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平板電腦二合一的
其實如果自己想買一個性價比高的平板電腦,那么可以考慮一些正規的品牌,這樣他的質量會好一些。
2. 二合一 平板電腦
建議您購買Surface Pro 4,它配備了性能強勁的第 6 代英特爾酷睿 i5 和酷睿 i7 處理器,可提供長達12小時的電池續航時間,其 13.5英寸光學顯示屏,集合 PixelSense 技術,能夠提供高達 267dpi的像素顯示,改進畫面延遲和視差,使其不但有著更清晰的顯示效果,更能帶來自然且流暢的書寫體驗。
顯示屏還可以與鍵盤分離,像紙質的筆記本一樣單獨使用,它可以用于素描和記錄筆記,更可以在如 Microsoft Edge這樣的程序上直接使用。
此外,還有獨立的 GPU 可供選擇,幫助充分利用硬件加速技術處理圖像,更好地用于無縫視頻編輯,快速圖形渲染或體驗身臨其境的游戲。
3. 平板電腦電腦二合一電腦
要看怎么使用。如果從性價比上說我覺得它最多算是玩具。內存容量普遍6G、8G的時代,它居然還有2G、4G的版本,處理器也不是主流的intel、AMD處理器。有問題都要寄往廠商處理,當地沒有維修點。
我曾經買過中柏的筆記本電腦,只能當視頻播放器用。所有升級都要自己完成,如果你的動手能力不強,不建議購買。
4. 二合一的平板電腦
原本以為是巨乳蘿莉,
現在發現是平板偽娘。
原本以為,二合一平板電腦能夠同時滿足
平板電腦用戶
和筆記本電腦用戶
的需求;現在發現,二合一平板電腦只能夠滿足:
對便攜要求不高的
平板電腦用戶,和
對性能要求不高的
筆記本電腦用戶。二合一平板電腦的主要優勢有:
①更輕薄更便攜。
基本上都比同尺寸輕薄本更便攜。
②使用場景更多。
一機多用,節省在不同設備之間切換的成本,更方便。
③節省購機預算。
一機多用,節省選購多個設備的成本。
二合一平板電腦的主要劣勢有:
①屏幕尺寸較小。
很少有比 13.9 英寸更大的二合一平板電腦。屏幕尺寸較小,還會影響輸入效率。
②散熱較差。
尺寸較小,所以放不下比較強的散熱配件;
③性能有限。
散熱較差,所以為了不燙手,限制了硬件的性能。
④輸入效率低。
為了便攜,縮減了鍵盤鍵位、鍵程,碼字手感差,很多功能鍵都縮減掉了,這些都會影響輸入效率。
5. 平板顯示器二合一
方法一: 1.右邊緣滑入。
2.點設置 ; 3. 點屏幕; 4.要多亮自己劃動即可調節。方法二: 屏幕的亮度可以在電源選項下面調節,可以通過charms調整的,charms中的設置,然后下方留個圖標中的右上角是屏幕,點擊一下就可以調整屏幕的亮度了。
6. 小屏二合一平板電腦推薦
一、外觀不同
iPad Air 2采用了9.7英寸2048x156分辨率大屏設計,機身材質為玻璃和不銹鋼材質,其設計風格與上一代iPad Air相同,只是Home鍵增加了Touch ID功能,多了一圈金屬邊框。
而新一代iPad mini 外觀上依舊完全延續了iPad mini 2設計風格,機身厚度依舊為7.5mm ,機身厚度并沒有改變,只是iPad mini 也加入了指紋識別功能,Home鍵上有金屬邊框,外觀材質同樣是玻璃和不銹鋼材質。
二、 性能不同
性能方面,iPad Air 2搭載了蘋果最新A8X雙核處理器,運行2GB內存,性能方面相比搭載蘋果A7雙核處理器的上一代iPad Air性能提升40%以上。
而iPad mini 依舊搭載64位蘋果A7雙核處理器,依舊是運行1GB內存,性能與iPad Air相近,因此iPad Air 2性能要比iPad mini 高出40%以上,性能上出色不少。
對于用戶最為關心的性能方面,iPad Air 2無疑給用戶帶來了驚喜,而iPad mini 處理器與內存基本與上一代產品相同,性能并沒有提升,從這點上看,iPad mini 性能表現是失望的。
三、屏幕與續航對比
iPad Air 2平板電腦屏幕尺寸為9.7英寸,分辨率為2K級超清屏,其屏幕精度為264PPI,而iPad mini 屏幕尺寸為7.9英寸2048x156分辨率2K屏,屏幕精度為26PPI。
從中不難看出,iPad Air 2屬于大屏平板,而iPad mini 屬于小屏平板,由于兩者都達到2K分辨率,屏幕畫質自然都非常出色。
iPad Air 2具備大屏優勢,而iPad mini 具備小屏便攜特性,兩者屏幕畫質相當。續航方面,iPad Air 2和iPad mini 官方標注均為可以續航10小時,因此續航上兩者是相當的。
四、價格對比
iPad Air 2和iPad mini 均擁有Wifi和4G(單卡,全網通)版本,其中Wifi版,4G版后續會開放。其中iPad Air 2最低售價588元,而iPad mini 最低售價2888元,兩者價格700元,價格相差并不是很大。
