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腦主板zbh區別
h主板和B主板和z主板的區別如下:
1、H代表的是主流芯片組(定位中、低端)。主板接口、插槽比較少,可擴展性差。由于配置相對較低,售價也相對低廉,適合預算有限電腦入門的玩家,一般適合家庭個人娛樂使用。例如,目前的H110系列主板就是其中一個。H110主板+奔騰系列CPU+4G內存+500G成為入門級別的標配。
2、B代表是商用芯片組,(定位中、高端)。主板相對H系列的主板能多一些,因此擴展性也強一些,接口豐富,售價比H系列主板高些,定位消費人群為商用辦公人群。
3、一些pro plu系列的主板都可以用來配置游戲入門機了,配合GTX顯卡,基本中性游戲都可以暢玩了,例如:B150系列,B250系列主板,尤其B250主板配合七代處理器而推出,支持DDR2400HZ的內存,搭配GTX1050以上的顯卡玩機體驗還是相當棒的。
4、Z代表高端芯片組(定位高端)。做工用料較好,可超頻,定位高端,是大型游戲玩家的必備。Z系列主板的最大特點就是支持超頻。游戲發燒友的必備。
5、如目前隨著8代inter酷睿處理器的推出,Z370系列主板也相應上市,接口相當豐富,芯片組也相當感人。當然售價不菲,所以對預算有限的玩家還是不是適合的。
主板的定義和分類:
1、簡單來說,主板是由集成電路和插槽構成的電路板,為其他電腦硬件提供安裝位置、供電和其他功能。主板多是以芯片組分類的。
2、芯片是有處理能力的集成電路,芯片組就是由多塊芯片構成的芯片集。過去,芯片組有兩名成員:在主板上方靠近CPU的北橋(也稱主橋,North Bridge,NB)芯片和右下方與PCI槽相鄰的南橋(South Bridge,SB)芯片。
3、NB主要控制CPU與內存之間的數據傳輸,SB主要控制I/O(Input/Output)接口。隨著成本和穩定性的需要,NB的部分功能如內存控制器和核心顯卡被集成到CPU中,剩余功能與SB集成在一起,形成看起來只有SB的現在的主板的樣貌,稱為單橋(PCH)。
4、過去,NB肩負著CPU運算的重任,故芯片組均以NB的類型命名,如H81、B85、Z87等。相應地,也把搭載不同芯片組的主板簡稱為H81主板、B85主板等,便形成了主板的分類。
2. 主板的zbh
英特爾主板“x、z、h、b”這幾個字母代表主板芯片組的級別。
3. 電腦主板b和z
B系列如B85是入低端及入門級,原是指商用,H系列較少見了,是面向中端及主流應用,H原是指帶顯示輸出; Z系列則面向高端及玩家;另外還有AMD的芯片組,也有與INTEL相似的高中低區分
4. 主板h b z有什么區別
B系列是intel的中等系列,Z系列是高端型號,兩者之間的差距在于Z系列用料要比B系列要好,接口也要比B系列豐富,最主要的是Z系列支持CPU超頻和A卡的Crossfire交火和N卡的SLI多路,B系列不能支持CPU超頻,只能支持A卡的Crosfire交火技術,H系列有點尷尬,地位與低端和中高端之間。
中高端的主要是對B系列的一個補充
5. 主板h,b,z又有什么區別
Z系列:主板系列最高端,價格高,用料好,接口多。
2.、B系列:主板系列多為中低端,接口也足夠一般玩家使用。
3.、H系列:主要分兩種,比如H81這種尾數是1的,基本屬于最低端的,最便宜的,價格只要3,4百元。然后高端一點的就是H87這樣尾數是7的,這個比b系列好些,主要特點就是接口數量較多。
6. 主板b和z和h的區別
一、定位不同
1、 Z系列:主板系列最高端,價格高,用料好,接口多。
2.、B系列:主板系列多為中低端,接口也足夠一般玩家使用。
二、是否支持超頻
1、Z系列:Z系列主要特點就是超頻。Z77適用于高端超頻用戶,不但具備了RAID磁盤陣列、處理器超頻、SRT固態硬盤加速技術,甚至還支持三卡交火平臺。Z75針對中低端超頻用戶,取消了SRT固態硬盤加速技術。
2、B系列:B系列主要是商用主板,增加了商用的通銳技術,保證了數據安全,但B系列主板大多數不支持超頻。
三、是否支持多路顯卡
1、Z系列:大多數支持多路顯卡功能。
2、B系列:少數支持多路顯卡功能。
7. 電腦主板z和b的區別
b660和z690都是非常不錯的主板,但是有很多的用戶對主板不是很了解因此不清楚b660主板和z690主板區別,所以下面就帶來了詳細的介紹,方便大家了解區別。
b660主板和z690主板對比介紹:
1、b660只能夠內存超頻,但是z690可以同時支持CPU和內存。
2、高端b660的擴展性,遠遠強過丐版z690。
3、而兩者都是可以去支持ddr4/ddr5,可以根據不同型號來選的。
4、b660提供了12條芯片通道,z690提供了6條芯片PCle4.0通道。
5、所以很好理解,要超頻就選z690。
6、如果不需要超頻,b660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