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鳥哥筆記(ID:niaoge8),作者:鳥哥筆記編輯部,授權轉載發布。
如果不給你任何背景資料,看到直接把白色的牛奶倒進溝里面的畫面你會想到什么?
不少人可能會想起美國上世紀經濟蕭條時期的倒奶事件,然而這件事情就發生在近期的中國。
這段時間,幾檔選秀綜藝節目正如火如荼地舉行著,突然這一段“倒奶”的視頻火爆全網,引發熱議也引發了不小的爭議。
5月4日,直接相關的選秀綜藝節目——愛奇藝的《青春有你》已經被直接暫停錄制,愛奇藝和贊助商真果粒紛紛公開道歉,承諾即將進行整改。
官方點名,粉絲不滿,并要求退款賠錢,平臺和冠名的品牌方陷入了兩難的境地。恰逢4月29日剛剛推出的《反食品浪費法》,此次火爆全網的“倒奶”事件,被央視新聞、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新華社等一眾官博點名,儼然已經成為了食品浪費的反面典型。
粉絲們掏了腰包,為了給偶像們“打投”享受不到產品的價值,現在連他們的偶像都陷入了不知道是否能夠出道的境地。
誰在買奶?誰在倒奶?
在網絡上流傳的視頻中,有大量的奶制品剛剛拆封被倒入溝渠,而瓶蓋被留了下來,這是愛奇藝《青春有你》節目制定的“打投”(打投=打榜+投票)規則造成的結果,粉絲們為了偶像能夠獲得出道的機會。
我們在視頻里直觀看見的是倒奶的大媽們,然而造成這樣的結果主要有三方的影響:買奶的人、倒奶的人和制定規則的平臺/贊助商。
1、買奶的人
很明顯,買奶的人就是數量龐大的粉絲。作為粉絲,他們的目標就是通過打榜和投票幫助他們的偶像出道、獲得更大的商業影響力。
因為不是規則制定方,粉絲沒有選擇怎么打榜和投票的權力,只能根據平臺的規定來進行。在今年《青春有你》的規則中,投票可以通過購買整箱牛奶獲得“奶卡”,也可以通過瓶蓋中的二維碼,飯圈稱之為“奶蓋”。
粉絲想要為自己的偶像獲得更多的投票機會,只能簡單粗暴地用金錢購買更多的贊助商的牛奶。買得超出了能夠自我消化的能力范圍,自然而然也就導致了浪費。
2、倒奶的人
畫面上看來,正在倒奶的人肯定不是粉絲們,而據各大粉絲應援會的反應和部分接受媒體采訪的一些粉圈內的粉絲來看,粉絲最初購買消費能力之外的牛奶,造成了大量的閑置牛奶需要處理的情況,但真正實施這個行為的,并不是粉絲們,而是在其中投機獲利的“黃牛”。
這背后的產業鏈,我們在下一部分進行拆解。
3、制定規則的平臺/贊助商
在很多人需要幫助的情況下,為什么要把牛奶浪費掉呢?這主要是因為商家為了防止二次銷售,需要在進行投票之后消耗掉產品的包裝,有的會印在外包裝上,有的會印在瓶蓋上。
如果是印在外包裝上,不需要打開瓶蓋就可以完成投票行為,投完票可以低價進行轉賣,或者直接贈送給需要的人,前幾年的選秀綜藝節目就有粉絲直接把投完票的水、奶送給大學同學進行消耗。
如股票是印在瓶蓋上,只有開封才能進行投票,無法二次轉賣,也無法捐給需要幫助的人或者贈送給朋友、同學,食品安全難以保障,這一切糾結之下,不如直接倒掉這樣處理來得方便。
綜合來看,按照浪費食物的錯誤來追責的話,上面提到的三方都有或大或小的責任。
“倒奶”背后的資本產業鏈
其實直接進行“倒奶”這個行為的人,很明顯根本不是正在竭盡全力努力投票的“數據工”粉絲們。如果投票方式不涉及食物,粉絲也不會瘋狂購買食物商品從而造成浪費了。
