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全媒派(ID:quanmeipai),作者:騰訊傳媒,授權轉載發布。
一個校園媒體的成長速度可以有多快?
南京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有Young周刊”給出了他們的答案:從組建團隊,到形成穩定的報道欄目,再到第一篇作品走出校園圈子,團隊的9名成員只花了不到一年時間。
目前,“有Young周刊”旗下公號“有Young實驗室”的關注者里,一半以上是18~25歲的讀者,多是學生、剛工作的年輕人,同時也不乏陳昌鳳、彭蘭和常江這樣的學界專家。2020年10月,“有Young周刊”獲得了第二屆大學生校園媒體大賽“十佳優秀校園媒體”獎。
那么,南師大這家校園媒體光速成長的秘籍是什么?面對紛繁復雜的熱點事件,學生媒體人會有哪些新奇的選題思路和創作理念?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對話“有Young周刊”指導教師楊曉霞、主編尚嶸崢,帶你走進“有Young周刊”編輯室,一同探討南師大熱愛新聞的同學們如何將一個課程作業做成了一個有潛力的校園媒體。
通過做媒體,學生可以獲得的3項能力
全媒派:“有Young周刊”(下文簡稱《周刊》)創辦于2020年2月28日,當時是一個怎樣的背景?
楊曉霞:正值疫情期間,所有課程都改成線上授課,以往我們主辦的紙質媒體無法再操作,所以我們選擇全部以線上的形式來呈現大家的課程作品。考慮到人數較多和教學需要,所以將同學們分成五個組,推出了五個公眾號,《周刊》是其中之一。
另外,《周刊》的前身其實是主編尚嶸崢的個人公眾號,課程開始后他把個人號轉為了小組共同運營的賬號,可以說,《周刊》取得的成績離不開他所帶領的整個團隊的努力。
全媒派:《周刊》開始于南師大新聞系《采寫編評一體化》的課堂中,推行這種學生自辦媒體的教學形式時,您有怎樣的初衷?
楊曉霞:《采寫編評一體化》是學院新聞專業同學的一門主干課程,按照采寫編評四個核心環節,分別有一位指導老師,我們四位老師組成了一個團隊。
關于這門課的性質,我愿意把它比作是一個“室外游泳池”,在有保護的條件下,我們鼓勵學生在里面“撲騰”。設計這門課有幾個目的,第一,發現自己的能力。在新聞生產的環節中,各自的能力和偏好不太一樣,只有在實踐中反復嘗試才知道自己感興趣和擅長的是什么。
第二,發現社會。有些同學在接觸社會的過程中會表現出社交恐懼,不愿意離開自己的舒適圈,這會導致對社會認知的局限性。而這門課程會推動學生們多了解社會,發現社會中以往被忽視的或者被誤讀的現象,這是一個成長的過程。
第三,發現行業。希望能幫助學生們多接觸真實的新聞生產,了解新聞行業的現行規則及變化特征,學習根據實際來調整應對策略,從而更適應行業的發展需求和方向。
從上述意義來說,我們把媒介定位和內容選擇的自主權都給學生,讓他們自己去嘗試。課程不太在意學生們把《周刊》做出多高的品質,而是更注重大家在做校園媒體的過程中收獲了什么,這可能也是我們和其他校園媒體在運營方向上的差別。
以課程為軸的采編團隊如何高效協作?
全媒派:目前《周刊》的團隊構成是怎樣的?完成一篇稿件時,大家一般怎么分工?
