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燃油車時代,外資品牌擁有強大的技術壁壘,通過技術輸出掌握市場主動權;而隨著新能源汽車時代的到來,形勢發生了逆轉,外資品牌開始主動向本土品牌尋求技術支持。
有消息稱,德系豪華品牌奧迪擬向中國車企采購電動平臺。據路透社12日報道,奧迪洽購上汽智己電動車平臺,目前談判已經接近尾聲。
澎湃新聞從消息人士處了解到,奧迪洽談的涉及三電系統、下車體、智駕系統等智己電動汽車架構。
此前,德國《汽車周刊》9日披露,德系車企奧迪計劃向中國車企購買電動平臺授權,以縮短車型研發時間。
對此奧迪中國方面回應稱,中國汽車市場正處于有史以來最大的變革時期,奧迪將攜手各方共同制定戰略方針。
燃油車時代,奧迪長期以豪華車銷冠的姿態自居,1988年,一汽與奧迪在吉林長春簽署“關于在一汽生產奧迪的技術轉讓許可證合同”開啟了在中國市場的輝煌歷程,這是中國汽車工業史上第一個標準的高檔車技術轉讓合同。
進入新能源汽車時代,這種局面逐漸被打破,奧迪逐漸落于人后。根據奧迪披露的數據,2022年奧迪在華銷量64.3萬輛,同比下滑了8.4%。今年1-3月,奧迪銷量持續下滑,同比下滑16%至13.64萬輛。
此外,近年來奧迪等傳統豪車市場份額也已被特斯拉、蔚來等新興車企蠶食。2022年初,特斯拉引領的降價潮蔓延,燃油品牌更是被逼到了墻角。
面對電動化的浪潮,奧迪不得不投身其中。3月3日,奧迪中國發布面向未來的生產計劃。從2026年開始,奧迪將只推出純電新品,到2033年,逐步停止油車的生產。
正如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產業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翔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指出的:
奧迪開發新能源車起步晚,相關技術落后于主流車企,為了維持市場地位和品牌競爭力,奧迪要盡快完成新能源轉型。但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周期長、費用高,車企很容易因此錯過市場機遇。所以,向中企買技術對奧迪來說是一種捷徑。
有分析指出,奧迪在中國的電動車制造市場上有許多的合作對象可供選擇。從品牌調性和多車型適用性來看,比亞迪、吉利和上汽的純電平臺有望進入奧迪備選清單前列。
35年滄海桑田,奧迪從“賣方”變成了“買方”,如果奧迪這次和中國車企達成合作,代表著中國汽車“以市場換技術”的時代已經過去。
【來源:華爾街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