“打投類”選秀綜藝節目也已經活了好幾年了,在平臺的規則制定之下,粉絲別無選擇、只能大量購買贊助商商品的背景之下,幾年間已經催生出一套完全依靠倒賣“奶卡”、“奶蓋”的“黃牛”產業鏈。
閑魚上暫未下線的奶卡交易
黃牛會主動接近規模較大的粉絲應援站,提供奶卡、奶蓋的渠道,直接提供電子圖片,方便粉絲機械化操作進行投票。甚至有應援站會幫助黃牛處理剩下的奶制品。奶卡、奶蓋、需要消耗的實際商品,粉絲在這種“出道大戰”之中,一次次被收割。
黃牛能夠看上這樣的生意,說明價格有起伏從而有利可圖,如果是關注度爆表的選秀綜藝,手握大量奶卡、奶票資源的黃牛可以提價大賺一筆,而沒有足夠關注度的選秀綜藝,也可能讓黃牛虧哭。
這次整治之后,今年《青春有你》肯定是無法通過奶蓋投票了,尚未到粉絲“廝殺”最為激烈的最后階段,就不能再倒賣奶票了,今年的黃牛,日子大概是不會好過了。
選秀綜藝怪相頻出
偶像,是符合商品邏輯的。簡單來說,偶像販賣形象、夢想等等,粉絲們為了證明偶像的商業價值,為了偶像能有更好的發展,不惜付出巨大的金錢代價,再加上平臺和資本的引導,瘋狂的粉絲行為和選秀綜藝怪相頻出。
選秀綜藝短短幾年,在最后真正獲利的,是出道的偶像、偶像背后的公司、舉辦綜藝的平臺、贊助商,他們已經形成了堅固的利益共同體,選秀綜藝塑造了當下的粉絲行為,是平臺方把偶像的排名和贊助商的產品綁定在一起,才導致了“倒奶”的鬧劇。
那么,是什么導致了這樣的瘋狂和怪相呢?
1、無法拒絕的高收益
對于平臺方,選秀節目的大量流量可變現,贊助商的贊助費也會根據節目熱度來定;對于贊助商,短期內可以售出大量產品,多款和選秀節目關聯的產品都曾出現過售罄的情況,甚至是消費者反饋過并不好喝的產品,能夠大量售出這類產品,對于贊助商是穩賺不賠的;對于偶像和偶像背后的公司及資本,一旦成功出道,獲得的收益是巨大的,從前段時間鄭爽被曝“208萬日薪”也可以窺見娛樂圈的高收益。
2、“劇場效應”泛濫
平臺和平臺之間,綜藝和綜藝之間,偶像粉絲和粉絲之間,都存在著競爭,而最激烈的就是偶像的粉絲之間的競爭了。
粉絲應援站、后援會會曬為了自己偶像購買的“奶墻”,粉絲就會形成“xxx家有的東西我們家也要有”的心態,從而不斷競爭。這就是“劇場效應”,本來在劇場內大家都坐著就能看戲,但是一旦有人站起來了,那么后面所有的人都站起來才能看清舞臺。本來所有粉絲都可以通過普通打投進行競爭,但是在官方的引導之下,只要有1家進行了購買商品的打投,其他家不做就處在了自然的劣勢,最后便是愈演愈烈的競爭。
3、公平和真實難尋
最近,大家在深究“倒奶”時間的同時,也帶出了之前存在票數爭議的問題,對于粉絲大量花費金錢的結果,最終票數卻存在爭議難以服眾的情況比比皆是。
同樣存在票數爭議問題的這類偶像選秀綜藝鼻祖韓國《Produce》系列,制作人已經因為虛構票數被判入獄,也有傳言要徹查近期選秀綜藝節目的票數真實性,具體會如何,我們吃瓜群眾還是接著看吧……
“粉圈”的怪異現象,相信大家也都已經見識不少了,平臺在最初制定規則的時候只要留有這樣的余地,甚至引導粉絲進行大量“打投”,自然難以避免就會有極端的現象出現。
正如央視新聞評論的一樣,“提倡理性追星,更應提倡理性造星”,應從平臺方進行規范,才能避免這樣荒誕的浪費現象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