楊曉霞:首先在團隊成員方面,我們一直是強制分組,希望同學們在與合作伙伴磨合的過程中,發現與他人和諧相處、攜手共進的有效途徑,學會尊重他人。這也是新聞實踐中的重要要求。
其次,團隊的構成具有很大的流動性,組員的定位不是固定的,每個人都必須經歷采訪、寫作的基本訓練,而編輯、排版的工作不做強制要求,學生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去選擇。
最后,從選題申報到采訪,再到寫作、編輯加工,到最終的制作出版都是由學生來完成的。老師在這個過程中的角色主要是顧問,給稿子把把關,幫助大家慢慢形成好的職業習慣。
尚嶸崢:團隊中的九名成員是老師們事先決定好的,主編則通過團隊投票選出。我們的團隊不會明確規定職責,通常是開完每周選題會后,大家自行確定角色。比如,有同學的選題被采用了,那么這次他就是記者,而其他同學就會承擔編輯、排版、制圖的工作。
整體來說,團隊分工打破了學生媒體編務和社務分開辦公、互不相擾的傳統模式,將編輯部與運營部合二為一,我們所有的成員都身兼數職,既是新聞采寫記者,又是賬號的編輯運營人員和設計美工人員。
全媒派:在這種分工下,《周刊》是否已經形成了常規的編輯流程制度?一篇稿件的生產周期大概有多長?
尚嶸崢:按照課程要求,每個公眾號每周要完成四篇報道,主編在其中選擇兩篇最終推送出去。在《周刊》團隊內部,我們每周一晚開選題會,確定稿件做不做首先需要參考前面已經說到的選題指南,其次還要考慮到成員個人情況,優先通過那些近期沒有做過報道的同學的選題。選題會結束后大家根據分工開始操作,然后按照流程對稿件進行篩選和推送。
對稿件的生產周期沒有統一的硬性標準,主要參考稿件的類型具體而定,突發性的報道需要兩三天完成,時效性不高的則相應地也會放寬時間要求。
熱點選題和冰點選題,分別可以怎么做?
全媒派:在選題方面,《周刊》主要會關注哪些領域?有沒有自己獨特的標準?
尚嶸崢:以我當時的團隊為例,從選題內容的角度,我將《周刊》的選題概括為熱點和冰點兩大部分,熱點如疫情的“第二落點”、鮑毓明案引起的爭議等社會熱點話題和母親節、愚人節等節點性話題;冰點包括文化、思想、娛樂等方向的長尾選題。
從選題體裁的角度,參考GQ分為《GQ報道》和《GQ實驗室》兩個賬號的設定,我們也設置了兩個欄目,即Report和Lab。
在Report欄目,我們主要做嚴肅報道,主要策略是,面對突發和熱點新聞的選題,在地域上要有優先等級,南京的優先于江蘇的,江蘇的優先于全國的。調查報道則優先選擇和年輕人相關的,具有一定公共價值的,人物報道側重于呈現群像,因為我們很難接觸到那些知名度很高、新聞性很強的單獨人物。
在Lab欄目中,我們推出了漫畫、數據新聞、研究報告等內容體裁,整體風格比較活潑。團隊中有成員擅長畫漫畫,所以漫畫推出了很多期。在操作數據新聞的過程中,我們遇到的問題比較多,難度比較大,所以慢慢地就暫停了,希望在未來能有一定的拓展。
至于某個選題要不要做,我們主要看幾個方面:第一,別人有沒有做過,如果沒有做過,我們一定要做。比如,《他們在微博當監督員》這篇文章報道了很多媒體沒有注意到的群體,最終也取得了不錯的傳播效果。第二,如果別人做過,我們要能找到新的視角,或者挖得更深。對于《周刊》來說,有時候的確很難追到報道的第一落點,重要的是我們能不能找到其他的落點。
楊曉霞:在學生選題的過程中,老師會提供一定的建議,但這種建議如同理查德·塞勒的說法,只是一種“助推”。我們的建議是溫和而非強制的,最終選題做不做、怎么做,還是取決于他們自己的興趣。
至于怎么選擇選題,總結下來主要是兩點:一個是社會的關注度,即能不能吸引更多人注意,能不能引起共鳴;第二,作者的能力范圍。如何把二者結合在一起,這是大家在選題過程中應該努力的方向。
全媒派:據介紹,《周刊》的報道類型主要是“融合新聞”,這是一種怎樣的形式?
