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得沸沸揚揚的“阿斯巴甜可能致癌”傳聞終于靴子落地。
7月14日,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世界衛生組織(WHO)和隸屬于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的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發布阿斯巴甜危害及風險評估結果,將阿斯巴甜歸為可能對人類致癌之列(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第2B組)。聯合專家委員會重申其每日允許攝入量為每公斤體重40毫克。WHO組織營養和食品安全司司長表示,“對阿斯巴甜的評估表明,雖然在常用量方面安全性不是主要問題,但已對潛在影響作了描述,需要通過更多更好的研究來進行調查。”
來源:世界衛生組織官網
近幾年,食品添加劑問題一直牽動著消費者的心,牛奶違規使用香精、雪糕添加卡拉膠過量等質疑不斷。而這次的阿斯巴甜可能致癌事件,把大家的目光聚焦到了代糖安全上。
但對于大部分消費者而言,很難從五花八門的配料表中分辨出一款飲料健康與否,阿斯巴甜、赤蘚糖醇、安賽蜜、木糖醇等代糖專業術語更是看得人眼花繚亂。在控糖減糖已成趨勢的當下,我們該如何正確看待代糖?看不懂配料表的情況下又該如何選擇更健康的飲料?
飲料配料表進化,天然健康是未來趨勢
首先需要明確,食品飲料添加代糖是合規的。人對于甜味有著本能追求,但糖分攝入過度會引起肥胖、血糖升高等問題,所以高甜度、低熱量代糖的出現,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糖分危機。于是,在飲料界,配料表正在經歷迭代的過程,從高糖到低糖、無糖,配料表由長變短,成分從人工添加劑向著更天然的健康轉變。
目前,全球代糖市場發展較成熟,大致可以分為人工合成代糖和天然代糖。其中,阿斯巴甜是人工合成代糖的主要產品,因生產成本較低而被廣泛應用于食品行業,可口可樂、百事可樂旗下飲料如可口可樂零度、可口可樂纖維+、雪碧纖維+、芬達零卡、百事可樂零度、百事輕怡可樂等都添加了阿斯巴甜。另一類天然代糖的代表是赤蘚糖醇、甜菊糖苷、羅漢果糖等,生產成本較高也更健康,被元氣森林、奈雪的茶等品牌采用。人工代糖是工業化的產物,而天然代糖是健康生活需求的產物。因此代糖種類居多,但也分“三六九等”,早期“網紅”人工代糖已經受到質疑,此前可口可樂公司對一款健怡可樂進行市場測試時,已經用羅漢果和甜菊糖苷天然甜味劑代替人工甜味劑阿斯巴甜。
“阿斯巴甜可能致癌”傳聞由來已久,去年法國的一項研究表明,使用大量的阿斯巴甜可能增加成年人的患癌風險。“阿斯巴甜、甜蜜素、糖精等產品必須避雷,而赤蘚糖醇、甜菊糖苷等天然代糖可以嘗試。”營養師趙兆表示。美國醫學專業期刊也發表文章指出,一些人工合成代糖如阿斯巴甜、安賽蜜與癌癥風險增加相關。與此同時,越來越多飲料品牌選擇赤蘚糖醇等天然代糖代替人工合成代糖阿斯巴甜,有數據顯示,人工合成代糖在2010年全球市場占比達91.84%,而2020年這一數據降至70.59%。天然健康的代糖市場滲透率持續提高,顯然更受消費者歡迎。
企業應覺察消費者需求變化,配料表越短越受歡迎
隨著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意識不斷提升,添加劑的成分也越發受到關注,在小紅書上#配料表干凈#相關筆記高達20萬+篇。根據配料表選食品通常遵循兩大準則:一是,配料表從前向后排列順序是含量從高到低的成分順序,使用的所有添加劑都要列入配料表,由此可以判斷添加劑的使用量;二是,配料表越短越好,越長代表添加劑越多,短則意味著產品更天然更健康。
中國社會科學院食品藥品產業發展與監管研究中心主任張永建表示,“科學技術不僅改變飲料產業發展的外部環境,更在改變著飲料產業的發展模式和飲料企業的管理模式。特別需要指出的是:科學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具有漸進性特征,是一個不斷豐富完善的過程,消費者的認知對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具有重要作用。”代糖的發展和應用對生產企業有著指導意義。
從市面上熱銷的飲料來看,通過配料表可以發現,人工合成代糖阿斯巴甜(含苯丙氨酸),防腐劑苯甲酸鈉、山梨酸鉀等添加劑加長了配料表,元氣森林因不含防腐劑,配料表更短。
這也給飲料品牌帶來新啟發,當前消費趨勢下,簡短、干凈的配料表已經成為飲料行業的發展方向。配料表“瘦身”勢在必行,各類添加劑非必要不添加,讓產品更安全,才能讓消費者喝得健康喝得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