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移動通信技術在我們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從2G時代一路走來,我們作為參與者見證了科技的力量,并從中受益無窮。如今,5G商用的加速普及,正在不斷為千行百業解鎖新的技能。
比4G更快的5G Sub- 6 頻段,讓我們領略到了5G的“入門級”速度。當中低頻的Sub- 6 已經無法滿足5G日益增長的工業級應用需求的時候,毫米波是我們解鎖5G新技能的重要頻段資源。曾經一度因為力推毫米波而站在風口浪尖的高通公司,正在一步步為我們揭開關于毫米波并不是很神秘的面紗。
毫米波是頻譜資源范圍一般在30GHz到300GHz之間的一種無線電波,因為波長為毫米級,所以通常被稱為毫米波。5G實際所使用的毫米波頻段在24GHz到100GHz之間,即便如此,相對于已經擁擠不堪的Sub- 6 頻譜(除了5G的Sub- 6 厘米波頻段,2G/3G/4G/WiFi也都擠在這里),毫米波頻段資源簡直不要太豐富了。
豐富的頻段資源意味著毫米波能夠實現我們最初設計5G時所期待達到的所有設想:萬兆級的連接速率、極為豐富的頻譜、容量極大的帶寬,可低至亞毫秒級的時延,還能夠支持密集小區部署、高精度定位和更高的設備集成度……說了這么多,想必有心的朋友早已發現了端倪,就是毫米波早就圈定好自己的應用范圍,毫米波的出現,從來就不是為了和厘米波一較高下、你死我活,而是在Sub- 6 完成5G網絡建設上半場的普及目標之后,專門為需要大容量和大帶寬網絡的特定場所,提供強而有力的支持。
毫米波優勢如此明顯,那么為什么還會有一些質疑毫米波的聲音存在呢?事物總會有兩面性,在毫米波更高的頻譜,更窄的波長帶來諸多優勢之外,同時也帶來了相生相伴的信號衰減嚴重和傳輸距離短等明顯缺陷。
不過,對于整個通信行業來說,毫米波三兩個技術短板,又怎會成為人類社會進步的桎梏呢?!面對毫米波的技術難題,高通給出了完整的解決方案,通過高通毫米波天線模組支持波束成形、波束導向和波束追蹤技術,克服電波傳輸過程中造成的損耗和衰減,幫助毫米波在非視距移動環境中能夠更穩健地工作。
日前,高通聯合愛立信等技術公司,宣布基于商用網絡成功實現5G毫米波連接增程。這一在5G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是基于搭載了高通驍龍X555G調制解調器及射頻系統和高通QTM527 毫米波天線模組的Inseego Wavemaker5G戶外CPE FW2010 而成功實現的。這一成果將毫米波連接的通信距離為擴展到 7 公里,創造了最遠5G毫米波固定無線接入(FWA)連接的記錄,并實現了約1Gbps的平均下行速率,約55Mbps的平均上行速率,以及超過2Gbps的即時峰值下行速率,進一步提升5G網絡性能,為各地的家庭和企業提供令人驚嘆的通信范圍和連接速度,為千行百業解鎖更多新技能,引領5G進入全新的“工業化”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