楊曉霞:“融合”是時代發展下的產物,是新聞實踐發展的新特征。但當前關于融合新聞究竟是什么、怎么融合目前還是有爭議的,所以新聞業界的發展仍在不斷嘗試各種形式的融合。我們也鼓勵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逐漸探索,找到屬于自己的答案。以運營公眾號為例,我們希望實現的融合是突破既有傳播模式的限制,也就是超越圖文這一單一形式,增加更多視覺化呈現的內容。
當然,所謂對融合的要求并不限定大家使用的具體手段,只要是反響不錯的嘗試,就可以持續使用。有的團隊在文章推送時選擇了左右圖滑動的形式,增加了報道的表現力,就算是一種好的融合呈現方式。
課程完結學生換屆,人員流動怎么辦?
全媒派:誕生一年多的時間里,《周刊》已經成長為具備一定影響力和知名度的校園媒體,您認為《周刊》能夠快速發展的原因有哪些?
楊曉霞:《周刊》推出時剛好在疫情期間,大家對某些話題比較敏感,這首先是一個機緣的因素。其次,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周刊》能取得當前的成績,最重要的就是在內容質量上做得很優秀,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大家做《周刊》時,就是單純地希望自己的內容被更多人看見,愿意去嘗試和摸索自己的邊界,有斗志,有干勁,這種純粹的熱情很重要。
最后,公眾號取得一定的成績和來自學院的支持是分不開的,教師、學院都給學生的作品提供了保障,遇到突發情況,學生們不是孤立無援的。
尚嶸崢:《周刊》的成長是大家合力的結果,每個同學都在不斷學習,發揮自己的力量。我們在做新聞的時候,更多考慮的是讀者會不會喜歡,沒有營收等其他方面的壓力,因此可以專心生產內容,這其實很大程度上有賴于學院的支持和老師們的指導,包容學生的“折騰”。
此外,我們在實際發展中找到了很多借鑒模仿的對象,在對標的過程中不斷努力,結合自己的能力形成自己的風格。不只是《GQ》,還有很多優秀的校園媒體,比如人大的RUC新聞坊、南京大學的核真錄、中山大學的布谷島、武大的新視點等等,都是我們學習的前輩。
全媒派:國內的確有不少優秀的校園媒體,但大家可能又一個共同的壓力就是,隨著學生結課和升學,校園媒體的采編團隊一般保持著較高的流動率,這會對媒體的運作和發展產生什么影響?
楊曉霞:隨著課程的結束,團隊成員一年一更迭。隨著成員的變化,媒體賬號的風格也會呈現出不一樣的特征。比如,在選題方面,大家的關注點是不一樣的,最終報道的呈現也會有個性化的特征。我們不強制要求每一屆的成員必須維持同一種創作風格,而是希望他們不斷嘗試,在比較的基礎上,找到自己的特征和優勢,并進一步判斷是否要延續,怎么做出突破。
這也是我最初提到的,我們創辦這樣一個媒體的目的不在于把公眾號本身發展得多么好,最核心的還是學生個人能力和經驗的養成。
未來,我們還是會繼續請大家運營公眾號,這是課程作業得以呈現并被傳播的重要平臺。但是《周刊》的面貌和形式不是固定的,學生們也許會有更多嘗試。
課程結束后,“有Young實驗室”后臺收到了讀者們的留言。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全媒派:《周刊》目前依然是以課程作業的形式來帶動內容創作,接下來是否考慮將《周刊》以獨立的校園媒體的形式發展下去?
楊曉霞:通過《周刊》,越來越多人了解到南師大新聞與傳播學院的實力,已經有一些媒體從業人員表達出與同學們合作的意愿,這是對《周刊》團隊的認可,也是對學院品牌的認可。
所以,我們的確有這方面的考慮,也一直在摸索怎么樣才能把有限的資源充分利用起來,給更多同學表現的機會。我們希望《周刊》能夠繼續延續下去,希望新一屆的團隊也能有出色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