7. 小屏二合一平板電腦哪款好
Win10各版本區別
Win10家庭版,主要是面向消費者和個人PC用戶的電腦系統版本,適合個人或者家庭電腦用戶推薦。
Win10專業版也是面向個人電腦用戶,相比家庭版要稍微好些,并且Win10專業版還面向大屏平板電腦,筆記本、PC平板二合一變形本等桌面設備。
Win10移動版,則主要面向小尺寸的觸摸設備,主要針對智能手機、小屏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
Win10企業版,主要是在專業版基礎上,增加了專門給大中型企業的需求開發的高級功能,適合企業用戶推薦。
Win10教育版,主要基于企業版進行開發,專門為了符合學校教職工、管理人員、老師和學生的需求。
Win10移動企業版,則主要面向使用智能手機和小尺寸平板的企業用戶,提供最佳的操作體驗。
最后還有一個比較難理解的Win10物聯網核心版,該版本主要面向低成本的物聯網設備。
8. 小屏一體機
顯然不能啊。
電視和電腦顯示器雖然都有顯示圖像的功能,看似可以互相替代,但其使用場景完全不一樣。這個問題,曾在我大四修過的一門課上課題辨論過,當時還寫了個小論文。我當時的立場也是不能取代。
【使用場景無法替代】
首先,兩者的放置位置有區別,電腦顯示器是放置在桌面的,而電視則一般是放在客廳茶幾。擺放位置的不同決定了二者相差甚遠的屏幕尺寸。
這是由于人眼范圍是有限的,而一般而言,電腦屏幕離人眼的距離是0.65~0.9米,因此電腦屏幕的尺寸就不可能太大。以重視用戶體驗著稱的蘋果為例,其屏幕最大的PC設備是27英寸屏幕的iMac一體機。而電視機方面,以為我家為例,電視機是50英寸的,顯示面積比iMac大了近4倍。
此外,電腦顯示器是為單用戶使用而設計的,不適合例如多人看電視節目的場景。相比之下,電視機是針對多人同時觀看設計的,不存在這個問題。實驗室每次一起看球賽,都是用電腦看的直播,電腦顯示器尺寸是23英寸,實驗室七八個人擠在電腦前,雖然有氣氛,但相互容易互擋視線,十分影響體驗。
而且在游戲方面,家用主機(PS4,Xbox,Swith)愈發流行,已經可以跟PC端游戲平分秋色。對于主機的外接設備,尺寸更大的顯示器,無疑能提供比電腦屏幕更加優秀的體驗和沉入感。而且對于微軟Xbox的體感游戲,例如體感版《水果忍者》,50英寸的電視屏幕,能夠顯示出跟真人大小相近的陰影(用于指示人手位置),如同人的影子,讓用戶擁有更好的游戲體驗。
所以電腦顯示器顯然不可能在集體觀影,看球等場景中取代電視;也不能在游戲機的外接設備中戰勝電視顯示器。
【家庭氛圍,親友感建】
當年,課堂辯論中有同學承認電腦顯示器難以滿足多人集體觀影的需求,但同時提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讓不同的人各抱一臺顯示器或者ipad,各自看各自的屏幕,也可以實現同時觀影的效果。
這種方法好像理論上可行,但我很難腦補這種場景,因為又不是大家一起開黑打游戲,各自獨立的屏幕割裂了大家之間的互動感,總讓我覺得十分怪異。就如同我很難想象,去電影院看電影時,取消大熒幕,轉而給每位觀眾發一個ipad看電影一樣。
而且大家一起看一臺電視時,這臺電視的屏幕便是粘合觀看者的紐帶。記得93閱兵時,父母在國外,我和同學好友一起到我家通過電視看直播。一臺屏幕,粘合了所有人,大家一起為他的出現歡呼,一起唱國歌,一起討論交流。電視機大大的屏幕,不僅僅是更好的觀看體驗,也是生活品質的體現。
所以我不希望,也不相信,有朝一日,人們會徹底離開整塊的電視屏幕,而是將其割裂為若干小屏設備。
【更優質的內容,更權威的平臺】
如今,海量的數據資源,使得電腦端能接觸的視頻資源五花八門,雖然極大豐富了人們的娛樂生活,但也帶來資源良莠不齊的問題,提高了用戶挑選心儀資源的成本。
而電視機播出的節目資源,比電腦所連接的整個網絡資源,擁有更高的可信度和說服力。因此,諸如新聞,紀錄片,緊急通知等對質量和真實性要求較高的視頻類型,無疑更適合在電視平臺播放。
在如今的互聯網中,各種視頻資源實在是太多了。以電視劇為例,中國一年就能拍攝1.7萬集電視劇。因此,當人們面對互聯網海量數據,不知道該如何挑選時,電視相當于為用戶篩選出了相對精致,優質,客觀的內容。這對于沒有生在網絡時代的父輩,以及選擇困難癥患者,無疑是很有吸引力的。
綜上,我認為電腦屏幕也很難再進一步變大了,而且尺寸差異,使用場景不同,觀看感受的差距,以及內容質量的高低,也決定了其絕對不可能取代電視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