民幣,國際市場價每平方尺為1500——20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