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電腦報
從飾品擺件到口紅面膜,乃至圖書機票,在這個 " 萬物皆可盲盒 " 的時代,原本以為盲盒無非是 Z 時代年輕人喜愛的選擇,可隨著盲盒經(jīng)濟的快速成長,其覆蓋面和受眾群體愈發(fā)龐大,面對身邊迷戀上盲盒的老年人和小學生,我們不禁要問:紅得發(fā)紫的盲盒,真不需要降溫嗎?
01
被盲盒盯上的老年人
近日,身邊沉迷于快手的一個長輩因為在喜歡的主播帶貨直播中 199 元購買了人生的第一個盲盒,意外獲得 1 套床上用品加可拆卸的兩層夏涼被,她開始不斷安利身邊的人,一定要在直播中買盲盒,絕對物超所值。
" 這個帶貨的品牌是杭州的廠家邀請的,比我們當?shù)刭u的便宜多了,我都不知道什么是盲盒,但是看著主播說只有 5000 份,而且馬上很多人都下單了,在 4500 份報備的時候,我想了雖然不知道買的是啥,反正也就 199 元最差也就一套被子肯定會有吧,立刻拍下了。" 她非常激動," 果然開箱之后,太劃算了,很開心,也就幾分鐘的時間粉絲就拍了近 10 萬元的盲盒單,的確也是很賺錢的。"
在 " 創(chuàng)業(yè)資本匯 " 分享的一個故事里,我們看到了盲盒對老年人群體的滲透,再看看小編身邊刷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的老年人們,其不僅旗幟鮮明地告訴我們年輕人——刷視頻可以賺錢,更興致勃勃表示自己在短視頻平臺買到了好多便宜又劃算的商品時,不禁回想起數(shù)月前一深圳做抖音、快手帶貨的朋友,告訴我的商業(yè)機密—得中老年人者得流量!
去年 10 月 23 日發(fā)布的《2020 老年人互聯(lián)網(wǎng)生活報告》顯示,60 歲以上的老年用戶日均使用互聯(lián)網(wǎng)時長達到 64.8 分鐘,比 40 歲以上的用戶多 16.2 分鐘,也高于平臺用戶平均水平。老年人退出社會職場生活后,因為閑暇時間增多,孤獨感更為強烈,因而他們傾向于用社交、娛樂、情感內容來充實生活。
與年輕人幾乎都已經(jīng)是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不同,中老年人依然是互聯(lián)網(wǎng)巨大的增量群體。根據(jù) QuestMobile 的數(shù)據(jù),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46 歲以上的月活躍用戶為 1.53 億,而中國 50 歲以上人口超過 4 億,60 歲以上人口超過 2.5 億,也就是說,中老年用戶還有 2-3 億是潛在用戶。這個龐大的增量群體也是抖音、快手等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的必爭之地。
而如今,這些互聯(lián)網(wǎng)產(chǎn)品越來越在乎老年人的體驗,如抖音,就在今年推出了 " 老友計劃 ",以吸引更多的老年用戶;即使是 Z 世代的代表 B 站,也開始吸入老年 UP 主。
三個月漲粉 1000 萬的 " 只穿高跟鞋的汪奶奶 ",曾創(chuàng)造了單場直播銷售額 530 萬的成績。一個成功案例的出現(xiàn),往往衍生出無數(shù)個模仿者。在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上,老人直播帶貨的視頻幾近泛濫成災。
而隨著越來越多商家和個人開始盯上抖音、快手上的老年人群體,盲盒經(jīng)濟也就順勢而為了。對于善于計算著過生活的中老年人而言,盲盒可能存在的驚喜和拆到高性價比產(chǎn)品后在朋友圈的炫耀讓他們越陷越深。
或許一次幾十元、一兩百元的花銷不傷大雅,當年輕人回到家發(fā)現(xiàn)一大堆盒子以及用處不大的商品時,多少有些無奈與惋惜。
02
文具盲盒成學生新寵
滲透中老年人群體的同時,盲盒自然沒有忘記花錢壓力不大的小學生們。
近期,文具盲盒一下成了中小學生的新寵,學校周邊的文具店上架了各種文具盲盒、玩偶盲盒,十分熱銷。有不少中小學生家長向記者反映,孩子癡迷買文具盲盒,他們對此很擔憂。
所謂文具盲盒,是指包裝盒上沒有標注,只有打開才知道是什么文具或什么圖案的文具產(chǎn)品。商家將不同種類或不同圖案的文具放在一個盒子或袋子里,標上一個價格出售,孩子們見了往往會好奇:盒子里的東西到底是什么呢?它是一個什么樣式的圖案呢?它的價值是不是比定價更高呢?這種利用孩子對未知事物充滿好奇心、帶刺激性的銷售方式十分有效,文具盲盒很快在市場上火起來。
如果說 Z 時代年輕人和中老年人對于盲盒還有一定自控能力,那中小學生恐怕很容易 " 收集成癮 "。盲盒內的不確定性受到青少年追捧,很多成年人嘗試一兩次也就不買了,而中小學生對價格不敏感,對新奇事物更好奇再加上其他小朋友的,更容易沖動性購買,導致 " 盲買 " ( 盲目購買 ) 成風。
03
刮向大眾消費領域的盲盒風
盲盒經(jīng)濟持續(xù)火熱,從最初的潮玩品類開始,這股風刮向了飲品、生鮮、旅游等行業(yè),走向了大眾消費。
相對人們認知中的傳統(tǒng)盲盒," 咖啡盲盒 "、" 蛋糕盲盒 "、" 奶茶盲盒 " 等消費類盲盒的出現(xiàn),不斷上演著 " 萬物皆可盲盒 " 的歡喜劇。
對于盲盒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有業(yè)內人士表示,商家正是抓住了人們多元化消費需求日益增長的商機。但對于消費者而言,樂于接受新鮮事物本身無可厚非,但要警惕單純因為喜歡而不考慮自身經(jīng)濟能力的盲目消費、過度消費。廈門光明時代心理咨詢專家謝先生說,盲盒的主要消費群體都是年輕人,不少更是未成年人," 不可否認購買盲盒是一種緩解壓力、收獲快樂的方式,但前提是要理性消費,避免掉進成癮和賭博的陷阱里 "。
也有業(yè)內人士提醒,當前各類盲盒產(chǎn)品泛濫," 盲盒 +" 概念層出不窮,系列成套、具備收藏價值、可制造隨機不確定性,同時具備這三個特征的產(chǎn)品,才真正適用于盲盒營銷模式,而不少商家僅是以隨機的方法進行營銷,充其量只能算是 " 抽獎 "。此外,不少盲盒產(chǎn)品出現(xiàn)了以次充好、張冠李戴等現(xiàn)象,消費者要注意分辨。